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② ;③ ;
④ ;⑥ ;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2.读地质构造图(岩层新1→老6)回答:(7分)
(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理由是 。
(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3)甲处地形是 ,其成因是 。
(4)若在图示区域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应在 处(甲或乙)。
(5)若在图示区域开凿一条隧道,应把工程选址在 处(甲或乙)。
3.读图,思考回答:(共18分)
(1)假如该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低纬环流,那么图中A处为___________气压带,D处为______ ___气压带,丁表示___________风带。
(2)假如该图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
如果A为陆地,D为海洋,那么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冬、夏)季,此时我国盛行____________风,亚洲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
(3)假如该图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示意图,那么:
①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__(冬、夏)季,南亚地区盛行_________风,该风成因是__________。
②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开普敦河流水位是_________(升高、降低)。
4.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如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写出下列代号的物质名称:
甲 ;乙 ;丙 ;丁 。
(2)图中对应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 ;B ;C ;D 。
(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
B D
5. 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依次回答:(10分)
(1)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
C为 ,D为 。
(2)图中的天气系统:
C为 ,D为 。
(3)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C处 气流,D处 气流。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
C处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辐_____ ; D处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辐_____ 。
(4)图中的风向:
C处东侧为偏 风,D处东侧为偏 风。
由此可知:A地 风,B地 风。
(5)图中的冷、暖锋,右侧为 ,左侧为 。
冷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
暖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 地。
6. 右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
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
(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7.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开始试运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乘坐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高原列车,游客不仅能饱览青藏高原绚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味充满浓郁宗教气息的藏民族文化。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高原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到了昆仑山,两眼泪不干;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有民谚如此形容青藏线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昆仑山到唐古拉山,沿线平均海拔在
4500米以上。这里高寒缺氧,但景色摄人心魄。高原天空瞬息万变,时而碧空如洗,时而乌云密布,真可谓是“六月飞雪、一天四季”啊。
(1)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 、 、 等世界性巨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致位于右图的 点附近。
(3)地球运动到 点附近时,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党和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试分析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
8. 本题分A、B两题,可以任选一题回答。
A题.读下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10分)
(1)图中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一些在向斜构造上发育的山地,其原因是 。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 (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蛱
C.吐鲁番盆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从城市区位的选择来看,图中③④四地最不适宜发展为城市的是 。
B题.(10分)台风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06年第五号台风“格美”于7月25日15时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给当地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性质上看,台风是一个 ,其逆时针气流运动方向主要是受 的影响。
(2)台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主要由 、 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3)气象卫星是从空间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当一个台风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可以利用气象卫星资料进行哪几个方面的预测?
9. 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8分)
图3
(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晨线的是 。
(3)D点的地方时是 时,D点白昼长 小时。
(4)A、B、C三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昼夜平分的是 。
(5)假若B点的纬度为66°34'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6)A点在B点的 方向。
10.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8分)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
(2)E、F表示风带
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 ,原因是 。
图4
11.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7)
(1)图示海域位于 洋。
(2)洋流L的性质是 ,它对沿
岸气候的影响是 。
(3)请在线段L上标出洋流的流向。
(4)该洋流影响的国家是 。
(5)如果某日A点和B点昼长相等,则这
一天是 或 。 图5
12.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B、C、D四地所绘箭头能正确
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
分别称为 、
。
(3)从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
是 。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
的是 ,原因是
。 图6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
(6)图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 ,且为 (冷或暖)锋,
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 天气。
13.读“亚欧地区略图”(图7),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7
(1)图中虚线分别为10℃和20℃等温线走向大势,据此,甲图为 月份状况,乙图为 月份状况;气压中心:
A ,B ,C ,D 。
(2)假设地球表面是均一平坦的,则A和B处于 带的控制之下;C和D均处于 带控制之下。
(3)在图中虚线上画出箭头,分别示意下同季节各地的盛行风向。
14.读储油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从形态上看,该构造是 构造
(2)图示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开采后,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可以通过向油井中注入水的办法增加出油量,其原理是 。
(3)根据石油形成的原理推论,图中储藏石油的岩石属于三大岩石中的 岩。
(4)图中地质构造在成因上主要是由于受 (内、外力)的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中的 运动往往会形成该构造,若是在地表该构造常会形成 山。
15.图B-01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1分)
⑵ 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1分)
⑶ 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3分)
⑷ 该日,地球位于图B-02中的 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2分)
图B-01
16.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B-03),回答问题。(10分)
图B-03
图A-09
⑴ 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1分)
⑵ 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3分):
甲 ;乙 ;丙 ;
⑶ 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1分)
⑷ 在图中②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 是 。(4分)
⑸ 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1分)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7.读资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资料一 在积极地进行2008年奥运会筹备中,北京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
资料二 图B-04中甲是北京(市区与郊区)地面平均气温分布图,乙是北京环流示意图,
图B-04
⑴ 观察乙图,这种环流现象被称作城市热岛效应,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1分)
⑵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乙图ABCD中的
部位,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 。(2分)
⑶ 同期,北京市要把某大气污染严重的大型企业从市区迁出。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区应选在乙图ABCD中的 部位,其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是
。(2分)
18.读图,思考回答:(每空2分,共34分)
(1)假如该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低纬环流,那么图中A处为___________气压带,D处为______ ___气压带,丁表示___________风带。
2)假如该图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
如果A为陆地,D为海洋,那么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冬、夏)季,此时我国盛行____________风,亚洲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
(3)假如该图为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且A为海洋,D为陆地,那么:
①回答以下环节名称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_。
②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
(4)假如该图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示意图,那么:
①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__(冬、夏)季,南亚地区盛行_________风,该风成因是__________。
②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开普敦河流水位是_________(升高、降低)。
19.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回答问题(10分)
(1)将图甲反映的信息,转绘到乙图中(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极圈,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点。
(3)此时__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分为两个不同的日期。
(4)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快、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地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__________。
20.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__;从气流状况看乙处为__________。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__百帕(选择填空)。
A.39
C.44
(2)此时,北京与东京相比,__________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此时郑州、西安两地在气温、气压方面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表现的水循类型属于_________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__________构造,分析回答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_(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__________
(4)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喷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5)丁处不宜修建水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从地貌看,A为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看,B处属于__________构造,由此发育构成的地貌C称为__________山地。
(3)图中包括__________种水循环类型,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①②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水量变化曲线,请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的影响。
(5)综合以上信息判断,该地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3.(2009·上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度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08年7月参加国际地理奥赛的中国选手将对图示区域(见下图)进行模拟野外考察比赛,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出发前,中国队员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移动,预计72小时将完全从B城过境,请你帮助他们预测B城未来72小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2)C城市街道两旁的路灯多采用风力发电而不是太阳能发电,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3)居住在D山区的猎手们说:“近年来,D山脉的草甸位置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这些现象的连锁反应,体现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并推测该地自然地理环境还会有哪些变化。
(4)简述A河的水文特征?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2分)
(1)在图中标注太阳直射点M。
(2)若A点经度为120°E,B点经度为 ;北京时间为_______点。
(3)此时, C点为 月 日 时。
(4)图中D点的白昼时间为 小时,日落时间为 时.
(5)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角是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是_______。
(6)图中A、B、C、D各点中,此日,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26.图B-05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①、②两处的气压值分别为: ① hPa;② hPa。(2分)
(2)用“→”在图中③、④两处画出此时的风向。(2分)
(3)图中M、N两个锋面中,表示暖锋的是 ,表示冷锋的是 。(2分)
(4)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至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将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2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