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组,各施工队成立文明施工小组,共同组成上下一体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建设部、建设单位以及当地的规定和要求,对现场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实行全员参与、全程控。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必要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准。
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适宜的薪酬体系,定期进行项目员工绩效考核,通过奖励和处罚增强项目团队成员的责任感。
将CI策划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规范员工行为,促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文明及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化,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现场CI策划从联合体每个企业整体出发,对项目全过程按照MI(理念识别)、BI(形象识别)、VI(视觉识别)三方面要求系统地进行运作。同时在CI策略基础上积极导入全新的CS(消费者满意)理念,在业主满意目标中突出为业主提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及规范施工行为,推动“创建优质工程,争创名牌工程”目标的实现。
工地围墙及现场大门形象设计按照经过业主、监理工程师以及局批准的CI方案进行布置。施工现场大门入口处设立钢质名称牌,用于书写项目名称、业主、设计人、监理方、咨询公司的名称、责任人和企业标志等,书写的格式、名称牌的样式和尺寸、设立的位置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另外在办公区设立“五牌二图”,包括:包括企业标牌、工程概况牌、质量管理组织构架牌、安全管理组织构架牌、消防组织架构、项目组织架构、施工平面布置图。现场还将按CI要求设置多块导向牌,如办公室、厕所等方位都在导向牌上标明。员工要求着装整齐,并在安全帽上标明企业CI标识,用不同颜色的安全帽区分项目领导、管理人员及工人,并要求分包商在安全帽和服装上面有明显的标识,以便于统一管理。现场所有名称牌在施工期间及时维护、更新。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框图见附图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党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一线,对现场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必要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各工程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小组,负责各施工区域内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项目经理部要明确文明施工的目标、规划以及文明施工措施,定期和不定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总结学习和交流经验,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确定整改原则和方向。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各工程队文明施工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落实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有章可循。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文明施工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是工程优质快速施工的前提,增强全员文明施工意识。
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
施工期间,认真了解、切实尊重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
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均佩带标准胸卡,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
①生活卫生
办公室、会议室整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严格做好食堂、宿舍、厕所等卫生。生活垃圾及时装入垃圾箱,每天由当地环卫工人收集、集中运至垃圾处理厂。
②教育管理
项目部设置黑板报和宣传栏、宣传标语,对员工进行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施工现场实行门卫值班制,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
9.3.5.1噪声、光污染控制
1)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
2)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合理布置生产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3)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一地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对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器来降低噪音。
9.3.5.2水环境保护
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2)采取收集雨水等措施,减少对地下水的使用。
3)严重漏油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处理后进行排放。
9.3.5.3大气环境保护
1)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便道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洒水,并配备洒水车,防止粉尘飞扬。
2)对散装材料采用密闭运输存放。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均采取防尘措施。
3)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达标排放,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9.3.5.4固体废弃物处理
1)生产和生活垃圾要分别集中堆放。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此外,工地设置水冲式厕所并派专人清理打扫,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防止蚊蝇滋生、传播病毒。
2)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运出现场,倾倒在垃圾处理厂。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护自然环境。
| 序号 | 现场治安保卫措施 |
| 1 | 配合地方部门,维持社会治安管理,与有关部门签定《治安承包责任协议书》,积极主动证件手续。服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及业主方相应的规章制度与管理规定,并与劳务层签订治安责任协议书。 |
| 2 | 协同业主方与当地分局建立警民共建联络小组,共同做好工程的治安防范措施,建立专门的保卫机构,统一领导治安保卫工作。 |
| 3 | 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严格将施工区域与周围生活区分开。大门口设立门卫,严格执行出入制度,所有工作人员进入现场须佩带胸卡,非本工程人员进入大门要登记,通过门卫联系,待明确接待人员后才能进入。 |
| 4 | 加强入场教育及治安规章制度学习。广泛展开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
| 5 | 现场实行24小时巡逻制;值班人员在当班期间要认真负责,不得擅离岗位,注意防盗。建筑材料及机具出场,由材料员和工长开具出门证方可放行。 |
| 6 | 工作人员仅在工程指定区域内活动,非经许可,不得进入与工程无关区域逗留。 |
| 7 | 工作人员不得在工地内酗酒或酒后进工地工作,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以维护财产和人员安全。 |
| 8 | 材料车辆进现场装卸完毕后,应立即驶离现场,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 |
| 9 | 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要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
| 10 | 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问题。 |
| 11 | 加强劳务队伍的管理。 |
| 12 | 定期对治安保卫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严肃处理。 |
| 序号 | 防止施工扰民和民扰措施 |
| 1 | 进场前主动与市容、市政、环卫等部门取得联系、备案,办齐各项手续,施工过程中随时保持联系,加强沟通。 |
| 2 | 做好周边居民服务工作。工地有专人负责协调与周围居民、所在地居委会、市政交通、环卫等单位的横向关系,定期主动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工程建设的有关意见,保证工程文明施工,使工程成为爱民工程、便民工程。 |
| 3 | 公布现场联系电话,专人负责接待来访人员,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以避免民扰带来的一系列麻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
| 4 | 规范每个员工的举止行为和言谈,不说粗话脏话,避免和场外人员发生纠葛;对于因我方人员造成的纠纷,将严格处理。 |
| 5 | 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设置围挡,并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和线型和顺。施工区域的围护设施如有损坏要及时修复。 |
| 6 | 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渣土洒落,泥浆、废水流溢,控制粉尘飞扬,减少施工对当地环境和绿化的污染,严格控制噪音。 |
| 7 | 在靠近居民区进行挖土、支撑和浇捣混凝土时,要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保证在晚上十点至凌晨六点期间内,噪声不大于50dBA。 |
| 8 | 在无法避免的施工噪声影响居民和行人的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要耐心地做好群众的解释和安抚工作,并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安排。 |
| 9 | 现场吊装钢筋时,由专人指挥,做到稳吊轻放,严禁从高空抛扔,减少噪声。 |
| 10 | 晚间施工照明要防止灯光直射居民住房,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临时道路转变处夜间要设置警示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
| 11 | 配合搞好周边环境、街道卫生等工作。制定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生活垃圾集中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所有生活和其它污水必须分别处理后方能经排水管道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
| 12 | 不随意丢弃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废弃物,应将其统一收集并投放于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的垃圾收集站、点。 |
| 13 | 开展警民共建活动,使项目的治安管理与社会的治安管理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