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025-09-29 02:29:03 责编:小OO
文档

冬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作者:天齐  时间:2007-12-12   编辑:admin

 

 
    文/一建公司工程部 傅建泉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质量,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等有关国家标准,并结合我们公司在建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保证措施:

  一、凡进入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各项目公司(部)必须事先制定冬期施工专项技术方案,并报请建设公司总工办审核,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土方工程

  1、开挖完的基槽(坑)应采取防止基槽(坑)底部受冻的措施。当基槽(坑)挖完不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在基槽(坑)底标高以上预留土层,并覆盖保温材料保温。

  2、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减少20%-25%。

  3、室外底基槽(坑)或管沟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cm,含量不得超过15%,且应均匀分布,但管沟底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室内基槽(坑)或管沟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夯实。

  4、室内地面垫层下回填的土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并及时夯(压)实,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

  1、对建(构)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的埋设应采取防止土壤冻胀、融沉变位和施工振动影响的措施,并应定期复测校正。

  2、靠近建(构)筑物基础的地下基坑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相邻地基土遭冻措施。

  3、强夯施工时,不应将冻土基土或回填的冻土块夯入基础持力层;在粘结土或粉土的地基上进行强夯,宜在被夯土层表面铺设粗颗粒材料,并应及时清除粘结在锤底上的土料。

  4、浅埋基础施工时,各部位基础施工应同时进行,不得在同一建筑中一部分基础施工,一部分未施工而使地基遭到晾晒。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回填基侧土。

  在基础施工中,不得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基土。

  5、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混凝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应符合有关规定,混凝土填入土孔的温度不得低于5℃。

  四、砌体工程

  1、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宜采用外加剂法(是在指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防冻外加剂,使砂浆中的水泥能够在负温的条件下不断地进行水化反应,增长强度,并与砖有一定的粘接力。不但使砌体在受冻过程中能获得一定的强度,而且在解冻后砌体无需作解冻验算和维护,我国砌筑工程冬期施工大多数使用氯盐)。砂浆中掺用的外加剂品种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墙体及围护外墙不宜冬期施工。

  2、普通砖、空心砖、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砖和砌块。

  3、石灰膏、粘土膏或电石膏等宜保温防冻,当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拌合砂浆时,水温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水泥不能加热。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砖与砂浆的温差最好控制在20℃,最大不超过3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在负温条件下砌筑时,由于砖和砌块浇水困难,砂浆稠度可比常温时大10-30mm,但M5级砂浆不易超过95mm,M10级砂浆不易超过105 mm,M20级砂浆不易超过110 mm)。砂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冬期砌筑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4、为了弥补砂浆早期受冻而造成的后期强度损失,对砌筑砂浆应适当提高强度等级,如设计无要求时,当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时的规定提高一级。

  5、严禁使用已冻结的砂浆,不得以热水掺入冻结砂浆内重新搅拌使用,切不宜在砂浆内掺水使用。

  6、冬期施工中应该对砂浆的拌制严格计量,尤其是外加剂的计量,要配备计量器具,并设专人负责。

  7、冬期施工的砌体,应按“三一”砌砖法施工,每日砌筑后应即使在砌体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

  8、冬期施工的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9、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还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10、冬期施工中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规范要求留置标养试块外,宜增加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天的砂浆强度。

  11、下列情况下不得采用掺用氯盐砂浆法施工:

  1)对装饰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2)使用湿度大于80%的建筑物;

  3)配筋、预埋件无可靠防腐措施的砌体;

  4)接近高压电线的建筑物(如变电所、发电站等);

  5)经常处于地下水变化范围之内,以及在地下未设防水层的结构。

  12、标准养护的条件:(1)水泥混合砂浆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2)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3)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10㎜。

  五、钢筋工程

  1、冬期施工期间,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应加强检验,注意在运输、加工过程中防止撞击、划痕。

  2、钢筋负温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和控制冷拉率方法。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宜采用控制应力的方法;不能分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宜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负温下冷拉钢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时,其控制应力比常温条件下提高30N/mm2;当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时,其冷拉率的确定与常温相同。

  3、在负温下冷拉后的钢筋,应逐根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局部缩颈。

  4、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气压焊等焊接方法,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5、热轧钢筋负温下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等方法时,其焊接工艺和参数应符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GJG104-97)的有关规定。

  六、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冬期施工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规范《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同时应具有合格证、检验报告,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外加剂的掺量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有关规定。外加剂的使用必须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以适应冬期施工的需要,同时应加强计量工作。

  3、混凝土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冰冻物,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4、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5、混凝土原材料加热优先选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0℃,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宜放入暖棚中存放。

  6、预拌混凝土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浇筑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7、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进行保温。

