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课型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5-09-29 02:50:25 责编:小OO
文档
课型: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找特征,定句读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

【考点分析】

新课标要求通过文言断句理解浅易的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属于2017考试大纲语文高考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之“理解文本内容(包括断句、翻译),主要是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已形成一定的语感,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二、方法与过程: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

初步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

归纳并运用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归纳、个人展示、迁移巩固。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多媒体展示):

曾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恐怕口说无凭,教书先生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                                 ”,便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二、明确断句步骤(多媒体展示):

第一步:读文段,通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三、做例题,找“特征”(多媒体展示)。

    用斜线(/)给下列课文中文言句子断句。

例1: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次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例2: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例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例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例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6: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例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设计意图:列出教材中的典型例句,先让学生完成断句,再让学生从这些句子中寻找可帮助断句的“特征”,从而探究文言文断句的规律方法,最后归纳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四、分组讨论,总结“特征”,归纳文言文断句技巧。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7个例句,找出断句的依据或句子“特征”,把总结的文言断句技巧写在学案上。讨论完毕后,请三个组选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对应句子的断句技巧。

五、学生展示。

师:请你根据黑板上写出的断句技巧,并结合相关句子进行解说,说一说你是如何总结出这一技巧的。

设计意图:好的课堂是老师上着上着就不见了,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是凸显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自己总结、小组补充、个人展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勇于展示表达的勇气。

六、根据学生总结,多媒体展示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

归纳: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例2)

在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主语前和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语一般在句末。因此找出句中出现的几个名词或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予、吾、余(表示“我”),尔、汝(女)、若、公、卿、君(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2.察对话,定句读(例1)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白”“语”“谓”“道”“对”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借虚词,定句读(例3)

古人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文言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句首发语词:夫、盖、其、至若、若夫、唯、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耶(邪)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何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等,在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4.辨修辞,定句读(例4、例5)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修辞技巧,有的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有的讲究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断句时可利用这些修辞现象。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如对偶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等。(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5.辨句式,定句读(例6)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如“为、乃、即、则”等表判断关系的词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 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为”等固定句式,这些句式上的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断句的好帮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依总分,定句读(例7)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结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此句先总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接下来再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是很明显的总分结构,据此就可断句了。

根据学生的总结讲解,教师适当补充,有重点地讲解“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借虚词定句读”、“辨句式定句读”这三个规律技巧,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教师在补充断句技巧时,6个技巧不必面面俱到,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难易程度,教师重点补充讲解“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借虚词定句读”、“辨句式定句读”这三个文言文断句技巧,多媒体补充展示相关知识,突出教学重难点。

七、小试身手,练一练。(多媒体展示题目)

1.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找出句中出现的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2.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何为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睹之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人皆未见之故易也  

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5.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6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师: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总结的断句步骤和技巧完成以上六个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答案,并说明你这么断句的依据。(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展示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总结的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完成上面课外文言文句子的断句,在练习中不断强化断句技巧,学会知识迁移,灵活运用上述规律方法。

八、 高考试题,测一测。(多媒体展示题目和答案)

1.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 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2.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进。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上述总结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方法的意识,培养其整体把握文意、灵活运用断句方法的能力。

九、课堂小结:今天课堂总结的这些断句的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其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当然方法毕竟是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内功,多阅读浅显文言文,培养文言文语感,整体把握文意,再灵活运用断句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1、找名代,定句读。(在它们前后往往要断句)

2、借虚词,定句读。(注意句首和句末虚词)

3、察对话、定句读。(紧抓“曰、云、谓、对”) 

4、据修辞,定句断。(注意对偶、排比、顶真)

5、依总分,定句读。(或总分,或并列,注意前后呼应,形式对应)

6、辨句式,定句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忌分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