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施工监理过程控制措施
2025-09-29 02:19:08 责编:小OO
文档
施工监理过程控制措施

一. 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工程质量过程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管理

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2.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3.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4.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尊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任何工程项目都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组成,而工程项目的施工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所以,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

三.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    人的控制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教育、职业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人的心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如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的人,不能操作快速运行、动作复杂的机械设备。此外,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对不懂装懂、图省事、碰运气、有意违章的行为,必须马上制止。

2.    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材料控制的要点是:加强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明确材料进场验收的职责、步骤及依据,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必须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其它质量证明材料,经现场监理,甲方代表检查抽样,送试验室复试,凡未经检验和已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均不得投入使用;材料验收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标准的规定,并做好材料验收的各项记录和标识。在保税区家居广场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就是按照以上所述控制要点,严把材料质量关。在对灌注桩钢筋进场验收时,发现这批钢筋外观粗糙、锈蚀严重、肋的棱角不分明、有裂纹,且产品合格证上的炉号与实物上的炉号不符,于是我们确认这批钢筋为不合格材料,要求其全部退场。从而避免了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项目中,确保了工程质量。

3.    机械控制

机械控制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陈旧或已淘汰的设备要使用,比如:主体施工期间必须使用强制搅拌机,不得使用滚筒搅拌机。此外还应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求项目部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4.方法控制

这里所指的方法控制,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例如:在家居广场项目地面施工时考虑到施工面积较大,不利于找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这样一套施工方案:在地面上平行铺设20X20mm方钢管,间距5.5m,用水准仪将方钢顶面操平后固定,浇筑细石混凝土时用6m长的刮杠刮平,待混凝土完全沉实、上人有脚印但不下陷时,采用叶片式抹光机抹光。通过这一套工艺施工出来的混凝土地面平整、无裂纹,表面的平整度可达2mm,且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施工速度快,节省人工。

5.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冬雨季、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以免工程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危害。

    四.施工项目质量控制阶段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一)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1.施工准备的范围

(1)全场性施工准备,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

    (2)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3)分项 (部)工程施工准备,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项(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4)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5)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如框架结构施工,通常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工程等施工阶段,每个阶段的施工内容不同,其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组织要求和现场布置也不同,因此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

2.施工准备的内容

  (1)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2)物质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施工机具准备等。

    (3)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工长、施工队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4)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五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编制冬雨季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等。

(二)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三)事后质量控制

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1)      成立验收小组,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2)      准备竣工验收资料。

(3)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4)      组织竣工验收,其标准是:

1)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2)交工验收的建筑物要窗明、地净、水通、灯亮、采暖通风设备运转正常。    

3)交工验收的工程内净外洁,施工中的残余物料运离现场,道路、绿化、其它配套设施已完成。

    4)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一)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有:

(1)             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             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3)             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4)             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5)             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6)  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7)  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8)  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9)  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二)现场质量检查

1.    质量检查的依据

(1)国家颁布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施工图及说明、设计变更通知单、会审纪录、工地例会决定等。

(3)当地质量监督部门规定的细节要求。

    2.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隐蔽工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如果隐蔽工程未达到验收条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返修,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甲方检查验收,未经检查验收的隐蔽工程一律不得自行隐蔽。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现场监理、甲方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此外,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

    (1)目测法。其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看,就是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如清水墙面是否洁净,弹涂是否均匀,内墙抹灰大面及口角是否平直,混凝土拆模后是否有蜂窝、麻面、漏筋现象,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工人操作是否正确等,均是通过目测检查、评价。

    摸,就是手感检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如大白是否掉粉,地面有无起砂等,均可通过手摸加以鉴别。

    敲,是运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对地面工程、装饰工程中的水磨石、面砖、和大理石贴面等,均应进行敲击检查,通过声音的虚实确定有无空鼓,还可根据声音的清脆和沉闷,判定属于面层空鼓或底层空鼓。

    照,对于难以看到或光线较暗的部位,则可采用镜子反射或灯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检查。

    (2)实测法。就是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也可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

    靠,是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

    吊,是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

    量,是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等的偏差。

    套,是以方尺套方,辅以塞尺检查。如常用的对门窗口及构配件的对角线(窜角)检查,也是套方的特殊手段。

    (3)试验检查。指必须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如对桩或地基的静载试验,确定其承载力;对混凝土、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确定其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钢筋对焊接头进行拉力试验,检验焊接的质量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