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2025-09-29 02:15:51 责编:小OO
文档
企业如何突破瓶颈(一)差距 

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一、           差距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长三角、珠三角出现了“民工荒”,整个浙江省内,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行业几乎一直在为“用工短缺”而犯愁。2004年第三季度,该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约134万人,求职人数约88.1万人,缺口比重为34.25%,广东缺口100万左右,2005年1月24日羊城晚报报道,广东省缺工200万人,2005年4月28日第一财经报报道,“民工荒”现象呈西移之势,媒体时而出现类似之报道。又有像黄华华这样的地方领导称“不完全赞同‘民工荒’”这样的观念,不管报道如何,招工比前几年难已成事实,尤其是素养较好或有一定技能的员工,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招工将越来越难。这种现象发生在中国这个劳动力既多又便宜的国度看起来简直不能理喻,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是美、德、英、法、意、日等经济强国的经济发达还是本国发达?是他们的劳动力贵还是本国贵?是他们的劳动力多还是本国多?答案大家都清楚,那为何他们未出现‘民工荒’而我们出现呢?这就是差距!!!

造成这个所谓的“民工荒”本人认为有两大原因:

一、企业对聘用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市场符合要求的民工越来越少

二、民工对福利、待遇、环境等综合要求越来越高

出现如此的双高现象,在民工素养和技能未大幅上升及企业的管理、福利、待遇未明显提升的今天,出现所谓的“民工荒”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更是未来发展所需的。企业在面对民工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如何留住老员工如何招聘到优秀的新员工,却能为自身带来更大的效益是我们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们与经济强国之间的差距。

首先我们要讨论出现双高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只有两个: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全国各地各种各样模式的的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的建立,企业数量的快速递增,当然用工需求也越来越多,民工可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日化,企业需不断导入新的管理技术、新的管理模式、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而新的环境下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优秀的员工能使企业的运作能力更加稳定,为精益生产提供扎实的运作基础,所以优秀的老员工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民工越来越香。

综合上述的问题,企业想要在竞争如此激励的市场中留有一席之地,必须通过自身的改进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出现所谓的“民工荒”说明我国大部分企业发展已出现瓶颈。留住老员工招聘到优秀的新员工就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能帮助企业快速突破发展的瓶颈,留有很多种方法,当然最好的方法产生的结果是:既能留住优秀员工又能提升企业效益又能为客户让利。

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呢?首先企业必须了解自身的状况找出差距,即企业的优势在何处、劣势是什么、机会是什么在哪里、威胁是什么何时,如何了解有许多方法。我有一个方法能快速测量与世界级优秀工厂之间的管理差距,您的企业的总合生产效率与优秀工厂的差异,

总合生产效率=理论单件生产周期×生产的良品数/负荷时间×100%,

注:负荷时间=上班时间—停止时间(规定休息时间,如早会时间、吃饭时间、清洁卫生时间等等)

请您立刻计算,然后再看下文。

现在您的总合生产效率已计算出来了,那么我们就和世界级优秀工厂进行比较吧!世界级优秀工厂的总合生产效率为96%,请问您的数据与他们的数据相差多少?这个差数就是您的工厂比优秀工厂多损失的效率。想一想您如何与他们竞争?您还有什么优势?您如何与他们正面抗击?

据我对众多企业的测评,企业一般水准在50%--70%之间,好一些的企业能达80%多,更好的竟达到90%以上,更有甚至超过100%,难道真有吗?后来我到现场了解后得到,这些测评结果非常理想的,大多连标准工时都定的不合理,经正确测评后有些竟未达到50%,这个差距就更大了,真的叫做不知不觉!那么标准工时如何得来呢?优秀工厂的理论单件生产周期=设备生产公司提示的或者设备设置后最佳的状态下单位产品的生产所需要的时间。许多企业在设定标准是未受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工作最快速率×(1+疲劳度),这本身没错,错就错在管理认为这样的疲劳度是合理的所以定的较高,也未经改善或改善力度不大,现场管理者应不断去降低作业者的疲劳度并降到最低点,差距就是优秀工厂的疲劳度低于8%,所以制程能力非常稳定。

现在您可以从新计算一下,看看现在的差数。假设您的工厂通过努力后达到了90%以上,您将这部份增加的利润分成5份,3份作为企业的利润,1份奖励员工作为报酬,1份让利给客户作为优势竞争力,这不是企业、员工、客户三赢吗?员工的收入大幅增加后,您还担心留不住员工吗?您还担心找不到优秀的民工吗?员工由于想保住高收入,他们的素养不提高还行吗?您提供给客户质优价廉的产品,客户还不找您吗?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圈,您想要吗?

想要!就立刻行动!现在立刻去找出影响效率的环节!立刻进行分析并确定主要原因!针对影响最大前3项原因立刻提出改善措施!立刻实施并保持成效追踪!祝您的企业快速突破瓶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