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ɡōnɡ yù
〖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释义〗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加工玉器。比喻可以借助外力克服弱点或弥补不足。攻:磨锉加工。也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近义〗取长补短
〖反义〗故步自封 闭门造车
〖例句〗公司从外面引进管理人员,收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泰然自若】tài rán zì ruò
〖出处〗《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释义〗镇定地、从容地保持平常的神态。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持沉着镇定,毫不慌乱。泰然:镇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
〖近义〗泰然处之 从容不迫 处变不惊
〖反义〗惊慌失措 心惊胆战 六神无主
〖例句〗司马懿的已临城下,但诸葛亮泰然自若,在城头上悠然地弹琴。
【贪得无厌】tān dé wú yàn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生伯封,实有豕(shǐ)心,贪惏(婪)无餍(厌)。”
〖释义〗贪得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又作“贪而无厌”。
〖近义〗贪心不足 得陇望蜀 得寸进尺
〖反义〗知足无求 清心寡欲 两袖清风
〖例句〗这小家伙给父母纵容惯了,变得贪得无厌,什么样的东西他都想要。
【贪官污吏】tān ɡuān wū lì
〖出处〗元·无名氏《玉清庵错送鸳鸯被》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释义〗贪污受贿的官吏。贪、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取得财物。
〖近义〗贪官蠹役 贪吏猾胥 贪官墨吏
〖反义〗清官廉吏
〖例句〗历史上,只要皇帝精明强干,那么他手下的贪官污吏就会收敛许多。
【贪生怕死】tān shēnɡ pà sǐ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侥幸得逾于须臾(yú)。”
〖释义〗贪恋生存,害怕死亡。多形容为了活命而畏缩不前,甚至逃跑或投降。贪:贪图,贪恋。
〖近义〗贪生恶死 贪生舍义 苟且偷生
〖反义〗视死如归 慷慨赴死 舍生忘死
〖例句〗在战场上,谁勇敢无畏,谁贪生怕死,都会表现得清清楚楚。
【贪赃枉法】tān zānɡ wǎnɡ fǎ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优孟传》:“又恐受赇(qiú)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释义〗利用手中权力做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勾当。赃:盗窃或贪污所得的财物。枉法:无视法律。
〖近义〗徇私舞弊 贪污受贿 徇私枉法
〖反义〗公正廉明 廉洁奉公 奉公守法
〖例句〗加强执法力度,严惩了一批贪赃枉法的地方。
【昙花一现】tán huā yī xiàn
〖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bō)花,时一现耳。”
〖释义〗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了。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刚刚出现又很快消逝。昙花:一种白色的花朵,大而美丽,开放时间很短暂。
〖近义〗一闪而逝 过眼云烟
〖反义〗屡见不鲜 百世不磨
〖例句〗昨天下的那场小雨就像昙花一现,干旱还是持续着。
【谈虎色变】tán hǔ sè biàn
〖出处〗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二上》:“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释义〗原义为被老虎伤过的人,一说起老虎就脸色大变。现在多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情,脸色就变了,情绪就紧张起来。谈:说。色:脸色。
〖近义〗闻风丧胆 心有余悸
〖反义〗处变不惊 临危不惧
〖例句〗印度洋海啸之后,受灾地区的人们谈虎色变,都不愿提及与海啸、地震相关的字眼。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ɡ shēnɡ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释义〗形容谈话很有兴致,活跃而又风趣。风生:形容谈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近义〗谈笑自若 妙语连珠
〖反义〗噤若寒蝉 不苟言笑
〖例句〗华佗为关羽刮骨辽毒时,关羽始终是气定神闲,谈笑风生,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大将。
【忐忑不安】tǎn tè bù ān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台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释义〗形容心神紧张、惊慌,很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安。
〖近义〗心神不宁 七上八下 坐立不安
〖反义〗气定神闲 心安理得 泰然自若
〖例句〗面试完之后,他担心自己不能考取,一直忐忑不安。
【叹为观止】tàn wéi ɡuān zhǐ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释义〗形容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尽善尽美,无以伦比。叹:赞赏、赞叹。观止:看到了尽头。
