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促动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精神和新罗区教育局的龙新教【2012】16号文件精神,为促动本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理解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每天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注重,支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展开。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组织机构: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长军
副组长:王艳平吕波
组员: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年段长、体育组组长
2、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吕波部门: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体育组、医务室及各年段
组员:体育教师、班主任
四、实施内容、方法与要求:
1、实施内容:
(1)各年级保证每周开足两节体育课,保证体育活动课及每天的两操活动。学校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构成为:15至20分钟的早操或晨练、25分钟的大课间、45分钟的体育课、20分钟的眼保健操,45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冬天、春季长跑活动及各类球类活动为主要活动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
(2)体育课内容:按照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展开教学活动。
(3)本学期大课间展开广播操、跳绳、兔子舞、跑操、俯卧撑活动。
(4)下午第八节,学校统筹安排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实行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为长跑及跳绳、各种球类训练,高一每周三课外活动为春季长跑活动、周四课外活动以球类活动为主;高二每周二课外活动为春季长跑活动、周三课外活动以球类活动为主,高三每周三课外活动为春季长跑活动)。
(5)年段分阶段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比赛,确定每个阶段的主要项目,全面推动学校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11-1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段展开托乒乓球、跳长绳、篮球、广播操比赛;高二年段展开负重接力赛、跳短绳接力赛;高三年段展开二人三足、运输接力、拔河比赛。
(6)2011年11月举办第54届校田径运动会,2012年5月举办师生趣味运动会。(7)增强学校运动队的管理和训练,积极参加2012年10月份的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10月、12月份举行的市、区中学生男子篮球赛,力争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2、实施方法:
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上课;两操活动由体育老师指导,政教处、班主任全面参与组织和管理;竞赛、活动课由体育教师、班主任组织和管理;各班组织锻炼小组展开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动学生体质健康。
严格考核评比,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情况纳入学生体育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把班级组织体育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把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作为体育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方向纳入考核。学校每学年对体育教师、班主任实行评选“优秀体育活动组织者”,对班级和学生分别评选“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先进班级”、“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的活动,将评选结果列入年度考核、班主任考核内容,以此推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有效展开、深入发展。
五、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发扬我校体育优势,体现体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3)按一级达标和新课程要求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升使用效率,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展开。
(4)积极反思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5)学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锻炼小组扎根班级,立足校园,持续展开学生班级体育竞赛。同时,融入社区,带动家庭,广泛展开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健身活动。
(6)切实增强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活动器材设施的检修、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医务监督等各方面要严格把关,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