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5CRMOG耐热钢的焊接工艺
2025-09-29 02:29:19 责编:小OO
文档
15CrMOG耐热钢的焊接工艺

云维厂国外引进的15CrMOG的耐热无缝钢管,用于蒸汽管道,耐高温(400゜左右),工作压力在38~45公斤/㎝2,由于管径小(Ø57×4、Ø38×3.5、Ø32×3.5)壁厚薄,给焊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施工质量目标执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因此对15CrMOG薄壁耐热钢管采用全氩弧焊焊接,对Ø159×8的耐热钢管道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为了确保焊接质量,我们对薄壁耐热钢管道焊接做了焊接工艺评定,其抗拉、弯曲试验都达到规范要求,为达到优质的焊接接头、特编制以下焊接工艺:

1、焊接材料的选择及化学成份的比较。

  1:1、15CrMOG耐热钢及焊接材料的化学成份:

 CSi

MNPSCr

NiCuMoTi VAl
15crMOG0.140.230.550.0060.930.040.100.440.0060.0030.018
热307焊条

0.05-0.120.6-0.40.9-0.70.35-0.020.035-0.011.0-1.200.4-0.65
H13CrMOA0.140.270.650.0150.0050.830.0440.0920.49
  1:2、 15CrMOG耐热钢手工电弧焊采用焊条热307:   

  1:3、15CrMOG耐热钢手工钨极氩弧焊采用焊丝:H13CrMOA、Ø2.5㎜。

2:   焊前准备:

   2:1、坡口制作及清理,坡口加工应用机械制作,坡口角度α=60°焊前将坡口两侧内外20㎜范围内的油、锈、污、毛刺等清除干净,使之露出金属光铎,同时清理焊丝表面的油、锈、等杂质。

   2:2、焊条烘烤温度选择:热307焊条烘烤温度为350℃,恒温1—2小时随用随取,焊条使用时必须放入保温桶内、并经100℃—150℃恒温。

   2:3、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

3:   焊接工艺要求:

  3:1、15CrMOG耐热钢焊接,根据管壁的不同厚度范围,选择不同的予热温度,小管径、薄壁管选择予热温度为150℃—250℃,管道组对定位焊缝也必须采用予热措施,定位焊缝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应由合格焊工施焊。

  3:2、采用氩弧焊时,严格按照工艺指导书的焊接规范施焊,采用小电流短电弧,快速、少摆动的的操作手法、焊丝应在氩气的保护下过度熔滴,并做好管内壁的氩气保护,以免管内氧化。

  3:3、管道焊接控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予热温度。

  3:4、严禁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电流,防止电弧擦份母材。

  3:5、施焊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多道焊时层间接头应错开。

  3:6、每条焊缝宜一次性连续焊完,因故中断焊接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保温缓冷的措施,再次焊接前应检查焊层表面,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3:7、做好根层和层间的清洁工作,用角向磨光机打磨,确认焊缝表面无任何缺陷再施焊下道焊缝。

  3:8、焊后热处理、薄壁耐热钢管道焊接结束,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将焊缝两侧100㎜范围内加热,加热温度在250℃—350℃范围内,然后用保温棉包扎起来,使之缓慢冷却至常温,防止产生裂纹。

4、焊接检验:

  4:1、焊缝外观质量要求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2、焊缝内部质量要求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按照管道的压力、温度、介质进行探伤检验。

                                   安二司三分公司

                                     编制:邓燕清

                                     审批:

                                     2002、8、28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