〖近义〗拍案叫绝 击节叹赏 登峰造极
〖反义〗不足为奇 一钱不值
〖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风景之秀丽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探囊取物】tàn nánɡ qǔ wù
〖出处〗《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传》:“(李)榖(gǔ)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释义〗把手伸进口袋去掏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毫不费力。探:伸入。囊:口袋。
〖近义〗唾手可得 易如反掌 手到擒来
〖反义〗大海捞针 难如登天 火中取栗
〖例句〗投篮对姚明来说太简单了,根本就是探囊取物。
【堂堂正正】tánɡ tánɡ zhènɡ zhènɡ
〖出处〗《孙子·军争篇》:“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阵),此治变者也。”
〖释义〗原指阵容强大整齐。后形容言行光明正大。有时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不俗。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
〖近义〗光明正大 气宇轩昂 光明磊落
〖反义〗鬼鬼祟祟 偷偷摸摸
〖例句〗他为人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是个值得信赖的君子。
【螳臂挡车】tánɡ bì dǎnɡ chē
〖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释义〗螳螂企图用前腿阻挡车轮的前进。比喻不自量力。螳:螳螂。挡:阻挡。又作“螳臂当车”。
〖近义〗蚍蜉撼树 以卵击石 不自量力
〖反义〗量力而行
〖例句〗你这个小不点儿,个子还没长高,就想要跟大人比力气,这不是螳臂挡车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tánɡ lánɡ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出处〗《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ì)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螳螂一心在捉蝉,不料黄雀在螳螂的身后正打算吃它。比喻目光短浅的人只看到眼前的近利,而不顾身后的祸患。捕:捕食。
〖近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反义〗瞻前顾后 深谋远虑
〖例句〗你不应该老是追求眼前的利益,别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
〖释义〗大水滚滚不停地流动。比喻话特别多,说起来没个完。滔滔:大水滚滚流动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绝:完结。
〖近义〗口若悬河 喋喋不休
〖反义〗沉默寡言 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例句〗没想到他这么健谈,滔滔不绝地说了两个小时,大家都听得呆了。
【滔天大罪】tāo tiān dà zuì
〖出处〗宋·苏轼《吕惠卿责受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
〖释义〗形容极其深重的罪恶。滔天:漫天,比喻极大。
〖近义〗罪恶滔天 弥天大罪 罪大恶极
〖反义〗丰功伟绩 功德无量
〖例句〗他身为国家干部,却目无党纪国法,犯下了如此滔天大罪,真是天理难容。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释义〗原为“桃之夭夭”,形容桃树枝叶繁茂,桃花盛开的景象。后因“桃”与“逃”谐音,后人改为“逃之夭夭”,形容逃得无影无踪了。
〖近义〗溜之大吉 闻风而逃
〖反义〗插翅难飞
〖例句〗她捉弄完大家就想逃之夭夭,却不小心摔了一跤,大家不禁笑做一团。
【提纲挈领】tí ɡānɡ qiè lǐnɡ
〖出处〗《荀子·劝学》:“若挈(qiè)裘领,诎(屈)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释义〗拉起网纲,提起衣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或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领:衣领。
〖近义〗纲举目张
〖反义〗不得要领
〖例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
【提心吊胆】tí xīn diào dǎn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一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只要寻得袈裟,各全性命。”
〖释义〗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了,没有着落。形容非常担心、害怕的样子。吊:悬起。
〖近义〗心惊胆战 担惊受怕 忐忑不安
〖反义〗处之泰然 心安理得 高枕无忧
〖例句〗看到毒蛇直瞪着他,他只好提心吊胆地呆在那儿不敢动。
【啼笑皆非】tí xiào jiē fēi
〖出处〗唐·李商隐《槿花二首》:“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释义〗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十分尴尬。啼:哭。皆:都。
〖近义〗哭笑不得 哭笑皆非
〖反义〗悲喜交集 怡然自得
〖例句〗她喜欢恶作剧,经常把大家闹得啼笑皆非。
【体贴入微】tǐ tiē rù wēi
〖出处〗清·赵翼《瓯(ōu)北诗话·杜少陵诗》:“至于寻常写景,不必有意惊人,而体贴入微,亦复人不能到。”
