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垄断优势理论的学者是( )。
A.泰罗 B.海默 C.法约尔 D.邓宁
2、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是指企业把自己的目标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市场上。
A.集中战略 B.产品差异化战略 C.成本领先战略 D.市场细分战略
3、下列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 )。
A.石油开采 B.餐饮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4、以公司主要产品的种类及相关服务特点为基础,设立若干产品部,每个产品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的是( )组织结构。
A.全球性职能型 B.全球性区域型 C.全球性矩阵型 D.全球性产品型
5、国际企业经营的最高形式是( )。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特许经营 D.对外直接投资
6、国际企业的利润和资本不能自由地汇出东道国,这是因为东道国实行了( )。
A.国有化 B.本国化 C.外汇管制 D.进口
7、以下措施属于关税壁垒的是( )。
A.征收高额进口关税 B.许可证制度 C.进口配额 D.卫生检疫制度
8、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已经相当普及,销售量趋于稳定时,产品所处的阶段是( )。
A.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9、在企业管理方面,若企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他们一般会要求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管理者则应该( )。
A.增加管理层次 B.减少管理层次
C.强化集权式管理 D.降低员工参与管理的欲望
10、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兼并或收购另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的战略,称为( )。
A.水平一体化 B.纵向一体化 C.后向一体化 D.前向一体化
11、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是指企业把自己的目标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市场上。
A.集中战略 B.产品差异化战略 C.成本领先战略 D.市场细分战略
12、在全球范围内转移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属于国际竞争战略的四个类型中的( )。
A.国际战略 B.战略 C.全球战略 D.多国战略
13、以下不属于国际企业战略特征的是( )。
A.稳定性 B.对抗性 C.长期性 D.全局性
14、( )是指公司的直属分支机构。
A.子公司 B.分公司 C.母公司 D.合伙企业
15、某企业原来以化工生产为主,现在将业务扩展到餐饮领域,其经营战略为( )。
A.技术同心多元化战略 B.市场同心多元化战略
C.相关多元化战略 D.综合多元化战略
16、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 )。
A.技术转让 B.出口贸易 C.对外直接投资 D.对外间接投资
17、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 )。
A.使用寿命 B.市场寿命 C.磨损寿命 D.耐用寿命
18、下列属于价值链基本增值活动的是( )。
A.人事管理 B.生产加工 C.技术开发 D.采购管理
19、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的领导的直接下属人数,称为( )。
A.管理层次 B.管理幅度 C.管理效率 D.管理能力
20、国际企业经营的初级形式是( )。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特许经营 D.对外直接投资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市场营销定价可以采用( )。
A.统一定价 B.差别市场定价 C.成本定价 D.新产品定价
2、企业在进行技术输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A.投资环境 B.权衡投资风险和技术秘密外泄风险
C.转移成本 D.技术的生命周期
3、国际企业的全球性网络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
A.具有动态特征 B.富有弹性且边界模糊
C.追求无障碍沟通 D.是一种超组织学习模式
4、国际企业投资环境主要受到( )因素的影响。
A.政治环境 B.法律环境 C.经济与技术环境 D.社会与文化环境
5、国际企业采用契约型进入方式进入目标国家,可以通过( )途径。
A.授权经营 B.独家投资 C.服务合同 D.建设合同
6、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 )。
A.水平型 B.垂直型 C.混合型 D.矩阵型
7、按照企业的管理层次,国际企业经营战略大致可分为( )。
A.公司战略 B.业务战略 C.产品战略 D.职能战略
8、影响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包括( )。
A.劳动成本 B.市场位置及潜力 C.贸易壁垒 D.国际风险
9、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中的所有权优势包括( )。
A.资本 B.技术 C.管理 D.规模经济
10、技术转移的内在机制理论包括( )。
A.选择论 B.周期伦 C.NR理论 D.内部化理论
11、国际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所需要具备的所有权优势来源于( )。
A.独占无形资产 B.优势 C.规模经济优势 D.资源优势
12、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主要指该国的( )。
A. 商业基础设施 B.交通条件 C.能源供应 D.通讯设施
13、公司可以通过( )等途径实现技术创新。
A.实行R&D战略联盟 B.通过企业并购获得高新技术
C.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 D.通过技术贸易获取高新技术
14、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主要包括( )。
A.贸易型进入方式 B.契约型进入方式 C.合作型进入方式 D.投资型进入方式
15、邓宁的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 )。
A.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 区位优势 D.资金优势
16、现代国际性企业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
A.在众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 B.规模庞大
C.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D.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17、国际企业投资环境主要受到( )因素的影响。
A.政治环境 B.法律环境 C.经济与技术环境 D.社会与文化环境
18、国际企业从经营内容进行划分,可分为( )
A.资源型 B.制造型 C.服务型 D.矩阵型
19、国际企业多元化战略可分为( )
A.同心多元化 B.纵向多元化 C.水平多元化 D 综合多元化
三、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在进行国际企业投资环境评价时,采用多因素评价的过程中,既可以使用一手资料,也可以使用二手资料。( )
2、母子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 )
3、国际企业选拔合格的经理人员一定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质。( )
4、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的经营者,经营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的方式属于许可证贸易。( )
5、解决企业国际管理中的跨文化冲突,可以选择凌越,折中,融合这三种方案。( )
6、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入国际化阶段,国际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扩大。( )
7、所有的国际企业都是公司。( )
8、国际企业所采用的划拨价格即为市场价格。( )
9、国际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正比例关系。( )
10、技术转移费用的支付通常都是采用总付的方式。( )
11、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了国外,所以这家企业是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国际企业。( )
12、交钥匙工程属于单纯的技术转让。( )
13、当产品进入成长期后,产品销售和企业利润已经达到最高峰。此时企业应该推出系列产品,占领细分市场。这样既能满足不同消费主体的不同需求,又能构成产品的“壁垒”,不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阻止其进入市场。( )
14、国际企业内部资金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转移,主要作用有:资金配置,降低税负,降低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 )
15、权利距离指数能够衡量人们对社会不公平的容忍程度。指数较高,表明人们更加容易接受等级制。( )
16、随着国际企业海外子公司数量的增加、地位日趋重要,企业需要在内部设立一个职能完整的国际部,专门负责开拓国际经营业务,处理国际经营中的特殊问题。( )
17、水平多元化成长战略是指企业以现有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为基础,发展其他新产品,寻找新的成长机会。( )
18、所有的公司都是国际企业。( )
19、国际企业所采用的内部价格即为市场价格。( )
20、国际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例关系。( )
四、名词解释
1、直接投资
2、内部化
3、子公司
4、边际产业
5、国际企业
6、转移价格
7、分公司
五、简答题
1、简述国际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2、国际企业经营环境的特征。
3、国际企业文化有哪些功能。
4、全球性产品组织结构形式的有点。
5、国际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
6、国际企业有哪些特征。
7、全球性地区组织结构形成的优点。
8、国际企业文化的特点。
9、国际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原因。
10、垄断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有哪些?
六、画图分析说明题
1、画出国际资本移动一般理论的图示并作出分析说明、结论及局限性。
2、画出维农的对外直接投资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图示并作出分析说明、结论及局限性。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