  8、冬期施工测温的项目和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此外还需要测最高、最低温度;

  2)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3)水、水泥、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9、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蓄热法养护从混凝土入模开始至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或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温度以前,应至少每隔6h测量一次;

  2)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受冻临界温度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每隔6h测量一次;

  3)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宜为10-15cm,也可为板厚或墙厚的1/2。

  测温时,测温仪表应采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min。

  4)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10、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砼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2)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N/mm2;

  3)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 N/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5.0 N/mm2。

  11、冬期施工混凝土应比常温多留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

  12、冬期施工混凝土,可采用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同条件养护试块作为混凝土强度结构实体检验试块,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13、低温早强混凝土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低温早强混凝土是由无氯盐的低温早强剂配制的混凝土,它适用于初冬阶段或冬期气温不太低的地区(低温早强混凝土适用于-5℃以上的正负温度的季节和地区混凝土施工。由于掺入了低温早强剂,可以使混凝土较快增长强度,能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后期强度也能不断增长)。具体做法参照《冬期施工手册》292页。

  14、掺防冻剂负温混凝土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1)负温混凝土是由掺入氯盐、亚盐、盐、尿素等盐类作为防冻组分,与早强、碱水、引气等组分复合成的外加剂拌制的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时,原材料进行加热,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做防护性简单覆盖,使混凝土在负温防护期间不断增长强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要求强度的混凝土。

  2)负温混凝土的硬化温度是指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一般为-5℃、-10℃、-15℃等,亦称为规定温度。

  3)当室外最低气温为-5℃、-10℃、-15℃~-20℃时,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草袋子覆盖,可分别选用规定温度为-5℃、-10℃、-15℃的防冻外加剂。

  4)负温混凝土适用于强度等级为C20~C40级的混凝土冬期施工。

  负温混凝土具体做法参照《冬期施工手册》297页。

  七、屋面工程

  1、冬期进行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应选择无风晴朗天气进行,并应依据使用的防水材料控制其施工气温界限,以及利用日照条件提高面层温度。在迎风面宜设置活动的挡风装置。

  2、冬期施工采用的屋面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3、水泥砂浆找平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水泥砂浆时应依据气温和养护温度要求掺入防冻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当采用氯化钠防冻剂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高氯水泥。

  4、冬期施工屋面防水层采用卷材时,可采用热熔法或冷粘结法施工。热熔发施工温度不应低于-10℃,冷粘结法施工温度不宜低于-5℃。当采用涂料作防水层时应使用溶剂型涂料,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

  八、装饰工程

  1、抹灰工程冬期施工方法分为热做法和冷做法。

  热做法:利用室内永久热源或者设置的临时热源来提高和保持施工环境温度,使抹灰工程在正温条件下尽行。

  冷做法:是在砂浆中掺入防冻剂,使砂浆在负温条件下硬化,经反复冻融仍能保证工程质量。

  2、室内抹灰前,宜先做好屋面防水层及室内封闭保温。(在进行室内抹灰前,应将洞口和窗口封好,门口和窗口边缘及外墙脚手眼或孔洞等亦应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应封闭保温),室内抹灰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室内抹灰工程结束后,在7d以内,应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5℃。

    抹灰砂浆应在搅拌棚中集中搅拌,并应在运输中保温,要随用随拌,防止砂浆冻结。

  3、冬施期间用的砂浆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抹灰砂浆内应掺入能降低冰点的防冻剂。

  4、室外墙面抹灰后要进行涂刷时,抹灰砂浆内所掺的防冻剂品种,应与所选的涂料才质相匹配。其相容性应通过试验确定。

  5、冬施期间室内外饰面板(砖)工程操作时的温度与养护温度均不应低于5℃,保温养护时间不少于7d。

  6、涂饰、裱糊、玻璃工程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施工。当需要在室外施工时,其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遇有大风、雨、雪时应停止施工。

  九、钢结构工程

  1、钢构件在正温度下(夏季、工厂)制作,在负温度下(冬季、露天)安装时,施工中应采取有调整偏差的技术措施。

  2、在负温度下施工用的钢材,应具有负温冲击韧性保证值,Q235钢试验温度应为-20℃,16Mnq钢、16Mn钢、15 Mnv钢、15MnVq钢试验温度应为-20℃。

  3、在负温度下钢结构的焊接梁、柱接头板厚大于40mm时,且在板厚方向承受拉力作用时,还要求钢材有板厚方向伸长率保证。

  4、碱性焊条在使用前应按照产品出厂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烘焙合格后,存放在80-100℃烘箱内,使用时应取出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当负温度下使用的焊条外露超过2h时,应重新烘焙,焊条的烘焙次数不宜超过3次。

