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变频器过流与过载的原因分析
2025-09-29 02:50:48 责编:小OO
文档
1 过电流跳闸和过载跳闸的区别

过载也一定过电流,变频器为什么要把过电流和过载分开呢?主要有2个区别:

    (1) 保护对象不同过电流主要用于保护变频器,而过载主要用于保护电动机。因为变频器的容量有时需要比电动机的容量加大一档甚或两档,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过载时,变频器不一定过电流。过载保护由变频器内部的电子热保护功能进行,在预置电子热保护功能时,应该准确地预置“电流取用比”,即电动机额定电流和变频器额定电流之比的百分数:im%=imn*100%i/im式中,im%—电流取用比;imn—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in—变频器的额定电流,a。

    (2) 电流的变化率不同过载保护发生在生产机械的工作过程中,电流的变化率di/dt通常较小;除了过载以外的其他过电流,常常带有突发性,电流的变化率di/dt往往较大。

    (3) 过载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过载保护主要是防止电动机过热,故具有类似于热继电器的“反时限”特点。就是说,如果与额定电流相比,超过得不多,则允许运行的时间可以长一些,但如果超过得较多的话,允许运行的时间将缩短,如图1所示。 此外,由于在频率下降时,电动机的散热状况变差。所以,在同样过载50%的情况下,频率越低则允许运行的时间越短。

2 过电流跳闸及原因分析

变频器的过电流跳闸又分短路故障、运行过程中跳闸和升、降速过程中跳闸等情况,分述如下:

                                               

                                                                                 图1 过载保的“反时限” 特性

2.1 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最危险的故障之一,应注意观察和分析, 如图2所示。

                                               

                                                                                          图2 变频器输出侧短路

(1) 故障特点a) 第一次跳闸有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但如复位后再起动,则往往一升速就跳闸。b) 具有很大的冲击电流,但大多数变频器已经能够进行保护跳闸,而不会损坏。由于保护跳闸十分迅速,难以观察其电流的大小。(2) 判断与处理 第一步,首先要判断是否短路。为了便于判断,在复位后再起动前,应在输入侧接入一个电压表,如图2所示。重新启动时,电位器从零开始缓慢旋动,同时,注意观察电压表。如果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刚上升就立即跳闸,且电压表的指针有瞬间回“0”的迹象,则说明变频器的输出端已经短路或接地。第二步,要判断是在变频器内部短路,还是在外部短路。这时,应将变频器输出端的接线脱开,再旋动电位器,使频率上升,如仍跳闸,说明变频器内部短路;如不再跳闸,则说明是变频器外部短路,应检查从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的线路,以及电动机本身。

2.2 轻载过电流

        负载很轻,却又过电流跳闸,这是变频调速所特有的现象。

    (1) 变频调速系统的特殊问题在v/f控制模式下,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运行过程中,电动机磁路系统的不稳定。其基本原因在于:低频运行(fx下降)时,由于电压ux的下降,电阻压降i1r1所占比例增加,而反电动势e1所占的比例减小,比值e/f和磁通也随之减小。为了能带动较重的负载,常常需要进行转矩补偿(即提高u/f比,也叫转矩提升)。而当负载变化时,电阻压降i1r1和反电动势e1所占的比例、比值e/f和磁通量等也都随之变化。结果是:导致电动机磁路的饱和程度也在随负载的轻重而变化。在进行变频器的功能预置时,通常是以重载时也能带得动负载作为依据来设定u/f比的。显然,重载时电流i1和电阻压降δur都大,需要的补偿量也大。但这样一来,在负载较轻,i1和电δur都较小时,必将引起“补偿过分”,导致磁路饱和。

    (2) 磁路饱和的后果当磁路饱和时,磁通和励磁电流的波形如图3所示: 

    

                                               

                                                                                 图3 磁路在饱和区工作时的励磁电流

图3(a)是电动机磁路的磁化曲线;图3(b)是磁通的波形,由于磁路饱和的原因,磁通波形的上面被“削平”了,变成了平顶波;图3(c)是励磁电流的波形,其横坐标是励磁电流i0,与磁化曲线图3(a)的横坐标对应。纵坐标是时间t,它和磁通曲线的横坐标相对应。因此,它是由图3(a)和图3(b)综合作出的。由图3可以看出,励磁电流i0的波形将发生严重畸变,是一个峰值很高的尖峰波。磁路越饱和,励磁电流的畸变越严重,峰值也越大。由于尖峰波的电流变化率di/dt很大,但电流的有效值不一定很大。结果是:往往在负载很轻时发生过电流跳闸。这种由电动机磁路饱和引起的过电流跳闸,主要发生在低频、轻载的情况下。常见的例子如:a) 负载在运行过程中,阻转矩的变化较大。例如,某厂的车床采用变频调速,所购变频器无矢量控制功能。为了能在低速时进行切削,将u/f比预置得较大,但一退刀就跳闸。 解决方法:反复调整u/f比,使之既能在低速时进行切削,退刀时又不跳闸。b) 变频器用于风机或水泵,但u/f比却预置得较大。例如,某厂有一台变频器,原来用在传输带上,运行情况一直很好。后改接到风机上,起动时,频率刚上升到10hz左右就因“过流”而跳闸了。这是因为,传输带是恒转矩负载,当变频器用到传输带上时,其u/f比必预置得较大。而风机是二次方律负载,低速时负荷级轻,导致电动机磁路严重饱和,励磁电流严重畸变,峰值很大,使变频器跳闸。解决方法:将u/f比预置为最小档后就不再跳闸了。