〖释义〗形容关怀照顾得十分细致周到。体贴:细心考虑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切、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
〖近义〗关怀备至 嘘寒问暖 无微不至
〖反义〗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不闻不问
〖例句〗这些天,他卧病在床,父母一直对他体贴入微,让他的痛苦减轻了不少。
【体无完肤】tǐ wú wán fū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裴松之引注《世语》:“师纂(zuǎn)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释义〗浑身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形容全身都是伤。也比喻某种观点被批驳、抨击得很厉害。体:身体。完:完好。肤:皮肤。
〖近义〗遍体鳞伤 面目全非
〖反义〗毫发无伤 安然无恙 完好无缺
〖例句〗尽管他的论点已经被大家驳得体无完肤,但他还是不肯罢休。
【天崩地裂】tiān bēnɡ dì liè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释义〗天塌下来,大地裂开。比喻重大的事变或巨大的灾难。或形容巨大的响声。
〖近义〗天翻地覆 山崩地坼 地动山摇
〖反义〗风平浪静 波澜不惊
〖例句〗在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大响声中,那栋危房被成功地定向爆破了。
【天长地久】tiān chánɡ dì jiǔ
〖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释义〗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的长久。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久不变。长:长远。久:永久。又作“地久天长”。
〖近义〗天荒地老 海枯石烂 万古长存
〖反义〗短极一瞬 弹指之间
〖例句〗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天翻地覆】tiān fān dì fù
〖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释义〗天和地换了位置。比喻变化巨大,改革彻底。也形容闹得很凶,秩序大乱。覆:底朝上翻过来。又作“地覆天翻”、“翻天覆地”等。
〖近义〗改天换地 沧海桑田 旋转乾坤
〖反义〗一成不变 江山如故
〖例句〗不过十年而已,这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啊。
【天高地厚】tiān ɡāo dì hòu
〖出处〗《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jí)。”
〖释义〗像天那么高,像地那么厚。形容天地极其广大辽阔。或比喻恩情深厚。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艰巨、复杂。
〖近义〗天覆地载
〖例句〗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可是最先进的笔记本电脑啊。
【天寒地冻】tiān hán dì dònɡ
〖出处〗王十朋《南州春色》:“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释义〗天气寒冷,大地冰冻。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近义〗冰天雪地 千里冰封 滴水成冰
〖反义〗骄阳似火 赤日炎炎
〖例句〗习惯了南方的温暖如春,他真受不了北方的天寒地冻。
【天花乱坠】tiān huā luàn zhuì
〖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道公开讲,感得天花乱坠,乐味花香。”
〖释义〗天上的花纷纷散落下来。原指佛家讲经讲得感动上天。后来形容说话生动,吸引人。现在多指言谈夸张而不切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
〖近义〗娓娓动听 巧舌如簧 夸夸其谈
〖反义〗言而无味 肺腑之言 由衷之言
〖例句〗他说得天花乱坠的,我却一点都不动心。
【天昏地暗】tiān hūn dì àn
〖出处〗唐·韩愈《龙移》诗:“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释义〗天色暗淡,大地昏黑。形容刮大风时飞沙走石,或下大雨前乌云满天的景象。也可比喻政治或社会黑暗。有时也形容气氛混乱或凄惨。
〖近义〗日月无光 浮云蔽日 暗无天日
〖反义〗天朗气清 晴空万里 丽日晴天
〖例句〗一时间天昏地暗,雷声隆隆,眼看大雨及刻就到。
【天经地义】tiān jīnɡ dì yì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释义〗指非常正确的道理。也形容按照正确的道理应当如此。经:常规,原则。义:义理,公正合适的道理。
〖近义〗理所当然 毋庸置疑 颠扑不破
〖反义〗理所不容 大错特错
〖例句〗子女奉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天罗地网】tiān luó dì wǎnɡ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离天罗,入地网,逃生无计。”
〖释义〗天空中和地面上都布满了罗网。比喻难以逃脱的重重包围。也比喻非常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近义〗十面埋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反义〗网开一面 毫不设防 网漏吞舟
〖例句〗警方布下天罗地网,一定能将这些走私犯一举擒获。
【天马行空】tiān mǎ xínɡ kōnɡ
〖出处〗晋·郭璞(pú)《郭弘农集·天马》:“龙冯云游,腾蛇假雾,未若天马,自然凌翥(zhù)。”
〖释义〗神马在天空遨游。比喻才思敏捷,不受拘束。也比喻书法等气势豪放。天马:汉代对西域大宛马的称呼,意为神马。行空:腾空飞行。
〖近义〗纵横驰骋 行云流水
〖反义〗作茧自缚 才思枯竭
〖例句〗他的思想犹如天马行空,尽情幻想着未来的美景。
