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2025-09-29 02:31:13 责编:小OO
文档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一、一般规定   

为加强我矿矿压监测工作,准确掌握采场矿压显现规律,适时有效监测矿山压力,提高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现状,特制定如下矿压监测制度。

一、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一)总工程师任领导小组组长。

(二)生产技术科设矿压监测小组,配备相关人员,负责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三)采掘队应配备兼职矿压监测人员,负责本作业点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具体要求

(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

1.岩巷矿压监测规定如下

(1)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进行拉拔力及锚杆扭矩力试验,并做好原始台帐的资料记录。

(2)矿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锚杆原始台帐记录、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等检测工具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15cm×15cm×15cm的立方体模块内,要求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后,送交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标号不得小于C20。

(4)施工单位每次应及时将当天收集的顶板探查岩性资料上交于生产技术科,以便于监测小组对资料的整理,同时结合钻孔资料,质量抽查情况等进行汇总,报送矿领导。

2、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监测

(1)巷道围岩移近量采用测、测杆或其他测量工具量测。巷道每150m布置一个巷道变形量观测站(采用十字布点法),测点布置时,首先确定3点(即顶板和两帮各一个)。选择后,打眼楔入木楔并钉上测钉,且挂牌管理。两帮的测点距底板1.5m水平布置(当风筒及其他设施妨碍两帮测点布置时,可适当调整测点高度,但必须确保两帮测点水平)。

(2)测读方法:测读时,先自顶板挂垂线至底板,再用一松劲绳连接两帮测点,取两线交点为中心点。然后分四段测量,并建立台帐通过比较各次记录数据来得到巷道变形特征。采用钢卷尺作为测量工具。

(3)定期将收集的监测数据提供给矿生产技术科,矿压小组对收集的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4)当发现巷道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一直保持较大值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科室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锚杆测力计监测

锚杆受力状况采用测力锚杆或锚杆液压枕监测。巷道每隔300~500m布置一组监测点对锚杆受力状况进行监测,特殊地段可适当加密,每组监测点至少监测4个部位(顶板2个、两帮各1个)。

(1)安装位置选择:在所施工的煤巷中选择巷道变形较快,巷道压力较大的地点进行安装锚杆测力计。

(2)安装步骤:依次为打锚杆孔、安装锚杆、将液压枕及锚杆托盘套入锚杆、用螺母上紧露出的锚杆、调节螺母紧固程度确保扭矩不少于200N.m、记录初始值。

(3)监测要求:每周要求读数不少于2次,并将初始值及每次读数填入台帐,发现数值变化异常及时汇报技术部矿压小组。

(4)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检查压力表指示是否归零,如不归零应停止使用,并交与矿压小组。

②锚杆测力计工作面应与岩(煤)面充分接触。

③紧固螺母使锚杆测力计达到一定预应力。

4、数据处理及分析

对每次观测的数据进行汇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组织人员一起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现象以及原因、危害应及时汇报技术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主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