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平面设计与印刷相关知识
2025-09-29 02:28:48 责编:小OO
文档
平面设计与印刷相关知识

2007年03月14日 星期三 上午 10:48

一:传统印刷的种类与特性

印刷方法有多种,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成的效果亦各异。传统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可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及孔版印刷四大类。 

凸版印刷(Relief Printing) 

凡是印刷面是突出的,而非印纹部分是凹下的,称之为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包括有活版与橡胶版两种。

活版印刷(Letter press)

活版印刷乃由早期胶泥活字而木刻活字及铅铸活字发展而成,延至近代大多数是以铅字排版为主,同时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由印版直接印在纸上的,所以是属于直接印刷的一种。

凸版印刷所用的印版,除了文字部分使用铅字排版外,其他如特殊字体或图案、图片之类,则使用照相制版方法,制成锌版(俗称电版),而近期更发展至尼龙胶版,改良网点印刷效果。

一般活版印刷的版是平的,但有一些情况下,需将平的印刷版复制成曲形的铅版,这可装上卷筒式轮转凸印机上,以供大量的印刷,如报纸等。

除了印制图片文字外,活版印刷在加上一些配件,还可以印制凹凸印面的文字图案,可以割切印面(俗称啤样)和印制为撕开纸张用的针孔线及加印自动转位的数码字等。

橡胶版印刷(Flexgraphy)

橡胶版印刷和活版印刷相似,不同的是印版是一块软胶,有如盖图章用的像胶。所用的油墨和凹版印刷相似,挥发性高而稀薄,用以印刷胶纸及胶袋。

制版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一、先把图文制成活版用的电版。二、用以电木相似的硬胶加热压在上述的电版上,印刷硬块的印版阴模。三、同样再在这个阴模上以另一种软胶加热压在阴模上,制得和第一步骤中与原来电版相同的胶印版。

各类胶纸,如玻璃纸(Cellephane)、P、V、C胶、聚合脂胶纸(Polyester)、醋酸纤维纸(Acetate)等,表面无吸收与渗透油墨性能的物料都可以在上面施印。适用于印胶袋、手抽、大小塑胶包装。但这种印刷方法印微细的点、线都不及柯式及活版印刷,所以图片要注意强调大效果。 

平版印刷(Planography) 

平版印刷基本原理

平版印刷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而发展命名的,早期石版印刷其版材使用石块磨平后应用,之后改良为金属锌版或铝版为版材,但其原理是不变的。

凡是印刷部份与非印刷部分均没有高低之差别,亦即是平面的,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纹部分保持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纹部分上的版面则可以吸收适当的水分,设想在版面上油墨之后,印纹部分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利用此种方法印刷的方法,就称为“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发展之后,因其制版及印刷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在工作上亦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专家们不断的研究与改进,而成为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平版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方式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转印方式发展而来,而描绘于转写纸上再落在版上成为反纹,然后印刷于纸面上为正纹。由于此种方法在印刷时所承受的压力,使本来就是平面版的平版(即印纹部分与非印纹部分均是平面的),承受了压力之后,使得占在版面上之油墨为之扩散膨胀,而产生画线不良现象,因此后来才改良称为〖柯式印刷法〗(offset Printing)其印刷方式是将版面制成正纹,印刷时被转印在橡皮筒上为反纹,再由反纹印到纸上为正纹,这样就可以改进印刷压力的弹性。

早期的平版印刷为平版平压型,到后来发展为平版圆压型及圆版圆压型两种,平版圆压型机器大部分使用在特殊印刷上,如校样用的打稿机等,至于在印刷纸张之类的机器则全部改良圆版圆压型。平版圆压型亦即是印刷版面平放,压力部分是滚筒式的压筒,此种印刷方式很类似凸版印刷里的平版圆压机器一样。圆版圆压型则是将印刷版包裹在滚筒上称为版筒,机器上另外一个滚筒包裹有橡皮的称为橡皮筒,压力部分同是滚筒式的压筒,此种以三种基本滚筒构造的机器称之为“柯式印刷机”。

平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制版工作简便,成本低廉。套色装版准确,印刷版复制容易。印刷物柔和软调。可以承印大数量印刷。

