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课改教师评价方案(讨论稿)
2025-09-29 02:31:08 责编:小OO
文档
老君台中学课改教师评价方案

(讨论稿)

    为了积极推进我校新课堂改革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平、公正、合理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范围:

   本评价方案适用于参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所有教师。

   二、评价方法:

   1、本次评价以听课和常规工作检查的形式进行,评定结果将作为学校评估的重要依据。

   2、每位被评价的课改教师学期基本分为100分,结合评价内容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计分。

  3、参与评价的教师,依据最后得分从高到低确定优秀人选。

   三、评价内容:

   (一)、课堂教学实践。(满分50分)

本部分从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和课堂实况对教师进行评价。

1、课堂常规(15分)

    本部分评价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备课部分占5分,课改周记占4分,学生评价与“三清”占6分。

(1)、备课部分(5分)

   ①、设立课改备课组长,负责本学科组的课改个案、共案等日常备课工作;

   ②、每人备一节课,制成课件,然后同一学科教师共同听课,修改完善,形成共案。有好的典型并产生一定效果的奖励每人次50元。

   ③、教师课前要认真备教材、备学生,提前准备好教学案(包括导学案、教案等,下同,见附件2)。教学案必须是教师经过认真审查,切实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教学案,集体备课产生的共案只能做为个案的参考。(2分)

    教学案书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3分)

 a、学习目标明确而具体,可检测,可量化。

b、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c、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d、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当堂训练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课改周记部分(4分)

    课改周记是确保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主要辅助手段,对于整体的学校教学改革和个体的教师课改都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改周记”的态度决定着对整个课堂教学改革的态度。因为“课改周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过程进行反馈和再思考的有效方法,更是解决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困难的重要途径,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应明确提出具体要求:       

    课改教师有专门的课改周记本,每周至少写一篇教改实验随笔,字数不能低于300字。每学期按周计算,缺一篇扣0.5分,满分4分,扣完为止。(4分)      

    注:课改周记的主要内容必须紧扣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的反思等,既有理论,又有实例。从参评教师的全部周记中任抽一篇详查,有问题分析,有解决措施记满分。课改周记必须是教师亲自撰写,杜绝下载或抄袭作品。每发现一篇扣2分,最多扣分可以扣完周记全项4分。

   (3)、学生评价与“三清”实施部分。(6分)

    a、所有课改教师都必须有专门的学生评价登记本,有具体的评价制度和日小结、周小结、月小结。(2分)

    b、有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相关记录。(4分) 

  (二)、上课实况。(35分)

  1、 要求所有参与课改的教师上课时需按一下要求进行教学:

   ①、必须使用教学案进行教学(1分)

    ②、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充分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兵教兵作用(5分)

    ③、教学过程中必须环节鲜明,无论哪科学科,都必须体现明确的目标、自学讨论、合作探究、当堂训练等几个基本环节。(12分)

    ④、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使用激励性语言(2分)

    ⑤、教学过程中小组评价必须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小组评价作用(8分)

2、对于通过上课改课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将由学校推荐为我校或外来的听课教师讲授观摩课,每讲一节大型的课改观摩课,奖励教师每人次100元。

具体打分标准参照课改新课堂评价表(见附件1)打分,对在课改过程中涌现出的课改典型将优先推荐参与我县名师工作室工作。

  (三)、教学效果。(满分40分)

    1、教师所教科目平均分÷全校最高平均分×40为老师教学效果的第一项得分。

2、与上期期中成绩为参考,用老师的实际进步(倒退)分数减去校平均进步(倒退)分数,得出老师的绝对进步分数,当教师的绝对进步分数为负数时不扣分,为正数时按实加分(最高为5分)。绝对进步所加的分数为老师的教学效果第二项得分。

