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年级组家委会活动方案
2025-09-29 02:29:51 责编:小OO
文档
“年级组家委会”活动方案

迎园幼儿园

年级:大班年级组会议时间:

2013.4.19

会议地点:

大一班教室

总负责:金慧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三个班的班主任,确认年级组家委会成员,并通知具体开会时间

2、签到名单、照相机

活动目的:

1、使家委会的成员了解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及幼小衔接工作。

2、能对年级组或班级开展的一些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方案:

一、本学期我们家长工作方面

1、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多元阅读丰富多样、适宜的活动指导策略,使幼儿在书本的海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2、注重多元阅读过程教学资料的积累。

家长工作:

1、加强家园联系,以“接待好家长,关心好孩子”为宗旨,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联系(家长园地、口头联系、个别交流、电话联系)等方式,逐步完善家长沟通工作。

2、发挥家园互动网、家长园地、亲子小报、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作用,让家长了解主题背景、主题进展、家园的配合工作以及孩子的发展情况等,从而取得家长对主题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持和关注,促进家园间的沟通与合作。

二、幼儿园有效衔接工作介绍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先从心里上过渡)

因为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他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所以,我们这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让幼儿产生我要做小学生的愿望,我要上学的愿望,从主观上有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愿望和行动,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我们幼儿园会充分利用好我们幼儿园资源优势,会安排一系列活动如:带领孩子们参观迎园小学,看看小学生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和小学一年级开展班级手拉手活动,让孩子们熟悉小学学生的学习环境,还会组织他们参加小学生的一些课外活动,看看小学的学生除了学习外都做哪些活动。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效法小学生的愿望。 而家长切忌不要对孩子说:现在让你多玩一下,以后上学了就别想玩了;你这么不听话,以后上小学老师一定不喜欢你;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以后上了小学怎么办;快点吃饭做作业了,现在幼儿园的作业少,以后上了小学作业就多了,你慢吞吞的怎么办?等等,这些话都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愿望和兴趣,甚至会让孩子对入学后形成厌学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2、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进入小学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幼儿园除了有专职教师、班主任对幼儿进行照顾,而孩子上了小学必须能自己管理自己,比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幼儿园其实从小班开始就进行这方面的培养了,到了大班我们会着重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够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和学习。我们家长要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以供孩子自己管理的学习与生活的小天地,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同时家长应记住,在培养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使用正面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切忌用批评、挖苦和简单比较的方法。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一直强调和重视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以后学习中纠正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书法来纠正。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现在我园大班就已经针对这方面的习惯进行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比如在学写一些简单的字和拼音时,不要求快多,只要求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工整。 其次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经常听到家长常向我们反馈这样一些情况:有些孩子不知道要回家及时完成老师留的各种口头、书面或是实际行动类的作业;还有些孩子在学校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针对这些孩子的问题,我们幼儿园有针对性的对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进行培养,教师会常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这些口头作业由易到难,是孩子能做到和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是书面作业,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比如周一来幼儿园时带一个易拉罐;带一幅和爸爸妈妈合作的画;等等等,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配合教师的要求,明白老师这样是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教育目的。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有意识地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师今天有没有布置什么任务?”“你打算怎样做?”在快到上幼儿园时,如果孩子能够主动和积极地完成任务,家长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赞扬,强化孩子的意识;如果孩子忘记了还有没完成任务,或坚持性不够还没有完成、不想完成时,家长应该给与及时的提醒、帮助和鼓励,而不是在老师面前替孩子找借口和理由——轻易地错过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机会。 第三,注意力的培养。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看电视注意力非常集中,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只要是感兴趣的事儿,注意力肯定集中。其实这是孩子的无意注意力,我们知道在心理学上说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好看的电视,好玩的游戏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注意力能量,这就是以兴趣和生物本能的注意力,就是无意注意,我们今天说的注意力培养是有意注意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个5-7岁幼儿的有意注意力培养要在20-30分钟,有意注意是主观和客观协调动作的结果,首先是倾听的注意力,仔细听,听完整不能听个大概就结束了,听后能反馈。家长可以让幼儿少看电视多听广播,问问你听到了什么,只要孩子能说出个一点二点就说明了孩子的确在听,不能一问三不知,还可以让幼儿带着一个问题去听,如让孩子去打电话询问天气情况等。其次是注意力是否抗干扰。对于这个问题家长要多以鼓励为主,如当孩子完成了一项任务后,家长说:‘你干得不错,旁边有人在说话,你都能专心地把作业完成,很好。”让孩子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第三,阅读习惯的培养。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园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大班始终坚持开展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会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相对要高。

 3、调整好作息时间

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最明显的不同是作息时间。中午作息时间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午饭时间早,每天有两个多小时午休时间。而小学生一般每天没有午休时间。为幼儿适应小学作息制度,幼儿园准备5、6月份开始调整大班孩子的作息时间,如缩短午睡时间,增加了下午规则性游戏时间,减少游戏等。在家里,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些家长晚上有看电视的习惯,还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晚上10-11点才能回家,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了孩子的睡眠,以致孩子早上起不来,影响第二天上课。特别入学前几个月更要养成早睡习惯。晚上8:30―9:00就上床睡觉。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上课时精神饮饱满,才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希望我们家长让孩子每天7:00之前起床。

总之,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标志性阶段,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的面对小学生活,是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在我们家校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顺利的过渡到小学生活,从而快乐的学习成长!

三、商量家长助教、亲子素质拓展等事宜

1、请每班老师与家委会成员一起商量本学期的家长助教方案。

2、亲子素质拓展活动事宜交代。

   感谢各位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年级组家委会会议,也感谢大家给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