【天南地北】tiān nán dì běi
〖出处〗宋江《念奴娇》:“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释义〗天的南边,地的北边。形容两地相距甚远。也可形容谈话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有时也形容谈话内容不着边际。
〖近义〗天南海北 天涯海角 天各一方
〖反义〗近在咫尺 鸡犬相闻
〖例句〗这一别,天南地北,关山难度,不知还会不会有相会之期。
【天壤之别】tiān rǎnɡ zhī bié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所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乖矣。”
〖释义〗天上和地下的差别。形容差别极大。壤:地。别:差别。
〖近义〗天悬地隔 判若云泥 天差地远
〖反义〗大同小异 伯仲之间 毫无二致
〖例句〗小村庄的安宁幽静与大都市的喧嚣躁动,简直有天壤之别。
【天网恢恢】tiān wǎnɡ huī huī
〖出处〗《老子》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释义〗常用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比喻天道像一张宽广的网,看起来稀疏,却不会有遗漏。也比喻坏人逃脱不了国法应有的惩罚。恢恢:宽广。
〖近义〗天罗地网 天理昭彰
〖反义〗逍遥法外 漏网之鱼
〖例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犯终有一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天下无双】tiān xià wú shuānɡ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释义〗世上没有第二个。形容超群出众,独一无二。天下:世界上。
〖近义〗举世无双 当世无双 独一无二
〖反义〗俯拾皆是 无独有偶
〖例句〗他吹箫的技艺天下无双,使许多人都钦佩不已。
【天涯海角】tiān yá hǎi jiǎo
〖出处〗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而无由,但以情企。”
〖释义〗天的边际,海的角落。形容极为边远偏僻的地方。或形容彼此相隔甚远。涯:边际。也作“海角天涯”。
〖近义〗天悬地隔 天南海北 天各一方
〖反义〗朝夕聚首 近在咫尺 一箭之地
〖例句〗我们的交情那么好,就算你到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记你。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ɡ
〖出处〗五代前蜀·牛峤(qiáo)《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释义〗神话传说中天仙穿的衣服不用针线缝制,因此没有接缝。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破绽。也用来形容诗文自然流畅,没有雕琢的痕迹。
〖近义〗完美无缺 无懈可击 浑然天成
〖反义〗破绽百出 漏洞百出
〖例句〗为了不让任何一个罪犯逃脱,和大家定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天真烂漫】tiān zhēn làn màn
〖出处〗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予按长史(张旭)以草圣得名,盖其天真烂漫,妙入神品。”
〖释义〗纯真自然,没有矫饰虚假的成分。多形容少年儿童心地单纯善良,性情直率。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烂漫:坦率自然,毫不造作。
〖近义〗天真可爱 天真无邪 憨状可掬
〖反义〗矫揉造作 装模作样
〖例句〗那些小孩天真烂漫,多么可爱呀!
【天诛地灭】tiān zhū dì mi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四四回:“且收过了这本明白帐目。若上面有半点私心,天诛地灭!”
〖释义〗被天所杀戮,被地所灭亡。形容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多用于发誓。诛:杀。
〖近义〗天地不容 天打雷轰 罪该万死
〖反义〗天公作美 上苍庇佑
〖例句〗这种天诛地灭的事情,怎么能有人做得出来?
【添枝加叶】tiān zhī jiā yè
〖出处〗宋·朱熹《答黄子耕》其四:“今人反为名字所惑,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
〖释义〗在画好的树上又添些枝叶。比喻叙述或转述事情时,添加内容,夸大事实。枝、叶:这里比喻琐碎的情节。
〖近义〗添油加醋 煽风点火
〖反义〗原原本本 一五一十
〖例句〗他把这件事添枝加叶地说了一遍,简直神乎其神。
【恬不知耻】tián bù zhī chǐ
〖出处〗唐·冯贽(zhì)《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
〖释义〗做了坏事还满不在乎,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耻:羞耻。
〖近义〗厚颜无耻 寡廉鲜耻 无耻之尤
〖反义〗知羞识耻 羞愧难当 洁身自好
〖例句〗他把欺负人当成本事,还四处吹嘘,真是恬不知耻。
【甜言蜜语】tián yán mì yǔ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六:“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
〖释义〗甜蜜动听的话。多比喻奉承、诱惑别人时所说的充满虚伪的话。
〖近义〗甜言美语 甜言软语 花言巧语
〖反义〗恶言恶语 冷嘲热讽
〖例句〗你别老是听他的甜言蜜语,当心受骗。
【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十九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释义〗搬弄是非,制造不和,使别人反目。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离间:有意破坏团结、和睦。