  5、焊剂在使用前应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其含水率不得大于0.1%。在负温度下露天进行焊接工作时,焊剂重复使用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h,当超过时应重新进行烘焙。

  6、钢结构在负温度下放样时,切割、铣刨的尺寸,应计入在负温度下钢材收缩的影响。

  7、在负温度下制作的钢构件进行外观尺寸检查验收时,应考虑检查当时的温度影响。

  焊缝外观检查必须全部合格,等强接头和要求焊透的焊缝必须100%超声波检查,其余焊缝可按30-50%超声波抽样检查。如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数量进行检查。

  8、不合格的焊缝应铲除重焊,并仍应按在负温度下钢结构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施焊,焊后应采用同样的检验标准检验合格。

  9、在温度低于0℃的钢构件上涂刷防腐涂层前,应进行涂刷工艺试验。涂刷时必须将构件表面的铁锈、油污、边沿孔洞的飞边毛刺等清除干净,并保持构件表面干燥。雨雪天气和构件上有薄冰时不得进行涂刷工程。

  10、在负温度下钢结构使用的高强螺栓、普通螺栓应有产品合格证,高强螺栓应在负温度下进行扭矩系数、轴力的复验工作,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11、在负温度下安装构件时,应根据气温条件编制钢构件安装顺序图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安装,平面上应从建筑物的中心逐步向四周扩展安装,立面上宜从下部逐件向上安装。

  12、钢结构安装的焊接工作应编制焊接工艺。在各节柱的一层构件安装、校正、栓接并预留焊缝收缩量后,平面上应从结构中心开始向四周对称扩展焊接,不得从结构外圈向中心焊接,一个构件的两端不得同时进行焊接。

  13、高强螺栓接头安装时,构件的摩擦面应干净,不得有积雪、结冰,并不得雨淋、接触泥土、油污等脏物。

  14、在负温度下安装柱子、主梁、支撑等大构件时应立即进行校正,位置校正正确后应立即进行永久固定。当天安装的构件,应形成空间稳定体系。

  15、多层钢结构安装时,应楼面上堆放的荷载。施工活荷载、积雪、结冰的重量不得超过钢梁和楼板(压型钢板)的承载能力。

  十、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1、支撑在基土上的雨蓬、阳台等悬臂构件的临时支柱,入冬后当不能拆除时,其支点应采取保温防冻胀措施。

  2、室外地沟、阀门井、检查井等除回填至设计标高外,尚应覆盖盖板进行越冬维护。

  3、供水、供热系统试水、试压后,如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在入冬前应将系统内的存积水排净。

  4、地下室、地下水池在入冬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越冬维护,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基础及外壁侧面回填土应填至设计标高,当不具备回填条件时,应填松土或炉渣进行保温;

  2)内部的存积水应排净;底板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覆盖厚度应由热工计算确定。

  十一、解除冬期施工后应注意的问题:

  1、混凝土工程:

  1)冬期施工期间留置的转入常温28天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在解除冬期施工并到达相应龄期后,应及时送相关检测机构试压;

  2)在解除冬期施工后,对冬期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实体部分,应通过观察或辅之必要的无损、微破损检查等手段,进一步复核结构实体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结构外观有无裂缝、疏松等缺陷。

  2、砌体工程:

  1)冬期施工期间留置的转入常温28天砌体砂浆同条件养护试块,在解除冬期施工并到达相应龄期后,应及时送相关检测机构试压;

  2)在解除冬期施工后,对冬期施工的砌体结构实体部分,应通过观察或辅之必要的无损、微破损检查等手段,进一步复核结构实体的砌体砂浆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砌体结构外观有无裂缝出现,砌体砂浆有无松散、脱落现象。

  3、对于有沉降观测要求的建(构)筑物,在解除冬期施工后,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4、外墙饰面砖工程:

  对于冬期镶贴的外墙饰面砖,在解除冬期施工后,应检查复核其粘贴是否牢固,有无空鼓、裂缝、易脱落的情况。

  5、外墙涂饰工程:

  对于冬期涂刷的外墙涂料,在解除冬期施工后,应检查复核其基层有无空鼓、裂缝、易脱落的情况,面层有无起皮、粉化、强度低的现象。

  十二、名词解释:

  1、冬期施工: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解除冬期施工。

  2、冻结法: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铺砌完毕后,允许砌体冻结的施工方法。

  3、受冻临界强度: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

  4、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的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的冷却,使混凝土温度达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5、综合蓄热法: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是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的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6、负温养: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浇筑后混凝土不加热也不做蓄热保温养护,是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能不断硬化的施工方法。

  7、等效龄期: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不断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其养护的效果,与在标准条件养护达到效果相同所需的时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