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20000223
英文译名:Financial Analysis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年级:会计专业三年级
开设系(部、二级院)及教研室:管理学院会计教研室
学分:2
总学时数:72 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数:32
要求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企业会计学》、《税法》、《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
教材:《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先治、陈友邦主编);
参考书: 《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先治主编)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财务分析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领域。财务分析无论对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还是对、客户、供应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为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提供可靠信息的重要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财务分析师或分析人员应如何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企业财务效率、如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等。
二、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现代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
2.具有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须的财务分析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3.达到会计师、经济师、财务主管、财务经理应具备的财务分析业务水平。
三、教学内容
本大纲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国际惯例来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前后续课程的关系,并尽量兼顾课程之间内容上的重复和交叉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关教学任务。
(一)财务分析理论
1.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2.财务分析的内涵和目的
3.财务分析的体系和内容
4.财务分析的形式和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财务分析的产生与发展,西方财务分析体系,财务分析形式,财务分析的条件与要求;
(2)明确: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关系,财务分析的作用,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3)掌握:财务分析的内涵,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体系与内容。
(二)财务分析信息基础
1.财务分析信息的种类
2.财务报告内涵与作用
3.会计报表
4.会计报表附注
5.审计报告
6.财务分析法规和依据
基本要求
(1)了解:财务分析信息的要求,会计报告的内涵与分类,我国会计法规和制度体系,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2)明确: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内容与作用,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审计报告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会计报表的局限性;
(3)掌握:财务分析信息的来源与种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及其作用,资产负债表附表和利润表附表及其作用。
(三)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1.财务分析基本程序与步骤
2.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
3.比率分析与因素分析
4.财务综合分析评价技术
5.图解分析法
基本要求
(1)了解:财务分析的程序的不同观点,财务比率的分类及比率分析法局限性,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种类,现代财务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如财务预测、价值评估等;
(2)明确:战略分析的意义与内容,各种会计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比率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应用连环替代法应注意的问题,图解法的基本原理;
(3)掌握:财务分析基本程序,全面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4)熟练: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及应用。
(四)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资产负债表分析
3.资产负债表附表分析
4.资产负债表附注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作用与内容;
(2)明确:会计法规、准则等变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资产负债表附表、附注分析的方法及作用;
(3)掌握: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的重点;
(4)熟练: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一般分析
3.股利决策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影响的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的目的、内容;
(2)明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一般分析方法;
(3)掌握:公司股利决策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具体内容。
(六)利润表分析
1.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利润表分析
3.利润表附表分析
4.利润表附注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利润表分析的目的、内容;
(2)明确:企业收入分析的内容,成本费用分析的内容,利润表附注分析;
(3)掌握:利润表水平分析与评价方法,利润表垂直分析与评价方法,利润表趋势分析与评价方法,利润表附表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基本方法,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方法,企业收入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费用分析方法。
(七)现金流量表分析
1.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现金流量表分析
3.现金流量与利润综合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现金流量表的定义,现金流量的分类,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明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企业成长阶段的关系及其规律,现金流量与利润的相互关系分析的作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关系;
(3)掌握:现金流量分析的各种方法,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项目对应分析,现金流量与利润的相互关系的比率分析。
(八)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3.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4.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因素分析方法;
(2)明确: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主营业务利润因素分析方法;
(3)掌握: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
(4)熟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计算与分析方法。
(九)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1.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4.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的特点与指标;
(2)明确: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3)掌握: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计算与评价,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流动资产周转率因素分析方法;
(4)熟练:全部资产营运能力综合分析评价方法。
(十)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3.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具体因素,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具体因素;
(2)明确: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在短期偿债能力的具体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长期偿债能力的具体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短期偿债能力的具体分析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长期偿债能力的具体分析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十一)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企业单项发展能力分析
3.企业整体发展能力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明确:企业整体发展能力分析框架的应用;
(3)掌握:企业单项发展能力的分析指标,企业整体发展能力分析框架。
(十二)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4.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5.财务报表趋势分析
6.财务报表预测分析
基本要求
(1)了解:趋势预测与预测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明确:趋势分析方法;
(3)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预测内容与方法。
(十三)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1.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的目的与内容
2.杜邦财务综合分析及其发展
3.企业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基本要求
(1)了解: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目的与内容,帕利普财务综合分析体系的分析方法;
(2)明确:财务综合能力分析的目的,杜邦财务综合分析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3)掌握:财务综合能力分析的内容;
(4)熟练:杜邦财务综合分析体系的分析方法,业绩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十四)企业价值评估
1.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与内容
2.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3.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4.以价格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种类;
(2)明确: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的意义,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的优点;
(3)掌握: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与内涵,以价格比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4)熟练: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程序与方法,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72 理论授课:40 实验:32(见下表)
表1:理论授课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 | 授课学时 | 备注 |
第1章 财务分析理论 | 2 | |
第2章 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 | 2 | |
第3章 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 4 | |
第4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 4 | |
第5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 2 | |
第6章 利润表分析 | 4 | |
第7章 现金流量表分析 | 2 | |
第8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4 | |
第9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 2 | |
第10章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4 | |
第11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 2 | |
第12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 4 | |
第13章 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 2 | |
第14章 企业价值评估 | 2 | |
总 课 时 | 40 |
实验内容 | 实验学时 | 备注 |
项目1 财务报表的编制 | 4 | |
项目2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 4 | |
项目3 利润表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 4 | |
项目4 现金流量表水平分析与垂直分析 | 4 | |
项目5 短期、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 | 4 | |
项目6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 | 4 | |
项目7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 | 4 | |
项目8 企业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 2 | |
项目9 完成最后的财务分析报告 | 2 | |
总 学 时 | 32 |
每4学时布置1次作业。
六、考核办法
学习成绩由平时作业与考勤、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作业与考勤占总成绩的10%。要求学生按进度安排完成规定的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
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考试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计算综合题。覆盖教学大纲规定章节的85%以上。
任课教师:许慧
教研室主任:张国柱
执行时间: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