〖近义〗鼓风起浪 搬弄是非 搬嘴弄舌
〖反义〗息事宁人 排难解纷 居中调解
〖造句〗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不是谁挑拨离间就可以破坏的。
【铁杵成针】tiě chǔ chénɡ zhēn
〖出处〗相传唐代诗人李白读书之时,曾遇一老媪(ǎo),磨杵不辍,问何为,媪答:欲磨作针。白受感动,由此奋发而终有大成就。
〖释义〗把铁棒槌磨成了针。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槌。又作“磨杵成针”。
〖近义〗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反义〗一暴十寒 功亏一篑 功败垂成
〖例句〗学习必须有一种铁杵成针、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铁面无私】tiě miàn wú sī
〖出处〗元·无名氏《包待制陈州粜(tiào)米》:“则除是包龙图,那个铁面没人情。”
〖释义〗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徇私情。
〖近义〗公正严明 大公无私 执法如山
〖反义〗徇私舞弊 徇私枉法 假公济私
〖例句〗李法官办案铁面无私,不畏权势,老百姓都叫他“李青天”。
【铁石心肠】tiě shí xīn chánɡ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领长史王必,是吾披荆棘时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释义〗像铁和石头一样坚硬的心肠。原指人秉性刚强,不为感情所动。今多用于形容人心肠狠毒,毫无同情心。
〖近义〗心如铁石 六亲不认 冷若冰霜
〖反义〗菩萨心肠 古道热肠
〖例句〗检察长并非真的是铁石心肠,只是依法行事而已。
【听天由命】tīnɡ tiān yóu mìnɡ
〖出处〗汉·孔臧《鴞(xiāo)赋》:“祸福无门,唯人所求;听天任命,慎厥(jué)所修。”
〖释义〗听凭天意的安排,顺从命运的摆布。指听凭事态自然而然地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听:任凭。由:顺从。命:命运。
〖近义〗乐天知命 听其自然 听之任之
〖反义〗事在人为 人定胜天 谋事在人
〖例句〗不论遇到任何困难挫折,我们都不应该听天由命,必须尽全力渡过难关。
【亭亭玉立】tínɡ tínɡ yù lì
〖出处〗唐·于邵《杨侍郎写真赞》:“仙状秀出,丹青写似,亭亭玉立,峨峨岳峙。”
〖释义〗形容少女体态修长美丽或花木挺拔秀丽。亭亭:形容人或花木美好的样子。玉立:修长而美丽。
〖近义〗娉婷袅娜 丰姿绰约 婀娜多姿
〖反义〗五短身材
〖例句〗毕业后几年不见,她已长大成人,变得亭亭玉立。
【挺身而出】tǐnɡ shēn ér chū
〖出处〗晋·皇甫谧《列女传》:“娥亲迺(nǎi)挺身奋手。”
〖释义〗形容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重任。挺身:挺直身体。
〖近义〗自告奋勇 毛遂自荐 奋不顾身
〖反义〗抱头缩颈 畏缩不前 临阵脱逃
〖例句〗就在危急关头,老李挺身而出,带头堵截滚滚洪流。
【铤而走险】tǐnɡ ér zǒu xiǎn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释义〗形容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铤:快走的样子。走险:去危险的地方。
〖近义〗逼上梁山 孤注一掷 狗急跳墙
〖反义〗谨言慎行 安分守己
〖例句〗为了防止凶犯铤而走险,杀害人质,人员决定立即采取行动。
【通情达理】tōnɡ qínɡ dá lǐ
〖出处〗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则天下通情达识之士,得不比肩而至乎?”
〖释义〗通晓人情,理解事理。形容为人处事合情合理。通:懂得,通晓。达:通达,懂得透彻。
〖近义〗知情达理 合情合理 入情入理
〖反义〗不近人情 不可理喻 蛮不讲理
〖例句〗非常通情达理,只要你把事情解释清楚,她是不会难为你的。
【通宵达旦】tōnɡ xiāo dá dàn
〖出处〗《醒世恒言》:“自十三至十七,共是五夜,家家门首扎缚灯栅,张挂新奇好灯……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释义〗从天黑直到天亮,整整一夜。多用于彻夜工作、学习、做事、娱乐等。通:整个。宵:夜。达:达到。旦:早晨。
〖近义〗夜以继日 焚膏继晷(guǐ)
〖反义〗饱食终日
〖例句〗为了赶写一份材料,他通宵达旦地工作,眼睛都熬红了。
【同病相怜】tónɡ bìnɡ xiānɡ lián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hé lǘ)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释义〗有同样疾病的人互相怜悯。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悯,同情。
〖近义〗同忧相救 物伤其类 互相怜悯
〖反义〗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幸灾乐祸
〖例句〗住院不久,他与病友同病相怜,很快就熟悉起来。
【同甘共苦】tónɡ ɡān ɡònɡ kǔ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释义〗有快乐共同分享,有苦难共同承担。甘:甜美。
〖近义〗患难与共 休戚与共 同舟共济
〖反义〗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 同室操戈
〖例句〗自从父母去世以后,两兄弟同甘共苦,相依为命。
【同归于尽】tónɡ ɡuī yú jìn
〖出处〗唐·独孤及《祭吏部元郎中文》:“夫彭祖、殇(shāng)子,同归于尽,岂不知前后相哀,达生者不为叹。”
〖释义〗一起走向死亡或毁灭。归于:走向。尽:完结。
〖近义〗玉石俱焚 兰艾同焚 两败俱伤
〖反义〗相安无事 岿然独存
〖例句〗为了不让周围的群众受到伤害,他冲上去抱住点燃炸药的歹徒,与歹徒同归于尽。
【同流合污】tónɡ liú hé wū
