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标点符号(附解析)
2025-09-29 02:20:53 责编:小OO
文档
一、要点梳理

(一)常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点号(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和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点号

①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②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分隔号。

(二)常用的标点符号用法

基本用法例句注意

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号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句号,各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问号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经理是

怎么当的??

⑴句子有疑问词但全句是

陈述语气,句末不用问号。

⑵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

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⑶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

问句成分前后倒置的,问

号用在句尾。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号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

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

后再加叹号。

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号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⑴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标点符号知识精讲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

数通常不用顿号。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标有引号、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日”“月”构成“明”字。

⑵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

顿较大的,用逗号。

⑶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用

顿号;做主语、谓语、补

语、状语时,用逗号。

⑷并列短语之间有语气词

时,用逗号。

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

本学科的主干课程;二、主持本学

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

科的学术队伍……

⑴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

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

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⑵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

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

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

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用于总述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述。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冒号

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度原文,

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

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

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⑴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

暂停顿不用冒号。

⑵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

号。

⑶部分引用(引文不)

前不能用冒号。

⑷引语中间“某某说”,

是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

冒号。

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如简称、别称、反语。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引号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

紊’是什么意思?”

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

⑴引用的话是的,末

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

⑵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

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

标点;

⑶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

号或感叹号,要保留。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标示引语的出处。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

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

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⑴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

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

句子(局部)时,括号用

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

号后不用点号。

⑵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

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大厅。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今天好热啊!——你什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用于声音的延长。“呜——”火车开动了。

用于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用于插入语。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破折号

用于话语中断或间隔。“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用于引文的省略。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棱啊……”

用于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用于语意未尽。他这样干,未免太……!⑴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⑵省略号与“等”不共用。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连接号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列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隔号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

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

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名号用于电影、电视、音乐、诗歌、

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

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沁园春·雪》(诗词名)

《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

名、期刊名、篇章名、剧

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

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

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用于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二、方法点拨

(一)常见错误

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

例: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3.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前置之误用

例:到底怎么办?这件事。

4.概数误用顿号

例:一天才走五、六里。这次运动会二、三班从的同学都要参加。

5.连词前误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6.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

7.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8.句中未用逗号径直用分号

例: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10.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例:XXX有两句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的精神。

11.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例:昨天开大会,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一是持证上岗,二是下岗分流。 

12.某某说,在引用的话中间,误用冒号

例:“这样做对不对?我看,”刘主任大声说:“不对。”

13.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例1:王说:“咱不能把功劳当资本,向党和人民捞好处”。

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14.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之误 

例: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弟、表妹、同学……等。

15.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用 

例1:第一部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徐卓果编剧,张石川导演。

例2: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文学创作

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16.不是书名滥用书名号

例:《国际书法展览》,最近在郑州市河南省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

(二)常考标点符号判定技巧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例1: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解析】针对一件事进行提问,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例2: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解析】一连串的提问,每一问皆为问号。

例3: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解析】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号,改为句号。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解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同志们”应在句首,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例1: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

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解析】“较丰富的动植物……旅游等资源”是一个分句内部的小并列,应将逗号改

为顿号。

例2: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解析】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例1】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

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解析】在此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因此,分号应改为冒号。

【例2】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解析】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

为逗号。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解析】“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是对上文的总结,应用冒号。

6.引号

引用之语未,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标点符号引号里。

例1: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解析】诗歌的引用部分是的,句号应在引号内。

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解析】“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是评论家说的话的一部分,不能,句号应在引号外。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例1: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解析】整句话都是但丁的言辞,但丁是针对整句话进行解释的,所以括号应在句号外。

例2: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解析】括号内注释是针对《四库全书》进行注解的,应在句号内。

三点剖析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考生需要了解并掌握标点符号的种类、用法以及修改符号的使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

1.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2.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3.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4.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题模精选

