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2025-09-29 02:29:42 责编:小OO
文档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14商贸英语2班15 吴楚楚

摘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1、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2、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 ,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3、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构向线形结构的转换可初步归纳为一种句子结构的“分散”,即从有主干变为无主干,焦点变为散点,由层层相扣(内包)变为句段相承的疏散铺排。汉译英则相反,是一种句子结构的“聚合”,即变松散为紧密,分主次,抓焦点,将铺排的句读纳入一定的构架之中。[4]

(一)英译汉时注意不要拘泥于原文的句法结构,注意将树形结构转换为线形铺排,使译出的句子没有翻译的痕迹,具有汉语语感。(下文例子取自[5][6])如:And that was where many of his other customers had gone, and stayed, so that his own poor living was cut in impossible half. 译文:别的许多老主顾也往那儿跑,而且成了常客。于是,他那可怜巴巴的生计就给打了折扣,叫人受不了。

    而汉译英时则注意将线形结构组装合并,成为树形结构,要符合英语句法特点,不要显得松散、破碎。例如:窗前有棵老榆树,榆钱儿正密,一串串在枝上垂着,有几只刚出巢的蜜蜂,围着榆枝乱飞,不住的嗡嗡的叫着。译文:An old elm before the house was hung with thick clusters of seeds and some bees just out of the hive were flying round it, keeping up a continuous hum.

(2)英语严格的句法结构中,主语往往无法省略,而汉语句子中没有主语的情况很常见,因此在英汉互译时要注意主语的增补或者删减。例如:A vase of fresh flowers brightens many tables. 译文:桌子上摆上一瓶鲜花,使得满室生辉。We can not discover any material in an element but itself. 译文:在一个元素里,除元素本身外,不可能再发现其他物质。上述两个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句子都没有主语,为了使译语通顺,要么主语进行了转换,要么直接删去了主语。

    再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译文:Silence, 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 用劳动实现自己的理想,用理想指导自己的劳动。You realize your ideals through labor and you guide your labor by ideals. 在翻译这种没有主语的汉语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补上主语,才能形成完整的英语句子。

(3)英语句式要求严格,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其他由名词、形容词或介词补充。而汉语句子可能有几个动词,因此在英译汉时要注意摆脱英语句子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等的束缚,将其转化词性,译为动词,如:We are enemies of all wars, but above all of dynastic wars. 译文:我们反对一切战争,特别是反对王朝战争。My experience ought to be a warning to those who are too confident in their own opinions. 译文:我的经历,对于那些太相信自己意见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警告。上述例子中分别把名词enemies 和形容词confident转化为动词“反对”和“相信”,使得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

    而在汉译英时我们则要充分考虑到英语的句法特点,将汉语句子中的动词等转化为名词,形容词或者介词的形式,并且用连接词将各成分串起来,形成完整的英语句子。例如:他在电话中谈起来没完没了。译文:His telephone conversation seemed endless. 他们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寒冷的窑洞,点着昏暗的油灯,长时间地工作。译文:They worked long hours on meagre food, in cold caves, by dim lamps.[7]上述两个句子把原句中的动词转化为名词或者介词的形式,符合英美人的说话特点,显得比较地道。

(4)英语句子之所以能将各个成分连接在一起,形成紧凑严密的结构,其中连接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汉语句子是靠语义相连,不需要各种连接词,否则会显得繁琐啰嗦。因此,在英译汉中,我们要注意删减不必要的连接词,使汉语句子简洁明快。例如:As it is late, let us go to bed. 译文:不早啦,睡吧!该句省略了连词as 和祈使结构let us. 再如:When spring came, Mr. Poldero felt justified in beginning a publicity campaign about the aging phoenix. 译文:春天来了,波尔得罗先生觉得时机已到,可以就这只已入暮年的凤凰展开宣传活动了。此句中则省略了连词when。我们可以看到,英译汉时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连词可以使译出的汉语更符合中国人表达的习惯。

而在汉译英时,则要注意用适当的连词把句中各个成分连接起来,符合英语的语法需要和表达习惯。例如: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译文:As guests entered the gate, they would first smell a sweet fragrance and then see the waxy green leaves and the rainbow-red or snow-white flowers. 我们可以看出,该句中增加了as,and,then 等的连接词,使得句子完整通顺。

(5)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决定了英语句内各成分的固定的位置。而汉语句子内各成分的位置则比较自由。因此,英汉互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使句子读起来顺畅。英译汉时我们要注意按照汉语的逻辑顺序对原文的意群进行切分再组合,使其否则语义的通顺。例如:The entire cable-car system recently got an overhaul 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 of operations, so you are on firm ground even if the streets seem to be tilting beneath you. 译文:在运行了一个多世纪后,整个缆车系统最近进行了彻底检修。所以,即使你觉得街道似乎在下面倾斜,你在缆车上仍很安全。

而汉译英中语序的调整则是很经常的。例如:中国的批评界怎样的趋势,我却不大了然,也不很注意。译文:I am not too clear, not too interested, either, regarding current trends in China’s literary criticism. 再如:马克·波罗的中国之行,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杭州西湖之秀美。The beauty of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was what impressed Marco Polo most during his trip to China. 

有时,不只句子内的成分需要调整顺序以使句子顺畅,句子间的顺序有时候也需要调整。例如:如果说白天广州像座翡翠城,那么当太阳沉没,广州就成了一颗夜明珠,灯光如海,千街闪烁。译文:If Guangzhou is like a city of jadeite in the daytime, it becomes a luminous pearl, with a sea of lights twinkling in the streets after the sun sets in the west.

总结

上述有关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的讨论着重放在了几个主要的方面,把握这几个翻译技巧能够提高我们的翻译质量,但是仅此是不够的,我们要充分了解和熟悉这两门语言,深入理解词汇的真正意义,认识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才能为我们的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41. 

[2] 刘宓庆. 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问题(上) [J].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1,(4) : 9-11.

[3] 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M].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

[4]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12.

[5] 华先发, 邵毅. 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 陈宏薇, 李亚丹.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 刘玲慧. 静态与动态——英汉用词差异及其翻译 [J]. 西南大学学报, 2010,12 (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