〖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释义〗原指随世道浮沉。后来多比喻跟随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不好的风俗。污:浑浊,肮脏,借指污浊的世道。
〖近义〗沆瀣一气 臭味相投 狼狈为奸
〖反义〗洁身自好 遗世 明哲保身
〖例句〗人若不坚守原则,很容易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与坏人同流合污。
【同心同德】tónɡ xīn tónɡ dé
〖出处〗《尚书·泰誓中》:“受(殷纣王)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释义〗指拥有统一的思想,共同的信念。心、德:都指思想、认识。
〖近义〗一心一德 万众一心 同心协力
〖反义〗离心离德 同床异梦 貌合神离
〖例句〗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就一定能攻克难关。
【同舟共济】tónɡ zhōu ɡònɡ jì
〖出处〗春秋·吴·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释义〗同乘一条船一起渡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舟:船。济:渡河。
〖近义〗风雨同舟 齐心协力 患难与共
〖反义〗分道扬镳 同床异梦 各行其是
〖造句〗小路有不少同舟共济的朋友,这次他们也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小路渡过难关。
【铜墙铁壁】tónɡ qiánɡ tiě bì
〖出处〗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云庵真净和尚行状》:“至于入室投机,则如铜崖铁壁,不可攀缘。”
〖释义〗铜做的墙,铁打的壁。比喻十分坚固、难以摧毁的事物。
〖近义〗固若金汤 金城汤池 坚如磐石
〖反义〗一触即溃 不堪一击 不攻自破
〖例句〗山海关有重兵把守,犹如铜墙铁壁,贸然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痛不欲生】tònɡ bù yù shēnɡ
〖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dá)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释义〗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近义〗悲痛欲绝 心如刀割 呼天抢地
〖反义〗欣喜若狂 喜不自胜 乐不可支
〖例句〗听说女儿出了事,老妈妈痛不欲生,经常神思恍惚,喃喃自语。
【痛定思痛】tònɡ dìnɡ sī tònɡ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释义〗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再回想当时所遭受的痛苦。含有令人感慨深思、警惕未来的意思。痛:痛苦,悲伤。定:平静,安定。
〖近义〗引以为训 前车之鉴
〖反义〗执迷不悟 至死不悟 重蹈覆辙
〖造句〗出了车祸之后,司机痛定思痛,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酒后驾车了。
【痛改前非】tònɡ ɡǎi qián fēi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陛下倘信微臣之言,痛改前非,则如宣王因庭燎之箴(zhēn)而勤政,汉武悔轮台之失而罢兵,宗社之幸也。”
〖释义〗彻底改正以前的过错。痛:彻底。非:过失,错误。
〖近义〗改过自新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反义〗死不改悔 执迷不悟 屡教不改
〖例句〗他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心痛改前非。
【痛哭流涕】tònɡ kū liú tì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释义〗形容因极其悲伤而大哭。痛哭:伤心地大哭。涕:眼泪。
〖近义〗涕泗滂沱 声泪俱下
〖反义〗欢呼雀跃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例句〗看着她那痛哭流涕的样子,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震。
【痛心疾首】tònɡ xīn jí shǒu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释义〗心也痛,头也痛。形容伤心或痛恨到了极点。疾:痛。
〖近义〗切齿拊心 疾首蹙额 捶胸顿足
〖反义〗欣喜若狂 手舞足蹈 乐不可支
〖例句〗自从把祖传的古画丢了,王爷爷一直痛心疾首,没有了笑容。
【偷梁换柱】tōu liánɡ huàn zhù
〖出处〗《琱(diāo)玉集·壮力篇》:“殷纣……力能索铁舒钩,抚梁易柱,步捉猛兽,手接飞鸟也。”
〖释义〗偷偷地换掉了房梁屋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段,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
〖近义〗偷天换日 移花接木 弄虚作假
〖反义〗实事求是 货真价实
〖例句〗买东西要细心些,以免有些不法商人偷梁换柱,欺骗顾客。
【头头是道】tóu tóu shì dào
〖出处〗宋·释惟百《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本圆成。”
〖释义〗原为佛教用语。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头头:多方面。
〖近义〗有条有理 条理分明
〖反义〗杂乱无章 语无伦次 破绽百出
〖例句〗虽然他没有读过书,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令人佩服。
【头重脚轻】tóu zhònɡ jiǎo qīn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澄远禅师》:“僧曰:‘(鱼)却下碧潭时如何?’师曰:‘头重尾轻。’”