题模一:标号

例1.1.1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近日,由《辅导员》杂志、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主办的“中国百名小学生赴俄罗斯展演”活动在莫斯科拉开帷幕。

B.他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路就在他脚下延伸。”

C.词用长短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音乐,一方面是为了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D.板桥、院落、月色、炊烟……这些最平凡的景物,在从乡村出来的作者眼里,都蒙上了一层诗意,寄寓着人生最悠远的乡愁。

【答案】B

【解析】引号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而B项中引号里的句子是对我们的启示,并非直接引用,所以应删除引号。

例1.1.2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法国总价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是从说“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说“‘我’上学的情形”;语段(二)中的画

线语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确”解释“最美的语言”。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语段(一)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甲】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语段(二)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乙】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甲】破折号【乙】破折号B.【甲】逗号【乙】句号

C.【甲】破折号【乙】句号D.【甲】逗号【乙】破折号

【答案】A

【解析】甲处用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乙处用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题模二:点号

例1.2.1 下面语段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

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甲】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乙】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丙】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生要注意平时积累各类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

例1.2.2 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相传有一次,他去拜访朋友。朋友请他留一幅字。他当即泼墨,写下“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

运少有余财”。朋友读完,大为生气。祝枝山一笑,说:“不必生气,你念错了。”于是大声地念了一遍,朋友转怒为喜。朋友和祝枝山都是怎么读的?请为这句话分别加上标点。

朋友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答案】

朋友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解析】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注意断句的位置。难度不大。

随堂练习随练1.1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B.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D.看着人类这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一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答案】C

【解析】C.错误;这里不是转述别人的话,而是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应该加上双引号.

随练1.2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D项

错误,应该把引号去掉。

随练1.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不能加“嘛”,故单引号在“嘛”之前;B是陈述句,而非真正发问;D间接引用,故句号在外边,或者在“那样”后加冒号也可。

随练1.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D.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答案】B

【解析】A.“史记”外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B.正确;

C.选择关系的问句,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这是一个选择疑问句;

D.数字表示约数时,中间的顿号去掉.

随练1.5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B.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D.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B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D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随练1.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改为。C.“秋风”“中秋”中间加、D.改为:《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随练1.7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是共赢”。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一语中的。

C.相对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莫言也创造了他文学中的高密东北乡——这个地方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这一点与福克纳不一样。

D.从《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代新青年被唤起,他们表现出勇敢、自信和有理想,成为民族进取心的表达者和时代的先锋。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B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在引号内。

自我总结课后作业

作业1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作人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用反选排除法,A“和”前不用顿号,B,问号应是句号,D引号多余,答案为C。

作业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B.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原形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项属于无疑而问,把问号改为逗号;C.冒号应为逗号;D.双引号应为书名号。

作业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C.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D.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平时要注意各类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A晒焦后面应是“;”B是陈述句,不应该用“?”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应去掉

引用中的“。”。

作业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鼠?”

B.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C.柠檬黄色素、玉米香精、糖精钠等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但使用的范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食品都适合。

D.今早,初三五班的黑板擦不见了,老师想知道是哪位同学藏起来的?

【答案】D

【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D句中的问号应为句号。

作业5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符规范的一项是(  )

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答案】B

【解析】A.句中的顿号应为逗号,因为前后句子是短句,不是词组;

B.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句中的问号应该在“罗丹大师”之后,表示整个句子是一个问句;

D.“等”与前面省略号不能连用,应去掉“等”或省略号.

作业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是()

A.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B.如果你有什么理想,请一个人或三五个朋友一起,在山巅、海边……。向着天空、群山、

C.金钱是什么呢?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

D.句子结构不完整,主要由两种情况造成:一种是误用介词或动词“使”,导致句子成分残缺。例如:“由于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其正确的使用方法要靠平时进行积累。B项中可改为“如果你有什么理想,请一个人或三、五个朋友一起,在山巅、海边……向着天空、群山、大海大声喊出你们的希望,让天地为你们作证。”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