2.3 重载过电流

(1) 故障现象有些生产机械在运行过程中负荷突然加重,甚至“卡住”,电动机的转速因带不动而大幅下降,电流急剧增加,过载保护来不及动作,导致过电流跳闸。

(2) 解决方法a) 首先了解机械本身是否有故障,如果有故障,则修理机器。b) 如果这种过载属于生产过程中经常可能出现的现象,则首先考虑能否加大电动机和负载之间的传动比?适当加大传动比,可减轻电动机轴上的阻转矩,避免出现带不动的情况。但这时,电动机在最高速时的工作频率必将超过额定频率,其带负载能力也会有所减小。因此,传动比不宜加大得过多。同时还应注意:应根据计算结果重新预置变频器的“最高频率”。如无法加大传动比,则只有考虑增大电动机和变频器的容量了。 例如,某厂的注塑机在运行过程中,每遇“喷塑”时,常常因过电流跳闸,据观察,有时是电动机堵转后跳闸。解决方法:将电动机轴上的皮带轮御下,略“车”小一点(如皮带变松,则将电动机底座适当后移),就不再过电流跳闸了。

2.4 升速或降速中过电流

这是由于升速或降速过快引起的,可采取的措施有如下。

    (1) 延长升(降)速时间首先了解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是否允许延长升速或降速时间,如允许,则可延长升(降)速时间。

    (2) 准确预置升(降)速自处理(防失速)功能变频器对于升、降速过程中的过电流,设置了自处理(防失速)功能。当升(降)电流超过预置的上限电流iset时,将暂停升(降)速,待电流降至设定值iset以下时,再继续升(降)速,如图4所示。

                                              

                                                                                         图4 升(降)速自处理功能

但多数变频器的降速自处理功能只考虑直流电压,而无降速电流过大的自处理功能,需要注意阅读说明书。

    (3)其他措施 如果采用了自处理功能后,因延长了升、降速时间而不能满足生产机械的要求,则:a) 考虑适当加大传动比,以减小拖动系统的飞轮力矩,使电动机容易启动及升速;b) 如果不能加大传动比,则只能考虑加大变频器的容量了。综上所述,过电流跳闸的判断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过电流跳闸的判断流程

3 过载跳闸及原因分析

        电动机能够旋转,但运行电流超过了额定值,称为过载。过载的基本反映是:电流虽然超过了额定值,但超过的幅度不大,一般也不形成较大的冲击电流。

3.1 过载的主要原因

    (1) 机械负荷过重 负荷过重的主要特征是电动机发热,并可从显示屏上读取运行电流来发现。

    (2) 三相电压不平衡 引起某相的运行电流过大,导致过载跳闸,其特点是电动机发热不均衡,从显示屏上读取运行电流时不一定能发现(因显示屏只显示一相电流)。

    (3)误动作 变频器内部的电流检测部分发生故障,检测出的电流信号偏大,导致跳闸。

3.2 检查方法

    (1) 检查电动机是否发热 如果电动机的温升不高,则首先应检查变频器的电子热保护功能预置得是否合理,如变频器尚有余量,则应放宽电子热保护功能的预置值;如变频器的允许电流已经没有余量,不能再放宽,且根据生产工艺,所出现的过载属于正常过载,则说明变频器的选择不当,应加大变频器的容量,更换变频器。这是因为,电动机在拖动变动负载或断续负载时,只要温升不超过额定值,是允许短时间(几分钟,甚或几十分钟)过载的,而变频器则不允许。如果电动机的温升过高,而所出现的过载又属于正常过载,则说明是电动机的负荷过重。这时,首先应考虑能否适当加大传动比,以减轻电动机轴上的负荷。如能够加大,则加大传动比。如果传动比无法加大,则应加大电动机的容量。

    (2) 检查电动机侧三相电压是否平衡 如果电动机侧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则应再检查变频器输出端的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如也不平衡,则问题在变频器内部,应检查变频器的逆变模块及其驱动电路;如变频器输出端的电压平衡,则问题在从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的线路上,应检查所有接线端的螺钉是否都已拧紧,如果在变频器和电动机之间有接触器或其他电器,则还应检查有关电器的接线端是否都已拧紧,以及触点的接触状况是否良好等。如果电动机侧三相电压平衡,则应了解跳闸时的工作频率:如工作频率较低,又未用矢量控制(或无矢量控制),则首先降低u/f比,如降低后仍能带动负载,则说明原来预置的u/f比过高,励磁电流的峰值偏大,可通过降低u/f比来减小电流;如果降低后带不动负载了,则应考虑加大变频器的容量;如果变频器具有矢量控制功能,则应采用矢量控制方式。

    (3) 检查是否误动作在经过以上检查,均未找到原因时,应检查是不是误动作。如图6所示,判断的方法是在轻载或空载的情况下,用电流表测量变频器的输出电流,与显示屏上显示的运行电流值进行比较,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电流读数比实际测量的电流大得较多,则说明变频器内部的电流测量部分误差较大,“过载”跳闸有可能是误动作。综上所述,过载跳闸的判断流程如图7所示。

                                                

                                                                                                 图6 误动作的判断

                                                

                                                                                           图7 过载跳闸的判断流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