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辨
2025-09-29 02:48:59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辨

任志钢

(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192093-03  )

摘 要:大学生社团是新形势下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是高等学校的职责,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能完全靠教学改革来实现。管理指导好学生社团,是学校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条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缺乏经费保障、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发展规模不平衡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发展现状; 社团建设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Speculation

Zhigang Ren 

(192093-03, Computer Scienc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Abstract:Student Societies carried ou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 important way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effective form, in developing th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also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can not be achieved by teaching too. Management to guide student organizations, is the need for school work, but also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of an effective way. 

Student Societies widespread lack of funding and lack of necessary professional guidance,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of imbalance and other issues. Solve these problem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tudent Societies;Development Status; Building Societies 

一、引言

大学生社团是由具有相同兴趣的大学生组成的兴趣小组或团体,大学生跨越班级、专业和年级的界限,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或需求,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建立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团队;是新形势下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校社团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浅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有所贡献。

二、高校社团发展的现状

以高校社团发展现状描述简图为依据具体展开,从以下五方面描述高校社团发展的现状:

从社团的数量和人数、类别变化来看,近年来学生社团以较快的速度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意味着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社团的数量和活动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从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功能来看,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如我校社团种类、数目及其比例饼形图所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艺术类,如黑眼睛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等,这类社团由于对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因而成员一需般具备相关的专长或天赋。(2)体育类,如自行车协会、武术协会等,这类社团人员广泛,层次分类明显。(3)公益类,如绿色协会,大学生红十字协会等。(4)学术类,如数学建模协会、英语俱乐部等。(5)文学类,如大学生通讯社、激扬工作室等、这类社团群众基础较好,成员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科或专业。(6)科技类,如地球科学俱乐部、机械电子创新协会等,这类社团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会员一般由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构成。

从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来看,社团内部管理正日益成熟,良好的管理给予了社团进一步发展的更大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我校的70多个社团中,90%的社团有自己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尽管有的章程不是很完善,但已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展开活动总体框架和依据。许多社团还成立了相关职能部门,选出了部门负责人,分工明确,极大的提升了管理效率。此外,部分社团还配备了专业的指导老师,这对社团的管理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高层次的管理来看,挂靠校团委的社团联合会和大学生艺术教育基地对全校的社团进行了宏观的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定期的检查、审核、评比等工作,使得各类社团正朝着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从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内容和目标来看,各大社团不再仅仅拘泥于形式,正在逐步由兴趣性向务实性转变。面对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社会形势,广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也变得更加务实,他们的目光不仅仅是通过社团活动来丰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希望能通过社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分析

通过社团发展状况问卷调查与社团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社团蓬勃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社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社团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

受成立时间、团内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各个社团的发展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态势。有的社团规模大、活动多、自身建制完善,影响力也较为广泛;有的社团则缺少生机和活力,管理相对落后,活动时有时无,团员情绪忽冷忽热,人员流失严重。甚至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社团未来令人堪忧。

(二)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社团缺乏良好的发展机制。

如今高校的社团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人员众多。就我校大大小小的社团中,成员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由于高层次管理存在局限性,再加上社团成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内部的管理指导不够,部分社团有时会出现不遵循管理章程,恣意妄为的现象。此外,管理者受精力和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无法落实作为管理者应有的职责,这就导致社团的发展缺少整体的规划和方向,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员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及一些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社团活动内容陈旧,缺少创新。

尽管社团的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参与的成员人数也规模巨大,但一些管理者缺少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一味的沿袭一些陈旧东西,使得社团失去了活力。许多社团在一定时期积极的开展一些活动,但活动内容和形式却是“数年一贯制”,不外乎一些常规的活动,再加上一些聚会、聚餐等等。这在活跃社团成员思维,提高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久而久之,团员也就丧失了信心和兴趣,那么社团活动的开展和社团存在的意义也就有待思考了。

(四)缺乏强有力的指导。

很多学生社团不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管理者又是学生,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漏洞又很难发现,以至于社团在发展中走了很多弯路。一方面,学生社团一般采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方式,相当一部分社团缺少专业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在社团的管理办法中,对指导老师的责任和权利缺乏较为明确的规定,这就无法保证充分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对社团的管理和日常事务指导较少,这是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五)活动经费不能保证,社团有商业化趋向。

活动经费是社团开展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而现在社团普遍存在着活动经费不足的情况。目前大部分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依靠于新成员入团时交的报名费和一些社会上的赞助。由于经费不足,许多社团无法正常开展活动。有些社团只好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到社会上拉赞助,采取为企业商家做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等方式来筹集活动经费,而社团本应实施的活动计划退居其次。这不仅仅影响到一个社团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对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学校充斥着商业气息。

四、大学社团建设的若干思考与总结

培养跨世纪人才是高等学校的职责,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能完全靠教学改革来实现得。管理指导好学生社团,是学校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结合社团发展思辨图分四点谈一下大学生社团发展的若干思考与总结。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思想引导,保持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正确方向。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团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将社团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生工作管理渠道,如社团干部的产生、重大活动的开展等都要按照一定的审查报批程序进行,以加强社团的规范管理,避免出现因管理不力而导致社团“出轨”现象。

    指导老师是社团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定较为完善的指导老师管理制度,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是使社团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遇到的实际情况,指导教师就不能越坦代应,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与学生保持满腔热情,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精心策划、统一安排,又要及时按具体情况调整计划,这才能保证学生社团活动沿健康的轨道发展。

(二)规范管理,抓好骨干,推动社团的健康发展。

社团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高度。培养好一批优秀的社团骨干是社团繁荣发展的基础。他们在发展校园文化、进行社团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社团必须建立科学的社团负责人选拔任用制度,并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素养,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控制社团规模,保证社团质量,促其健康发展。

社团门类繁多并不代表真正的繁荣,成员数量的多少也不是衡量社团是否强大的主要标准。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才是大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所在。成立大学生社团,必然需要有学生去参加,如果社团数量过多,一个学生参加很多个社团,结果不是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就是社团的活动不能得到保证,质量和效果更无从谈起。而社团的规模过大,社团活动的场地和经费等物质保障的难度会加大、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时间会难以协调。学校对社团的成立要进行审批和注册,要审查社团的性质、目标、内容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学校的规定以及学生的发展,以保证社团存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实践,鼓励创新,提升社团活动层次。

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把活动内容由娱乐消遣转到成长立业层面上来,提高社团活动的档次。学生社团活动,对于完成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将知识消化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演练之中,从而达到增强社员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要深化其实践环节,加强社团活动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将社团建设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与延伸,建设成为培养兴趣、引导需求的阵地。

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形式,不拘泥不化,大胆创新,不断为社团内部注入新鲜的血液。要通过组合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品味健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在友好、理解、双向交流的氛围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  洪.《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1—2.

[2]徐其虎、王淑君.《论高校社团特点、作用及建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孟  威、张  铤.《新时期大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潮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4]王  云 .《高校文献信息研究》.广东省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主办.2005(6).

[5]李  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长江师范学院.2007(4).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