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要求和沥青用量
透层油由柴油与沥青掺配而成,掺配质量比为,柴油:沥青=2:8,喷洒油温控制在120-140℃之间。透层沥青材料宜采用慢裂的洒布乳化沥青。沥青用量应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并符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2)透层施工要点
洒喷透层油在基层验收合格且养生期结束后进行,洒布前及时清扫干净并少量洒水,待表面稍干后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洒布车进行喷洒。喷洒过程中,汽车挂—档慢速行驶,喷洒量控制在0.8L/m2,洒布结束后先闭喷油阀门方能停车。对于边缘等洒布不均匀处,由人工进行补洒。透层油喷洒过程中,对已施工完毕的路肩进行覆盖保护,防止污染。当遇大风、降雨或气温低于10℃时,不进行透层油喷洒。喷洒结束后,清除局部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避免形成油膜。
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10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
8.3.2.5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由于本项目沥青混凝土用量较少,故采用商品砼
8.3.2.5.1 对商品砼材料要求
(1)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中粒式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集料的最大公称直径不超过20 mm。
(2)粗集料: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
(3)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天然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采用由粗骨料加工而成的经筛选后的石屑。
(4)填料:填料应采用石灰白云石、大理石等碱性岩石磨制的石粉。
(5)沥青:沥青材料应附有炼油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沥青标号为AH-90。
(6)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生产配合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及加减.03%三个沥青用量供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生产配合比验证。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度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粒进行马歇尔试验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配合比。
8.3.2.5.2 施工工艺
如图8-4所示。
图8-4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8.3.2.5.3施工要点及要求
(1)在沥青混凝土各层的铺筑工作开始前至少14天,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并在其严格监督下,按照规范规定为沥青混合料铺筑一段长100米与本合同段主线路面相同宽度的试验段。试验段所采用的材料、混合料配合比、拌和、摊铺、压实设备均应相同于主体工程。
(2)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12小时后,应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标准方法进行密实度、厚度检验。
(3)施工准备
①基层表面应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②表面透层沥青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部位应补洒透层沥青。
(4)拌和和运输
采用拌和厂集中拌制。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料速度、拌和时间先行试拌,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正常拌和,试拌的混合料应废弃。沥青混合料应拌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其出厂温度为140~165℃。在拌和作业中,应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验,取样频率为每台拌和机每天或每拌和50t混合料取样不少于一次,试样选取、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以验证抽样试验的沥青混合料与批准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级配、沥青用量和马歇尔指标是否相符。
采用15T自卸车运输,车辆应覆盖蓬布进行保温、防雨、防污染。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壁应洁净,不得沾有有机物质,并应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水为1:3)混合液,但不得有多余的油水混合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不得低于120~150℃,并不超过175℃。
(5)摊铺
①摊铺前应检查喷洒的透层油。
②根据试验路段铺筑时测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松铺系数、摊铺机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摊铺在压实完成的层面上,并不得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现象。
③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正常施工时应不低于120℃,并不应超过165℃,低温施工时应不低于130℃,并不超过175℃。
④沥青混合料运输量应与摊铺机的输出量相匹配,以确保摊铺机连续、均匀地摊铺。
⑤采取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
⑥摊铺机无法摊铺的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采用人工摊铺。
⑦雨天或下层表面有积水,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6)压实
①压实应分段压实,分段长度根据摊铺速度、压实设备种类及数量、路面厚度等确定,每一压实段应有移动标志,同时应有专人记录压实遍数,避免压实遍数不足,漏压、压实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②沥青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立即碾压,碾压开始前,应采用油水混合料稍微涂刷或喷洒压路机钢轮,以免沥青混合料粘附。碾压工作应抓紧进行,使碾压工作在规定的温度区间内完成。
③压实应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三个步骤进行。初压应采用8t轻型压路机,必须紧接摊铺进行,初压温度控制不应低于110℃。复压应紧跟着初压,并使用胎振动压路机碾压,复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应低于90℃。终压应采用16t钢轮压路机进行,以消除所有压痕,终压工作的终止温度不得低于70℃。各种压路机的碾压次数通过试验确定,初压不少于2遍,复压不少于6遍,终压不少于2遍,路面应无压痕。
④除另有规定者外,碾压应从路侧开始向路中心,并平行于道路中线进行。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cm,逐步向路中线进行碾压。在有超高的弯道上,碾压应采用纵向行程平行于路中线重叠的办法,从低向高推进。
⑤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不得在新铺的混合料上停留、转向或制动。各过程的行驶时让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应连续进行,直到所有压痕都全部消失,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⑥在压实时,如接缝处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碾压温度的要求,应采用加热器使混合料达到要求的碾压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并立即压实到无轮迹为止。
⑦由于压路机转向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混合料任何位移都应立即用路耙整修,必要时还要加铺新混合料及时纠正。碾压时还应小心保持混合料边缘的线形和坡度,使之不产生位移。
⑧压路机不能作业的其它地方,应用手动热夯、铁镘板或机动夯,将混合料夯实到规定的密实度。
(7)接缝
①沥青混合料摊铺中的纵、横两种接缝都应保持在最小数量。
②纵向接缝应是连续和平行于路中线,与下层接缝错位至少15cm,并位于通行车辆轮辙之外。
③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一台钢轮静力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
④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冷却,或有在第二天方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
⑤横缝应有一条经碾压成型,垂直良好的边棱,在下一次行程进行摊铺前,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侧面涂刷适量的粘层沥青,然后紧贴缝壁摊铺混合料。
(8)交通管制
沥青混合料各层铺筑完成后,等冷却后即可开放通车。
8.3.2.5.4 施工机械配置
表8-10 主 要 设 备 配 置 表
8.3.2.5.5 劳动力配置
表8-11 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 混凝土工 | 质检员 | 施工员 | 试验员 | 机械 操作工 | 普工 | 合计 |
人数 | 20 | 3 | 3 | 3 | 15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