②缺点:因印刷时水胶之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版面油墨稀薄(只能表现70%能力,所以柯式印的灯箱海报必须经过双面印刷才可以加强其色泽)。特殊印刷应用有限。

应用范围

①海报、②简价、③说明书、④报纸、⑤包装、⑥书籍、⑦杂志、⑧月历、⑨其他有关彩色印刷及大数量之印刷物。 

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ing) 

凹版印刷基本原理

凡是印纹部分与无印纹部分高低差别甚多,与凸版恰恰相反,即印版着墨的部分有明显的凹陷状于版面之下,而无印纹部分则是光泽平滑。印刷时需先把油墨滚在版面上,则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纹部分,随后将表面粘着的油墨擦抹干净(当然凹陷之印纹油墨是不会被擦掉的)。再放上纸张后使用较大的压力把凹陷之印纹油墨压印在纸上。凡利用此种印刷方法者即称为“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方式由于印刷压力较重,所以印刷进行中除了动作比凸版或平版为多,且版面所承受的压力亦须特别注意,印刷方式是版面反纹,印刷纸面是正纹。

凹版印刷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Photogravure)

①雕刻凹版:

雕刻凹版是早期由金属装饰的雕刻术演变而来,当时把雕刻铜图案做为装饰品,后来才被利用在印刷表现上。

雕刻凹版所用之铜版印刷纸张,早期是先以湿润,主要是增加共对油墨的粘着性,故其纸背需铺垫一张厚的呢布,并用较大的压力始能将凹陷之印纹内所粘着的油墨拉现而印在纸上,此种印刷方法,主要的缺点是印刷后需烘干,会产生不规则的伸缩,使印刷产品产生长短不齐现象。不过现在铜版印刷,已经改良为干式印刷法,改进版面平担,并使雕刻凹陷之线条更浅。使其所粘之油墨易于拉出。依铜版印刷和钢版印刷对于图案画面的深淡,都是以线条的粗细和深浅来表现立体感,线条粗而深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较厚,故其印得之墨色较深。线条细而浅的印版其粘藏的油墨便较薄,故其印得之墨色则较淡。此种印刷品与现代之视觉艺术之设计一样的美妙,但多数用于表现图案或文字,至于如照片般的连续色调(Continuous-tone)则较难做到。

②照相凹版

照相凹版又称为影写版,亦即利用照相的原理将铜版腐蚀,是一种经过重铬酸钾溶液感光处理过的胶纸(Larbo Tissue)和凹版专用之网线版(Screen)贴台曝光,然后将这种胶纸和连续版调之阳片晒版,胶纸经两次曝光之后,乃可由温水予以显影,画面光部的胶纸其阳片上面的黑银较淡,则其胶纸被光波所透射而硬化的程度则较高,故经水显影后的胶膜便较厚,画面暗部的胶纸,因受阳片较浓黑银掩扩的关系,则其胶纸可为光波透射而硬化的程度便较少,故经水显影后的胶膜便较薄。因此这种经显影后而厚薄不一的胶纸贴在铜质滚筒或平面滚筒,用过氯化铁予以腐蚀,光部胶膜较厚的地方,其溶液能渗透并侵蚀铜版的深度便较浅,故其粘着的墨膜乃较薄,则其印出之墨色即较淡,至于暗部胶膜较薄的地方,其胶厚可溶液渗透而蚀入铜版必较深,故其印纹粘着的墨膜便较厚,而其印出的墨色便较深。

凹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油墨表现力约90%,色调丰富。颜色再现力强。版面耐度强。印刷数量宏大。应用之纸张范围广泛,纸张以外之材料亦可印刷。

②劣点:制版费昂贵,印刷费亦贵,制版工作较为复杂,少数量印件不适合。

凹版印刷应用范围

雕刻凹版印刷,因为其线条精美,且不易假冒,故均被利用在印制有价证券方面,如钞票、股票、礼券、邮票以及商业性信誉之凭证或文具等等。由于它的制版印刷等费用较高,故一般印刷品,采用者甚少。至于照相凹版虽然其制版过程较为复杂,且其成本亦较贵,故不适合印刷少数量的印件,一般均被利用在大数量的印刷物,如彩色杂志及目前所流行的建材印刷等等,都极为合适。凹版印刷因为采用高速轮转机型,非但速度快而且印出墨膜也远较凸版或平版为厚。 

