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降低AO池A池溶解氧--汪平
2025-09-29 02:30:21 责编:小OO
文档
污水处理工论文

  降低A/O工艺A池溶解氧

 

 

**************      ****** 

 

所在单位:安庆分公司公用工程部 

 

完成日期:   二OO七年十一月   

降低A/O工艺A池溶解氧

摘要:对炼油污水A/O生化池A池溶解氧偏高失控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统计技术对该装置作生产优化和指标控制,有效地解决了生产难题。

主题词:       A/O工艺    溶解氧           

1、前言

前置反硝化A/O工艺(其中A为Anoxic,O为Oxic)是目前含氮废水处理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其中A池主要进行反硝化反应,在污水处理中既实现生物脱氮又可达到去除含碳有机物的目的,污水中大多数BOD在此阶段被降解,因而该工艺A池运行状况的优劣对装置污水处理效果起关键影响作用。

    安庆分公司污水处理的二级处理装置水质净化场采用前置反硝化A/O工艺(活性污泥法)处理炼油污水,生产中制约A池正常运行的因素很多,如pH、水温、碳源、溶解氧、污泥性能等等,近几年以溶解氧(DO)影响最突出,表现为:溶解氧偏高,反硝化反应进程受,导致炼油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为解决该生产难题,选择炼油污水1#A/O生化池进行客观分析,并对A池溶解氧进行生产优化和有效控制。

2、现状及原因分析

2.1、A池溶解氧控制现状

A池在缺氧环境中,在兼性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源(水中的BOD成分)作为氢的供给体,将来自好氧池回流混合液中的盐和亚盐还原为气态氮,同时有机物得到降解。该段溶解氧对反硝化反应有较大影响,主要由于氧会同回流液中的盐竞争电子供体,且会抑制盐还原酶的合成及其活性。反硝化反应过程溶解氧应保持在0.5mg/L以下,才能保证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但该段溶解氧长期处于0.5 mg/L以上,根据2006年2~6月份工艺报表,每周随机采集一溶解氧值,见表1:

                  表1:A池溶解氧现状数据             单位:mg/L

月份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均值
20.60.40.70.50.55
30.70.40.30.50.48
40.40.30.60.70.50
50.80.40.50.40.53
60.50.60.40.80.58
从表中数据来看:1#A/O池A池溶解氧参数经常失控,每月均值多在0.50mg/L(仅3月份均值低于0.50mg/L)以上,最高值甚至达到0.8mg/L。

降低A池的DO以稳定生产是当务之急。

2.2、原因分析

近几年炼油污水水量负荷低,回流污水、回流污泥显富余,其硝化段(好氧状态)富氧混合液按工艺流程回流入生化池前端A池,回流混合液溶解氧浓度偏高会导致A池池内溶解氧过高,使反硝化反应时常受抑制。

该装置A/O生化池为合建式,A池(缺氧)与O池(好氧)临界面处污水流道(花墙)截面积过大(上下有两排规格为2.0m×1.2 m的截面共六块),而A池在搅拌机组作用下局部可能存在水体作整体运动(甚至是返混)的现象,因而易造成此临界处富氧混合液与缺氧混合液形成对流,大量富氧混合液通过对流进入A池,使A池溶解氧值升高。

另外,1#A/O池A池池内溶解氧电极探头使用时间较长,受存在环境因素影响已失准,生产中不能对A池溶解氧进行在线检测,溶解氧容易失控。由于检维修条件有限,短期内该状况无法有效解决。

3、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考虑1#A/O池目前的设施条件及一些客观因素,主要从优化生产以适度降低回流混合液溶解氧和减少A、O段临界面流道截面积两方面着手实施对策。

3.1、降低回流混合液溶解氧值

A/O工艺回流液包括污水回流和污泥回流,总回流比一般控制在300%左右。降低回流混合液溶解氧的对策主要在两方面:

一、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水回流比

污水回流液处于富氧状态,污泥回流液一般处于缺氧或厌氧,在保持总回流比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污水回流比、提高污泥回流比能有效降低总混合液溶解氧浓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降低A池溶解氧的目的。

调整两混合液回流比指标:污水回流比由“150~250%”调整为“150~200%”; 污泥回流比由“100~150%”调整为“120~200%”。生产中优先控制污泥回流比,使污泥回流比尽量控制在指标上限,以降低污水回流比。

二、降低污水回流混合液溶解氧

降低回流混合液溶解氧,需要适度降低或合理控制O段末端(即好氧段的O3段)出口溶解氧。控制O3段溶解氧可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池溶解氧的目的。

O3段溶解氧指标由“2.0~6.0mg/L”调整为“1.5~4.0mg/L”。在生产中由于污泥负荷较低,好氧末端往往存在过氧化现象,因而O3段溶解氧大多控制在2.5mg/L,难以进一步下降。

3.2、A池出口上流道加封板

2006年8月中旬,在1#A/O池停运检修池底曝气器而腾空该池的同时,用三块2.2m×1.4 m×3mm的钢板将A池出口花墙上排三口流道封固,仅保留下排三口流道,这样花墙过水面积减少一半,A池的水流方式由原来的中部进水、上下均匀出水改为了中部进水、下部出水,一方面减少了O段富氧水因曝气通过花墙倒流入A池而影响其反硝化反应,保证缺氧段低于0.5 mg/L的溶解氧环境;另一方面改善了A池水流方式,提高紊流强度,避免了污水进入A池后发生部分污水直接短流入O池的现象,使原污水和微生物之间的传质速率得到有效提高。从而确保污水在A池内稳定的停留时间和污水、污泥的充分混合。

A池出水花墙部分堵孔后,A/O池抗高浓度污水的冲击能力已得到增强。

3.3、运行效果

⑴自2006年九至十二月份,炼油1#A/O池A池溶解氧浓度逐月下降,见下表:

                        表2:A池溶解氧数据             单位:mg/L

时间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九月份0.70.50.57
十月份0.60.40.52
十一月份0.60.30.46
十二月份0.50.30.41
对策实施后,1#A/O池A池溶解氧已稳定控制在0.5 mg/L以下。

A池溶解氧的稳定控制,有利于A/O生化的生产,统计2007年1~2月份炼油出水COD数据:

表3:炼油二沉池出水COD数据             单位:mg/L

时  间

COD(mg/L)

时  间

COD(mg/L)

时  间

COD(mg/L)

1月1日

1011月13日

961月25日

110
1月2日

1031月14日

1051月26日

119
1月3日

981月15日

1031月27日

96
1月4日

981月16日

961月28日

98
1月5日

931月17日

1月29日

95
1月6日

1021月18日

1061月30日

103
1月7日

1011月19日

1061月31日

102
1月8日

1021月20日

1002月1日

110
1月9日

971月21日

982月2日

105
1月10日

1041月22日

1032月3日

96
1月11日

1051月23日

922月4日

98
1月12日

1051月24日

972月5日

95
出水COD均值为103.2 mg/L,最大值119 mg/L,未出现超标点,出水水质稳定,污水处理效果显著,A/O生化池处理能力得到增强。

4、结束语

活性污泥法的前置反硝化A/O工艺对A池溶解氧的要求较高,溶解氧应保持在0.5mg/L以下才能保证A池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1、通过降低污水回流比、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O段末端O3段溶解氧等措施,可减少回流混合液富氧程度,有效降低A池溶解氧。

2、减小A池出口花墙截面积,能有效降低A池溶解氧,从而也使得炼油污水的处理效果得到改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