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2025-09-29 02:28:39 责编:小OO
文档
山西科技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年第6期11月20日出版

近20年来,一度备受冷落的词汇一下子热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词汇问题看作语言的核心问题。在应用语言学方面,人们开始发现词汇问题是制约外语学习的瓶颈问题。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认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讨论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内容

原型范畴理论是从客观主义范畴观发展而来的。客观主义的经典范畴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对于范畴的认识。该观点以唯理主义为基础,认为:①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而且必要的特性来界定;②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的充要特性,则它属于该范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好像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③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④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不存在典型成员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差别。

维特根斯坦是发现传统范畴理论缺陷的第一个哲学家。他认为范畴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特性,而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

—家族相似性。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可以扩大。而且,范畴成员也不像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的地位,而是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区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了“类典型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他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类典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形。1987年出版的两部认知专著及随后的许多文献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不同角度论证该理论的科学性。现代原型理论的范畴观基本观点总结如下:①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②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③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④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词汇以一个巨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储存在记忆中。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词汇学习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3原型范畴下的词汇教学策略

3.1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

基本范畴是最典型的原型范畴。基本范畴词在语言史上产生的时代较早,是儿童在语言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也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些词大多是常用词汇,词形简单、音节较少,是最简单的中性词汇,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有研究表明,掌握英语中常用的5000个一级词汇就能理解一般性文章97%的内容。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难词、偏词,而要注意基本范畴词汇的积累。从基本词汇的基本义项入手,逐渐向其他词汇和词义推进,这也是记忆的原型模式。当然,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仅是打开思路的第一步,要确保语言使用的精确性和灵活性,第二步必不可少,即考虑这些词语的构词规律以及在句子结构中的搭配关系,还要介绍这些词在一定的语境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基本范畴词汇的作用。如“表决”这一概念,如果只记住vote一词,还是难以组词成句,表达思想,我们必须考虑到它的搭配句型“对……进行表决”(put…to the vote),才有可能将其实际运用起来。

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把它放在词汇教学的第一位,一些抽象范畴词汇和依赖句法环境和会话策略的上位词应放在基本等级词汇之后。

2.2重视一词多义、词中词义的讲解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一词多义现象是围绕原型意义的词义的辐射范畴。具有明显区别特征的词义范畴的不同子范畴就是该范畴所代表的词的不同义项。义项成员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

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喻姗姗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摘要: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英语词汇教学的新理念,提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当以基本范畴词为核心,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重视对多义词中词义变

化的讲解、转喻和隐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词;转喻;隐喻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009)06-0060-02●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喻姗姗,女,1985年1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长

沙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410114,湖南沙理工大学云

塘校区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信箱883

收稿日期:2009-05-31

60

··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也是语言符号里最早获得的义项,其他子范畴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隐喻、联想、程式化)从原型发展而成,并围绕原型意义向外辐射、扩展,构成一条或多条意义链。

多义词范畴的本质是范畴原型的转移或裂变,语义范畴的大部分变化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网络系统和语言的认知机制,对原型义项的研究能帮助我们理解词汇意义延伸或变化的动因和轨迹。因此,在教授学生习得新词汇或旧词汇的新义项时,应该让学生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和语义索引性,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以“bed”一词为例,其原型意义是“a piece furniture for sleeping on”(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这是人的最初生理感知,后根据家族相似性,又推及对周围客观环境的感知,引申出新义“the flat ground at the bottom of a river,lake,or sea”(像床一样的地形),如“河床”、“海床”、“矿床”;再引申出“an area of a garden,park,etc,that has been pre-pared for plants to grow in”(供植物生长得像床一样的花园或公园,最后又扩展到抽象概念“温床”)。

由此可见,一个词的意义不是词本身所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源于人在不同语境中对它的“利用”,这种利用不是任意的,而是来源于人的认知联想,从而形成了一个词的有联系、有规律的多义范畴。

2.3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识

长期以来,转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Lakoff首先提出转喻是基于人类实践经验、服从于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普遍和系统的原则与结构的日常思维的一部分,明确指出转喻不仅具有指称功能,同时具有理解功能,转喻性概念是我们表达、思维和行动常用的方式之一。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由经验域内一种经验域向另一种经验域的概念投射,或者由于映射所引起的靶域的心理激活。

转喻的概念性本质在范畴组织中得到了清楚的体现,Lakoff 指出范畴中的每个成员可以代替整个范畴并解释了原型效应。换句话来说,词义的转喻性扩展是通过视角化实现的。mother一词的全部意义必须参照不同的认知域:当mother作为动词时(to

mother a child),我们从哺育域(the nurturance domain)这一视角观察事物,理解意义;而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中,我们是从出生域(the birth domain)来观察事物。over的大多数空间意义也是通过转喻彼此相连的。移动物体的路径和路径上的任何一点可以形成部分与整体关系,因此,标示路径的语言形式往往用来标示地点:

(1)The helicopter flew over the city.(path)

The helicopter hovered over the city.(place)

(2)We hung the picture over the sofa.(goal)

The place hangs over the sofa.(place)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适当地补充转喻和隐喻认知手段,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学生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结束语

在教学中,重视基本范畴词和基本词汇,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重视多义词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认识词的不同意义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了解词的发展的理据性和规律性;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识,使学生对词的发展的动因和机制有一定的认识。词汇教学本身是一个范畴体系,“三个重视”不过是这一体系中几个方面彼此互为联系,没有明显的界限,并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因素一起编织了交错复杂的网络。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的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一改以往机械枯燥的记忆为理性积极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莉文,任长蕙.大学英语词汇习得及对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2]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Press,2001.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梁小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Application of the Prototype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Yu Shanshan

ABSTRACT:The paper,with the prototyp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a guide,probes into the new ideas of te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and proposes that the teaching should center around the basic category vocabulary,the teaching of the meaning changes of poly-semous words and understanding of metonymies and metaphors,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prototype theory;basic category vocabulary;metonymy;metaphor

喻姗姗: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2009年第6期11月20日出版

61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