孔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 

孔版印刷基本原理

除了凸版、平版、凹版三大版式之外,另一种类似手工艺之孔版印刷,也占了现代印刷业之独特一门,由于现代商业界深受影响,在设计界里亦深受重视。孔版印刷因其独特之表现力,而应用范围广泛,是设计家或一般民众,也是必须了解一点概念。凡印纹部分呈如孔状者,并利用此种方式印刷者均称之为“孔版印刷”。

如一般用钢针在蜡纸上刻字或用电子蚀版的油印机印刷,这便是较基本的孔版印刷,而在设计或工业上应用到的是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丝印早期是使用在手工艺品之类,现在已发展为自动化的印刷了,在制版方面已利用照相制版方法使版面构成;因其墨色浓厚,另有一种特殊感觉,最宜用为特殊效果印件。又可以在立体面上如盒、圆形、罐等上施印,并除了印纸张外又可印在布、快把、塑胶片、金属片、玻璃等物料上。

孔版印刷方式

孔版因是透过式印刷,因此给墨装置在版面之上,而纸张是放在版面之下,印刷方式为版面是正纹透过式,印至版面仍为正纹。由于印刷目的之不同,版面随印刷物之表面做成曲面版亦可,任何在印刷三大版式范围以外,大体均可以孔版印刷达到目的。至于其压力方式并不是平版平压,亦非圆版圆压,而是采用早期发明印刷时期中国印刷法之延伸,亦即是“水平压印法”。当然其压力方式亦减低到最低限度。

孔版印刷之优劣点:

①优点:油墨浓厚,色调鲜丽,可应用任何材料印刷,曲面印刷可能。

②劣点:印刷速度慢,生产量低,彩色印刷表现困难,大量印刷不适合。

孔版印刷应用范围

①有关特殊印刷类、②玻璃瓶、③塑胶瓶、④铁皮、⑤金属板、⑥布花、⑦纸张印刷、⑧其他立体面之印刷。

凸版印刷之特征

由于凸版印刷版面之印纹部分与非印纹部分有显著的高低差别,印刷时压力受到明显的受压状态,因此,被受压的边缘即产生较中心为重,故边缘显露油墨较厚现象,所以印刷成品在单位面积里均可以看到边缘受压状况,此种状态称为外缘带(Marginal Zone)。凸版印刷色调浓厚,是印刷三大版式中列为第二位,油墨表现力约为70%-80%。

平版印刷之特征

平版印刷物较凸版印刷物为柔和,版面之构成是利用水与油不互相混合之原理制版印刷的。因此在印刷工作中版面印纹部分受到水胶之侵扰,而使得印纹部分之线条其边缘受到严重的破坏,故使得单位面积的线条边缘产生油墨浓度减淡,而呈现不整齐现象。当然越入线条就越浓,此种由淡的边缘到浓的之表现现象,即是平版印刷物之基本特征。但平均色调因水胶及间接印刷之故,色调平均降低,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浓度最淡者,油墨表现力约为60-70%,换言之,平版印刷较为柔和软调现象。

凹版印刷之特征

凹版印刷是印刷三大版式中色调表现最强者,约为80-90%浓度。由于凹版印刷版面印纹部分是凹陷于版面之下,在印刷过程中需要经过上墨、擦墨、而后印刷,当印刷时需要以强大的压力将凹陷之印纹油墨拉出,因此在线条边缘即产生力学上之拉力作用,而构成毛毛之边缘,当然也会产生外缘带(Marginal Zone)现象,这是鉴别凹版印刷最重要的观点。虽然如此,凹版印刷平均色调仍然是极为浓厚的,所以印刷品印纹部分有立体厚度之感觉。

孔版印刷之特征

孔版印刷由于是必须透过网状之孔而落下油墨,故其印刷物表面均产生有布纹样式之表现。大部分是以绢布制版印刷,因此产生绢布的布纹,其他如铜网或塑胶网等等均一样产生此种现象。同时由于油墨是透过网状而达到纸面之缘故,其印刷油墨极厚,用肉眼可以看出厚度。印刷油墨不发亮亦是其特征之一。 

