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的建设目标
根据培养新世纪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大力推行行业导向、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行业导向、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强化实践效果。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电路基础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立体的改革,形成完整的“电机技术”系列课程体系的模块化,以满足和适应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电工系列课程网上教学系统,进一步完善日常性实验室开放办法;加大投入,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实验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实验兼容,核心骨干稳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电机技术课程1年内建成学院精品课程,2年内福建省精品课程,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的建设步骤
1.师资队伍建设
计划2009-2010年引进硕士学位教师1名,聘任1名行业高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从而改善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课题,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有参加科研工作的机会,通过科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课程改革。
2.教材建设
通过与企业合作,做好电机技术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写和电子教材的制作工作,争取早日出版;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新编教材,争取早日出版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3.实践条件建设
根据学院示范性建设总体建设方案,2009-2010年规划建设电机拖动与电力电子综合实验室;进一步进行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和生产企业设计出确实符合实际,对电机运行技术课程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的生产性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做好实验室日常开放工作;改革考试方法,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考核。
4. 网上资料建设
尽快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网上答疑系统、试题库、课程录像等,构成立体化教学系统。建设项目有: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进一步完善试卷题库功能,更好地发挥题库的作用;试卷题库的开发建设、网络答疑平台的建设,充实实践技能辅导教材,并根据教学情况和电机新技术发展情况随时修改和补充。
上网时间:网络课件2009年
试题库与自测/考试系统2010年
网上答疑系统2010年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序号 | 资源名称 | 上网计划时间 | 备 注 |
1 | 变压器部分 | 2009年10月 | |
2 | 同步电机部分 | 2010年5月 | |
3 | 异步电机部分 | 2010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