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汇报
2025-09-29 02:52:44 责编:小OO
文档
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汇报

1.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共有36种:

中药塌渍、中药涂擦、中药熏洗、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奄包、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封包治疗、中药含漱、中药雾化、中药足浴、普通针刺、电针、温针灸、艾灸、隔物灸、铺灸、火龙灸、熥药、拔罐治疗、刮痧治疗、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手指点穴、推拿、头部按摩、手法整复、乳房按摩、牵引、蜡疗、小针刀、耳穴贴压、气压治疗法、脉冲治疗、磁热疗法、烫熨治疗。

2.我院常见病种现阶段在治疗中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举例:

(1)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温针灸法、蜡疗法、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射频疗法、穴位贴敷法、推拿按摩、中药塌渍法、中药泡浴法、药罐疗法;

(2)强直性脊柱炎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针刺疗法、中药熏洗、拔罐法、督脉灸法、磁热疗法、推拿按摩法、中药塌渍、火龙疗法;

(3)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针刺疗法、中药熏洗、中药泡浴、中药塌渍、蜡疗法、火龙疗法、推拿按摩法、灸疗法、针刀疗法、穴位贴敷法、牵引法;

(4)颈椎病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针刺疗法、中药塌渍、蜡疗法、烫熨疗法、拔罐法、推拿按摩法、灸疗法、刮痧法、穴位贴敷法、牵引法;

(5)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针刺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烫熨疗法、中药熏洗、中药泡浴、中药塌渍、蜡疗法、火龙疗法、刮痧法、拔罐法、推拿按摩法、灸疗法、督脉灸法、药罐疗法、针刀疗法、磁热疗法、穴位注射法、骶管注射法、电火花治疗法、穴位贴敷法、牵引法;

(6)眩晕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针灸、电针、烫熨疗法、拔罐、刮痧、头部按摩、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药足浴;

(7)口僻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针灸、烤电、电针;

(8)消渴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脉冲、中药足浴、拔罐、烫熨、艾条灸、耳穴埋豆、中药熏洗、火龙疗法、普通针刺;

(9)心悸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拔罐、普通针刺、穴位贴敷、耳穴贴压;

(10)咳嗽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拔罐、中药穴位贴服、中药超声雾化吸入、穴位埋线;

(11)中风病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疗效显著的有:中药药浴、中频、低频脉冲治疗、拔罐、艾灸、穴位拍打、穴位按摩、耳穴埋豆。

3.中医适宜技术在各中医护理方案中应用举例:

1.穴位贴敷:适应病种有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痹(心痛病)、中风(脑梗塞恢复期)、胃脘痛(慢性胃炎)、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等,应用效果好,其中胃脘痛穴位贴敷疗效较好。

2、耳穴贴压:适应病种有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痹(心痛病)、消渴(2型糖尿病)、胃脘痛(慢性胃炎)、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等应用效果好。

3、中药雾化吸入:适应病种有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效果较好。

4、穴位注射:适应病种有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骨关节病等应用效果较好。

5、普通针刺:适应病种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风(脑梗塞恢复期)、胸痹(心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应用效果好。

6、烫熨治疗:适应症有胃脘痛(慢性胃炎)、中风(脑梗塞恢复期)、消渴(2型糖尿病),应用效果好,其中消渴及中风应用效果较好。

7、拔罐疗法:适应症有消渴(2型糖尿病)其应用效果一般。

8、磁热疗法:腹部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切口处磁热疗法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加快康复。

9、穴位按摩:大手术后及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不能下地活动肌肉不能收缩,失去了辅助血液回流的作用,容易引起血液 在静脉淤滞,引发血栓 ,通过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按摩疗法可加强胃肠功能,刺激肠蠕动。

10.耳穴埋豆:腹部手术后配合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按摩加强胃肠功能加快胃肠蠕动促进早日通气,也较多应用于失眠患者及消渴病。

11.保留灌肠:中药保留灌肠是经直肠粘膜直接吸收的药物,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促进炎性包快吸收,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效果极佳;对盆腔粘连术后的患者可以有效防止盆腔再次粘连。对于输卵管术后的患者中药保留灌肠除了可以预防再次粘连外,还有利于输卵管的蠕动功能以及排卵功能的恢复。肠梗阻患者通过中药保留灌肠可增进肠蠕动促进粪便排出。

4、中医适宜技术在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得到了广大病患者的高度好评。

基础护理工作跟进的同时应用辩证施护原则因病因人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解决患者现存的问题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取得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双赢的效果。随着中医护理的研究深入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内容等的完善,将中医护理应用到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仅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护理优势,体现中医护理特色,而且也让患者得到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更进一步使祖国医学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