二:同其它任何市场一样,印刷业也是先要揣摩消费者心理,明确市场需要什么,然后再按照这些要求合理安排生产、开展业务。

在美国印刷市场,广告公司始终走在变化的前面。Printcafe公司一直以来就以广告公司为研究重点,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广告公司和客户、供应商和媒体联系紧密,其市场策略随着公共关系、市场及媒体表现而改变;他们要求更加全面的服务,更能意识到互联网对沟通、B2B的重要性,原稿也是越来越数码化了;并且同一时间集体创作,跨媒体出版,数码印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这些企业来讲,网络化内容管理和跨媒体出版是品牌推广的关键所在。

推广开来,要提高企业核心业务效率,要降低制作费用、媒体费用及时间,在统一的协调下管理和发布公司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印刷,也可以是其它大众媒体)就是一个极有竞争力的选择。另外,全球印品总数在不断上升,单一印品印量却一直在下降。随着受众的个性化的潮流,传播也越来越个性化,为了直达目标消费者,内容制作也向着1:1的方式推进,相信不久印刷及发行也随之跟进。要迎合这一趋势,印刷厂就必须着手解决不断增长的短版印刷、跨媒体信息流管理、网络化内容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与此配套的服务将是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砝码。

不管互联网是否当红,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是一个帮助印刷企业达成上述目标的重要工具。现在很多印刷企业的业务已经融合到了互联网之中去了,通过宽带接收原稿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远程打样,远程原稿修改,甚至如英国“PRINTING.COM”的通过街道商店接收原稿,发送到网络工厂的运营新模式已经出现。与此对应的是处理过程越来越数码化,网络化和集成化,信息的组织和传递已从单个页面向数据库方式演变。数据库可以用在印刷的每一个过程之中,数据库中的内容可以以不同的版本,客户定制,个性化的形式跨媒体出版。在这种情况下,内容处理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在线协作制作,meta-desigh(基于meta语言的处理)编辑,针对内容、媒体和数字资产的管理,跨媒体原稿传送等等。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B2B、B2C在印刷企业和客户之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互联网,印刷企业快捷地直达客户和供应商,选择合适的报价,签订意向协议,接收订单,参看活件工作状态等等。

印刷业的趋势是印刷厂、出版商和媒体都在向网上转移。在一切都是在“虚拟”中进行的时候,服务就成了致胜的关键。现在,你想得出的,网上就能找到相应的服务。很多企业也将这些外包给互联网公司,由他们来度身定做一套电子平台。相对于国内企业,还是大而全,而网络部门始终还是处于不赚钱而又孤立的尴尬境地。至于电子商务平台,几乎就无从谈起了。

同国际上一样,国内印刷企业在B2B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客户和内容之间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一开始大家想到的是电子商务,事实上,仅仅通过虚拟的网上世界是无法吸引人家和你签订单的,所以美国互联网已开始向客户服务方向转变,以期快速准确的响应客户要求。

在B2C方面,在美国等地,在线印刷已经成功运用开了,客户在线下订单,完全根据客户要求完成印刷工作。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B2C一定更为人性化,更具实用性,而且客户在下一次来的时候,系统还能识别他,并且针对他提供相关建议和服务。就好像亚马逊网上书店,买过一本书,下次来上网,一个针对你的购书计划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就成了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在数码印刷和按需印刷方面,互联网就是长袖善舞了。

为跨媒体出版创造了条件

现在印刷业和互联网的关系和以往的提法大相径庭,他们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跨媒体出版就是一个例子。

通常网页制作所用的HTML,是从标签中抽出内容,让读者看到作者想表达的内容;XML则保留了标签的骨架和内容。HTML可以当成XML的网页输出模块,XML和不同的模块构成不同的数据库处理系统。现在基于HTML的互联网(World-Wide-Web)不过是信息网,而XML 把目前充斥在因特网杂乱的、即兴的 HTML 资料,框上一圈数据结构,把全球信息网变成全球数据库(World-Wide-Database)。 XML最终将实现所有计算机间的互动,数据库交换等等。

