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析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2025-09-29 02:50:52 责编:小OO
文档
浅析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格塘中学 李阳希

内容提要: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口语则更为重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口语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英语口语教学却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如此。本文试图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英语口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 现状 对策 

“培养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要求,但在现实的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只会做题,不会讲话”的“哑巴”英语现象,长期以来,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农村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一、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说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初中英语教材编写非常突出说的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但是农村中学生英语能力较弱,口语发展缓慢,普遍存在着“只会做题不会讲话”的哑巴英语倾向,这些现状不得不令人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环境单一,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课内学生学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与巩固。这些现实问题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课堂受

农村中学班级容量偏大,班级人数一般在50~65人之间,远远超过了科学合理的班级人数,增加了班级管理和组织口语活动的难度,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比如我现在所在学校的初一,四个班级中间人数全在62到63人之间,一节课45分钟下来达不到每个人都联系到英语口语的时间。初二初三人数则在40到50人之间,但是到了高年级,受到课本知识面广的影响,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口语教学。

3.现行考试制度和课本的影响

目前的中考尚未实行口试,部分地区虽实行口试,但未计入总分;各学校也很少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实行口语测试制度。由于大规模口语测试的不可操作性,再加上中学生在生活中利用英语口头交流或做事的机会相对甚少,学生不必为了交际而实践其所学语言,客观上给人以“口语不太重要的感觉”,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无形淡化了口语教学。

虽然初中英语课本进行了传统式的翻天覆地的改革和修改,但是我认为这样的修改只能是争对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的学生。他们的小学英语教育比农村学生英语教育要早3到5年,而且城市学生家长更加重视英语教学,在学生小的时候就会选择很多的培训班进行英语方面的再提高。相对于农村英语,小学英语教师的缺乏和英语考试的不重视,往往英语教学要滞后得多,更别提英语口语教学了。农村学生一到初中就要接受那么多知识点,对他们和老师都是不小的挑战。我经常和同事聊天,说英语教学就像是打仗,永远在上新课,学生还掌握得不好,新单词量太大,他们无法掌握,更别提拿一定得时间锻炼他们的口语了。以GO FOR IT教材为例,初一的学生进入初中,很多连二十六个字母都不会,必须重新学,我们则必须用两到三周的时间学习预备单元,而后面单元的学习则是更难,超大的词汇量对学生更是种无形的压力,我们想培养他们说口语的能力也会处于教学进度的原因暂时搁浅。等到学生适应这种教学的时候,我们又已经错过了对他们英语口语教学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了。对于农村英语口语教学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4.教师的原因

有人曾指出:知识之水,要从教师的心渠流进学生干涸的心田,必须有一条畅通的渠道。这条渠道就是口语,而这条长渠的源头就是教师之口。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教师良好的素质和口语能力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所讲的英语不够地道,很少甚至没有机会与母语为英语者对话。尤其在农村地区,即使这样专业的英语教师也特别的缺乏。偶尔一个学校出现一两个,也会在短时间内,就被调入好的学校,这也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比例重之又重,但是教育资源的缺乏另人咋舌。

5.学生的原因

农村学校的学生不够自信,上课时伴随着焦虑和紧张。他们害怕出现语音、语法等方面的错误。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同他人沟通、交流思想。尤其是男生。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更不用提在英语课堂上开口说英语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常说:学好英语是。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生活中没有用武之地,学了也是徒劳。所以他们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平平,尤其是英语口语,更加没有参与的积极性。

二、改善农村初中英语口语的有效对策

现今社会,英语口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现实的状态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彻底地改变这一现状,让广大农村学生都敢、都能、都愿意开口讲英语呢?下面便是笔者长期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一线积累的一点经验:  

1、英语口语教学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开口习惯入手。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OPEN YOUR MOUTH.不管对或错都没关系,只要开口就是好样的。而如何让学生开口,养成学生开口的习惯呢?既需要学生有想说的主观愿望,又需要为学生创造多说多练的外部条件和语言环境。客观的说,教师很难改变英语学习的大环境(如社区环境)或改变班级的人数,但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说的条件和环境方面大有作为。

(1)坚持用英语上课

英语课堂需要一个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师就要尽量用英语上课,开始可以用简单的、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课堂交际用语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用最简单的词句,如:“yes”、“no”、“ok”等配以表情、手势、动作等能与教师交流。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步要求他们用简单句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向老师提出问题,还能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这样会增加学生英语口语实践的量和面,培养语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在初二开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轮流值日,用英语做值日报告。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讲英语的习惯。

(2)丰富英语课外活动

除课堂上的英语交际活动之外,还需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增加与英语接触的机会,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比如,我所在的班级左上角就设置了英语角,每天放学后的十分钟鼓励每个学生到英语角讨论一个话题,只能用英语和手势交流,养成他们说英语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我们学校每个学期还会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作为班主任,我还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全英文电影或英语电视节目,这样视听结合,语言和情景结合,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现实感和逼真感。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本班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我认为我们的英语老师,还口语利用课余时间创办英语兴趣小组,创办英语报刊或者英语广播等,这都是很不错的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活动。

英语学习环境的创建,不仅课内重要,课外的英语学习环境也相当重要。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口语就有了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口语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2、教育主管部门

    素质教育改革多年,但是应试教育对学校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作为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制度,教育形式上减轻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压力。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好好协调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给农村学校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这是一个学生改善英语口语的前提。

3、英语教师自身

(1)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英语教师要作好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示范者、引导者、激发者、促进者,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再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如何变成学生的东西呢?这个还要求英语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练口语的兴趣,把自己的知识转变成学生的技能。

(2)课堂上应改变教师传统的主导地位  

农村中学的英语课堂中,“评书”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广泛存在,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永远跟着老师转。但是,在科学的课堂上,真正的中心应是学生!学生应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加者,这时候,要求英语教师走出为应试而学习英语的误区,明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积极地给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训练口语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引导学生开口讲话,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第一位。

4、注意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减少学生心理障碍。  

在课堂口语练习中,学生不愿开口的现象普遍存在,英语教师应因人而异,细心查找问题,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助讲”措施。比如:针对课前没有预习准备而导致课堂上出现“口语障碍”的学生,老师应建议他们课下多用功夫背诵单词短语,花时间熟悉课文内容;针对语言不准的学生,教师应找其个别谈活,纠正其发音,教其多听录音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树立信心,逐步提高;而对于性格怯懦有自卑感的学生,老师则应从心理教育入手,采用课堂上多表扬,常鼓励等方式帮助他们摆脱自卑感,敢开口讲英语。 

英语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其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违背这一本质的现象,那么,这样的英语教学肯定是不成功的。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师要特别注意这种不重视口语训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多分析、多交流、多总结,不断地积累促进学生口语水平提升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