〖释义〗头脑发胀,立脚不稳。形容由于虚弱或眩晕等原因导致身体支撑不住。也比喻基础不稳固或各部分不协调。
〖近义〗头昏眼花 头晕目眩 轻重倒置
〖反义〗四平八稳 根深蒂固 根深叶茂
〖例句〗整座楼的结构不太合理,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ɡ rónɡ
〖出处〗汉·班固《东观汉记·班超传》:“(班超)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释义〗扔掉笔杆去从军。表示弃文从武。多指文人参军。投:扔掉。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
〖近义〗弃文从武
〖反义〗偃武修文 解甲归田
〖例句〗为了保家卫国,他投笔从戎,参加了人民。
【投机取巧】tóu jī qǔ qiǎo
〖出处〗《庄子·天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释义〗凭小聪明,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投机:投合时机,钻空子。取巧:玩弄手段占便宜。
〖近义〗投机倒把 见风使舵
〖反义〗脚踏实地 循规蹈矩 埋头苦干
〖例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投机取巧,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获得成功。
【投其所好】tóu qí suǒ hào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员、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汙(wū)不至阿其所好。”
〖释义〗迎合别人的爱好,使其欢喜。含有巴结、讨好的意味。投:迎合。好:爱好。
〖近义〗曲意逢迎 承欢献媚
〖反义〗刚正不阿
〖例句〗知道女儿喜欢画画,他就投其所好,送了一本珍贵的画册当作生日礼物。
【投鼠忌器】tóu shǔ jì qì
〖出处〗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于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
〖释义〗想扔出东西去打老鼠,但又顾虑砸坏了老鼠旁边的器物。比喻很想行动,又有所顾虑。投:投掷。忌:怕,顾虑。器:器具。
〖近义〗瞻前顾后 畏首畏尾
〖反义〗肆无忌惮 当机立断 抽刀断丝
〖例句〗儿子在自己的医院做手术,他本想亲自主刀,却又投鼠忌器,还是请同事做了。
【突如其来】tū rú qí lái
〖出处〗《周易·离》:“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释义〗突然来到,或事情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近义〗猝不及防 出乎意料
〖反义〗意料之中 果不其然
〖例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游人困在山顶,无法下山。
【图谋不轨】tú móu bù ɡuǐ
〖出处〗《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释义〗形容暗中筹谋策划不正当的、违法的事情。图:企图。谋:谋划。不轨:超出常规,指违法乱纪的事情。
〖近义〗居心叵测 不怀好意
〖反义〗光明磊落 奉公守法 安分守己
〖例句〗他在附近鬼鬼祟祟的,我们要提防他图谋不轨。
【图穷匕见】tú qiónɡ bǐ xiàn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地图展开到最后,匕首就露了出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终于显露出。图:地图。穷:尽。匕:匕首,短剑。见:同“现”,显露。
〖近义〗大白 东窗事发 原形毕露
〖反义〗不明 扑朔迷离 深不可测
〖例句〗这帮人被捕之后,图穷匕见,不用审判,他们就互相攻击,已使案情大白。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ɡōnɡ
〖出处〗宋·朱熹《诗集传》:“以戒时人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释义〗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一点成效。徒:徒然地,白白地。功:成就,成效。
〖近义〗水中捞月 竹篮打水 劳而无功
〖反义〗卓有成效 立竿见影 劳苦功高
〖例句〗做事要动脑筋,不然就很可能会像竹篮打水一样,徒劳无功。
【徒有虚名】tú yǒu xū mínɡ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李元忠传》:“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
〖释义〗空有名声、名望。指名望高于实际情况,有名无实。徒:空。虚名: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名声。又作“徒有其名”。
〖近义〗徒有其表 有名无实 浪得虚名
〖反义〗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实至名归
〖例句〗跟这个号称“棋王”的人下了几盘棋之后,我才发现他只是徒有虚名,其实并不怎么厉害。
【土崩瓦解】tǔ bēnɡ wǎ jiě
〖出处〗汉·班固《秦纪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
〖释义〗像土块崩散和瓦片破碎一般。比喻彻底崩溃。崩:倒塌。解:分解,破解。又作“瓦解土崩”。
〖近义〗分崩离析 支离破碎 四分五裂
〖反义〗精诚团结 固若金汤
〖例句〗抓住了领头的罪犯之后,那个犯罪团伙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土生土长】tǔ shēnɡ tǔ zhǎnɡ
〖释义〗在本地出生,在本地成长。多用来形容纯粹在一个地方生长的人。土:本土。
〖近义〗根生土长
〖反义〗洋里洋气
〖例句〗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看到什么都很好奇。