XML用人看得懂的“标签”(tag)来标示意义并包裹数据,同以往的只有计算机看得懂的数据格式更具亲和力。XML另一个过人之处在于,可以在系统改变时提供并行操作的条件,如果Java可以算是开放的软件系统的话,XML则是一个开放的数据格式,得以在互联网上畅通无阻。

由于XML的标签和自定义的功能,使得这种跨媒体的出版成为可能。就像建立一XML图书馆,先建一个图书馆管理模块,此模块帮你搜寻所有书的书名标签(tag),或是作者标签,再帮你从内容标签中给你整本书的内容。如果有PDF模块你得到的就是一本PDF电子书。想象一个报社的资产管理系统(asset management system)用XML作为工作流程中的数据格式,记者发稿时以XML格式存入数据库,编辑利用编辑模块经由“摘要”标签,找到想要的文章,利用组板模块制作版面。网站编辑利用相同的编辑模块编辑,利用HTML模块制造网页。数据部门利用数据库模块建立数据库;日后记者又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到发稿的材料;小说部门利用另外一模块,将连载专栏结合在一起出书。同一数据不同应用(re-purpose)得以实现。

目前,跨媒体出版在国内进行得风风火火,受到出版社和报社的大力追捧。对于传统印刷企业而言是挑战;而对于具备这一服务的印刷企业而言,又是机遇。

改进工艺流程

就像大浪淘沙,互联网市场一轮低迷,就会淘汰掉一批企业,反过来,剩下来的,就是有生命力、有市场的。

美国数码原稿的传输业务曾是三个公司的天下,他们分别是WAM!NET,Digital Art Exchange(数码艺术品传递公司),以及Vio公司。但是随着美国DSL、有线网络等宽带的不断普及,Group Logic公司脱颖而出,在该公司发行的软件Mass Transit之下,通过互联网几乎完全可以替代上述三家公司的工作,这个软件支持文档传输、电子邮件注释及远程打样。

波士顿的Sprockets公司则提供一系列的互联网工作流程软件。除了发送原稿、远程打样之外,他们还提供共同合作的平台,如针对某一活件的讨论室,共同建立工作日志,以及活件管理等等。使用者还可以管理和跟踪工单、计算费用,以及针对某一活件查找和咨询。这个软件面向印前部门。位于纽约的Convoq.com公司也提供类似的服务,通过软件TeamSpace,使用者可以在线讨论、打样、修改原稿等等。

而对于日益增长的SOHO一族来讲,他们想要通过互联网迅速地管理数码印件,为其提供一个快速安全准确的服务是美国印刷商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目前,克里奥赛天使的InSite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InSite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软件系统,客户可以通过这个软件上传或下载活件和活件数据,多个用户远程打样,同步协作,添加注解和意见等等。

但是,在所有的互联网印刷业务中,远程打样是最具优势的。在这方面,市场有需求,技术难度不大。目前,比较优秀的有RealTimeImage公司的RealTimeProof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完全基于互联网,不用增加应用软件,进入网站RealTimeProof.com就可以享用到这一服务。其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高分辨力图像显示,不加压缩。2.制版过程是在线、离线的全面合作。3.支持各种文件格式。4.网上迅速传输,与带宽和文件大小无关,几千兆的高分辨力数据可以用拨号上网的方式在几秒钟之内查看。5.色彩真实,具有可重复性,四色数值可量化。6.易用性,安装插件,即可启用。7.跨平台,可用于Mac/PC,以及IE/Netscape。8.安全性,数据采用最高级别(128 bit)的方法保护。

构筑更佳商务环境

新一代的商务环境将是数码化,网络化的,并且通过共享的技术而分享商务信息。这就意味着共有一个商务准则、遵守共同的生产规章、步骤明晰,以便参与其中的各方都能准确无误地相互沟通。

目前国外提出了一种“智能”服务的概念,这项智能服务基于行业标准之上,根据环境灵活应变,优化印刷及业务处理过程,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而互联网则是实现这种智能服务最有力的工具。印刷业相对其它传统产业,同互联网联姻的长处就更多了。

至于互联网究竟可以帮助印刷企业在开展业务上走多远,以下是国外专家预期的几个方面:

1. 为所有人,包括团体和个人,提供一个公司在互联网上的接口,以方便浏览者准确及时地获取公司第一手资料。

2. 协助开展商务活动。理论上讲,通过网络可以开展任何和销售有关的活动,包括市场营销、介绍、培训项目、新闻发布,甚至是和自身企业的相关下载。在这一点上,德国印刷企业做得相当出色。海德堡、罗兰都有面向传统媒体的新闻下载(包括WORD文档和高分辨率的图片)栏目;如果想要参加培训的话,在网上你尽可以找到一切的相关资料。印刷机在网上销售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印刷机的详细介绍却可以在这些网上找到,若是还不满意,在网上就你需要的某一方面填一个表,几天之内快件就会送达你手中。反观国内印刷网站,自说自话居多,没有互动可言,又怎能在浩瀚的网络中吸引住客户。

3. 在公司局域网建立整个销售的数据库,集中管理销售信息,包括建立计划、进程以及销售的即时情况。销售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网络随时提取销售信息、培训计划、销售目标以及整体进程等资讯。

4. 建立统一的客户咨询系统。客户销售服务代表通过互联网建立客户相关信息,并对客户活件进行全程跟踪。

5. 原稿的处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如打样、校正、内容管理等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

6. 通过互联网进行技术支持。客户和员工不仅可以下载公司指示、技术信息、产品资料等方面的资料,还能下载相关软件,及对软件在线升级。由于现在国外针对印刷流程的软件已是相当多,对他们客户的统一管理和技术支持显得非常重要。

7. 建立网络化的原材料供应商资料库,综合管理这些供应商,让科学的数据分析指导购买行为。

总的来说,就是要让互联网成为一个更加有效的交流工具,这个工具联系客户业务、内容以及生产过程,生产出的是跨媒体的资讯产品。要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印刷商必须集成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而途径就是互联网。

五种流行印刷方式的比较

由于五种印刷方法各有不同,必须依印刷品的需要配合适当的印刷方法,印成品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活板印刷

文字多,相片及图画少,文字的更改机会多,印品数量不大——数百或数千之间的印刷品皆宜用活版印刷。铅字印刷次数不宜超过三万,精细图片电版亦不宜超过七、八万。印图片必须选用粉纸才能获得完美的网点。所以不能用廉价的纸张来印图片而希望取得精美的效果。用活版排线版表格时,线条的交接处容易分离脱节,这是常见的缺点。此外,施印时印压力太大或是压力筒表层太软都会使制成品印张的背面有浮雕似的凸起,这会大大减低印刷品的质素。

二、柯式印刷

柯式印刷与活版印刷最大的不同点是活版印刷印网版图片必须选用表面光滑的纸质,柯式印刷却没有这个需要,只要纸质不过分粗糙。印网版效果比活版柔和,容易印得浑圆的网点。

树脂版或尼龙版是另一种比上述的几种版更能经得磨损的印版,印次可达一百万,可说是印版中最长寿的。不过,使用这类印版的方法已经与普通的柯式印刷方法略有不同,就是不用润湿系统,故取名为“干柯式印刷”。

大致上印刷品中图片越多,图片面积越大,越宜用柯式印刷而不宜使用活版印刷。如上述,用柯式印刷印制图片效果比活版印刷好,是以一般彩色印刷、四色印刷都采用柯式印刷而不用活版印刷。

三、凹板印刷

凹版印刷适合印制高度品质及价值昂贵的刊物,不论是四色或是黑白图片,凹版印刷都能高度俏似摄影照片。由于制版费昂贵,印量必须大,故在是五种印刷中最少取用的一种。

四、丝网印刷

由于丝网印刷印墨特别浓厚,最宜用为特殊效果的印件,数量不大而墨色需要浓厚的尤为适宜。又可以在立体上施印如方形盒、箱、圆形樽、罐等。印底除了纸张外也可以印布、快把、夹板、塑胶片、金属片、玻璃等,是以常见有用以印制锦旗、T恤、瓦通盒、汽水樽、电路板等。上述的各类印刷特点都是其他印刷方法所不能的。

五、胶板印刷

胶纸印刷只适用于印刷胶袋、手抽、大小塑包装。印张的输入印机不是单张的而是卷装的,印后要逐张分切。印点、线的微细度远比不上活版和柯式印刷,可见胶纸印刷是不能用以印制书本刊物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