    3、学生是否有“五个变化”:(1)、由知识的罐装桶变为有思考的科研型学生;(2)、由死记基本知识变为了对知识的探究、体验;(3)、由对考试的准备变为了对人生的理解,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4)、由内向羞涩变为大方、勇敢,由胆怯变为自信;(5)、由自私自利变得有公益心、有集体荣誉感、有荣辱感。

总之,进行课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文化课部分要求课改的最终效果是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学习差的学生也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学校生活充满期望和快乐。

  (四)、教学擂台比武。(10分)

      1、开设教学业务论坛。

    利用周六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教学业务论坛会,进行教学擂台大比武。论坛具体题目在业务方面如“我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我是怎样发到学生的”、“我对一堂满意课的的回顾”,在管理方面如“如何看待别人提不足”,“我怎样来克服自己的弱点”等。

 2、开展多层面的课堂带动工程。 

   (1)、领导班子成员上观摩课并积极参与听课;  

   (2)、学科骨干上示范课;

   (3)、普通教师上达标课;

   (4)、较弱教师上过关课。

   (5)、提倡结对子工程。薄弱教育教师或年轻教师与优秀教师结对子,有利于自身的快速成长,学校也将把此项工作纳入考评之中。

    四、评价结果的使用。

    1、对教师的课改评价结果,记入教师的档案,做为评优、评先、评聘职称和学校教学能手、学校名师的重要依据。

    2、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3、评价结果将作为我校对外推荐各学科教师代表本学科组,参加校内或校外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各种教学活动的依据。

4、对没有在一线任课的后勤服务人员和部分教师,将依据对课改的支持态度和服务的效果进行评定。

  

                                         老君台中学

                                       ..    2015年元月15日

附件1      老君台中学高效课堂评价表

       授课人:                    时  间:               

       题  目:                    班  级: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得分
 学生学习情况(60分)

1、精神饱满,兴趣浓厚,讨论热裂;同伴协作,帮扶到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15分)

 
2、能思考,探究问题有主见,能总结提炼学习所得。(10分)

 
3、展示时大胆自信,语言简洁,清晰表达自己观点;尊重同学和老师,耐心听取别人意见;解疑答惑正确,征求意见谦虚,评价客观公正。(20分)

 
4、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所有同学均有收获,有成功感、喜悦感。(15分)

 
教师导学情况(40分)

1、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恰当,关键问题把握准确,能根据学习内容合理使用教学资源。(5分)

 
2、注意情境创设,兴趣激发,评价适时恰当,激励性,指导性强。(5分)

 
3、互助提纲“(导学案)设计实用性强,体现教学要求和学科特点;问题有梯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5分)

 
4、及时整理提炼学生生成的问题,适时适度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矫正纠错,点拨总结,体现智慧型指导。(10分)

 
5、课堂步骤清楚,环节紧凑,时间合理,板书设计合理,精炼。(5分)

 
6、能准确运用普通话教学,举止大方,知识储备足;能亲近学生,关爱尊重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10分)

 
简要评价 

 

 

总分:
附件2        老君台中学《导学案》评分表

   年级                           科目                  

   课题                           主备               

评价项目要求描述分值得分
学习目标

(15分)

1.教师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完成初备。

5
2.备课组预先有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5
3.学习目标修定完善。

5
个性备课

(10分)

1.精讲内容设计到位,整体布局合理。

5
2.删除内容说明理由。

2.5
3.增加内容能说明情况。

2.5
路线图

(50分)

1.完整性。包含教学目标、预习导学、学习研讨、训练巩固,拓展延伸等基本板块。

20
2.主体性。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从学生的“学”出发。

10
3.导学性。正确把握教材,明确目标,梳理知识,指导学法。

10
4.探究性。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杜绝死搬硬套的内容。

10
教学反思

(25分)

1.必须写教学反思。内容细致,如,没有掌握的学生,用学生名字表达。

5
2.反思内容符合学习规律和学情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0

3.适用于教学(三时三级教学)全过程,既是学案,也是教案。

10
补充评价

 

    评分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