【兔死狐悲】tù sǐ hú bēi
〖出处〗金·马钰《苏幕遮·看送孝》:“有微言,深可说。兔死狐悲,伤类声凄切。”
〖释义〗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
〖近义〗物伤其类 芝焚蕙叹 同病相怜
〖反义〗幸灾乐祸 落井下石 坐视不救
〖例句〗看到同类的公司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纷纷破产,老刘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悲凉之感。
【推波助澜】tuī bō zhù lán
〖出处〗隋·王通《中说·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释义〗风吹动波浪,助长水势汹涌。比喻鼓动、助长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它的影响。澜:大波浪。
〖近义〗呼风唤雨 煽风点火 兴风作浪
〖反义〗息事宁人 排难解纷
〖例句〗他们俩已争得面红耳赤,你在一旁不阻止也就算了,还推波助澜,真是太不应该了。
【推陈出新】tuī chén chū xīn
〖出处〗宋·费衮(gǔn)《梁溪漫志·张文潜粥记》:“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
〖释义〗扬弃陈旧的事物,推出新的事物。多指批判继承旧文化,创造新文化。推:排除,除去。陈:旧的。
〖近义〗革故鼎新 破旧立新 除旧布新
〖反义〗因循守旧 食古不化 墨守成规
〖例句〗这家老店已经开了几十年,不断地推陈出新,菜肴丰盛,顾客盈门。
【推三阻四】tuī sān zǔ sì
〖出处〗《玉清庵错送鸳鸯被》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释义〗指用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近义〗再三推托
〖反义〗当仁不让
〖例句〗表哥是个小气鬼,我跟他借本书,他还推三阻四的。
【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
〖出处〗汉·班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上》:“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释义〗推出自己的真心,放在别人的腹腔中。比喻真诚待人。置:放置。
〖近义〗开诚布公 肝胆相照 赤诚相见
〖反义〗处心积虑 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
〖例句〗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他们之间的矛盾终于完全化解了。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释义〗原指主动向后退避九十里。现比喻为避免冲突而主动向对方作出让步或回避。退避:退却、回避。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近义〗礼让三分 甘拜下风
〖反义〗迎头痛击 针锋相对 寸土必争
〖例句〗他正在气头上呢,为了不伤和气,你还是退避三舍,改天再跟他说吧。
【拖泥带水】tuō ní dài shuǐ
〖出处〗宋·黄庭坚《题渡水罗汉画》:“阿罗汉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带水如此?”
〖释义〗本为佛教禅宗语。比喻办事磨蹭,不干脆利落。或比喻言语罗嗦,不简明扼要。
〖近义〗拖拖拉拉 磨磨蹭蹭 纠缠不清
〖反义〗斩钉截铁 干脆利落 直截了当
〖例句〗他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三下两下就把工作给做完了。
【脱口而出】tuō kǒu ér chū
〖出处〗清·吴趼人《瞎骗奇闻》一回:“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释义〗不经思考,随口说出。形容说话莽撞。也形容记忆牢固,不加思索就能背诵出来。
〖近义〗冲口而出 信口开河
〖反义〗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例句〗我的小侄女反应很快,问她什么问题,她总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脱胎换骨】tuō tāi huàn ɡǔ
〖出处〗宋·葛长庚《沁园春·赠胡葆元》词:“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释义〗原为道教用语,指得道后,凡胎俗骨可换成神胎仙骨。后比喻彻底的变化。多比喻失足者彻底悔悟改错,重新做人。
〖近义〗洗心革面 迷途知返 痛改前非
〖反义〗顽固不化 执迷不悟 死不改悔
〖例句〗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之后,他脱胎换骨,成了一名优秀的游泳选手。
【脱颖而出】tuō yǐnɡ ér chū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释义〗原指锥子藏在布袋里,锥尖总会穿透出来。比喻才能、本领得以显露。也比喻明显超出他人的优秀人才拔尖而出。脱:显露。颖:尖端。
〖近义〗崭露头角 初露锋芒 锋芒毕露
〖反义〗默默无闻 湮没无闻 深藏不露
〖例句〗选拔赛上,平时毫不起眼的丽丽脱颖而出,令大家惊奇万分。
【唾手可得】tuò shǒu kě dé
〖出处〗《新唐书·褚遂良传》:“讨其逆,夷其地,固不可失,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唾手可取。”
〖释义〗就像往手掌上吐口水一样容易获得。形容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某物或完成某事。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容易。又作“唾手可取”。
〖近义〗手到拈来 易如反掌 轻而易举
〖反义〗来之不易 大海捞针 水中捞月
〖例句〗他的技术比对手高出很多,所以这个冠军对他来说是唾手可得。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