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9、矿山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2025-09-29 02:41:19 责编:小OO
文档
秭归矿山

事故隐患检查、整改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事故隐患的检查与整改,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有效保证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隐患检查与整改工作是防止事故的重要措施,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  矿山每季、车间每月、班组每日至少对本单位、本岗位各种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危险源点及作业环境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第四条  矿山生产、安全、设备、技术等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专业性隐患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第五条  车间、科室均要建立隐患检查登记台账,对检查出的以及上报隐患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分检查人员、检查时间、隐患部位及危险状态、临时控制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等。

第六条  凡检查出的隐患经确认本单位无力整改的,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领导汇报,并在登记台账上注明上报单位、时间等。

第七条  凡矿山检查出的事故隐患,由矿山安全技术科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责任单位组织整改;凡车间检查出的事故隐患,由车间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责任班组组织整改;

第  隐患的分级管理

(一) 隐患的管理分三级,即矿级、车间级、班组级。凡车间内无力整改的隐患属矿级;班组无力整改的属车间级;班组内能够整改的属班组级。

(二) 隐患的检查与整改工作要坚持“四定两不交”原则,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间;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矿山。

第九条  隐患的分类管理

(一) 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凡属设备、构建筑物、起重设备、压力容器等存在的隐患,由维修车间归口管理;凡属采矿、开拓、爆破、运输等原因造成的隐患,由采石归口管理;属火灾隐患的项目归口矿安全技术科管理;轧运系统存在的岗位隐患,由轧运车间归口管理。

(二) 凡本级无力整改的隐患,应按分类管理原则报上级主管,同时记入本级隐患登记台账;矿山无力整改的隐患,写专题报告,报公司主管领导协调解决。

第十条  凡由矿山主管部门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各级均应建立专门台帐,按要求落实整改,并报矿山安全技术科备案。

第十一条  生产过程中隐患的整改

(一) 各单位发现隐患后,应根据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及时确定整改级别和整改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负责人,规定整改期限,并制定出整改前切实可靠的防范措施,落实到具体人员执行。

(二) 各单位在收到下一级隐患报告后,要及时进行确认,及时安排整改计划,均不得借故推诿和拖延。凡属矿级整改的隐患项目,在未整改前由矿主管部门及隐患所在单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十二条  隐患项目的整改须经主管人员和矿山负责人确认后,才算整改完毕,同时在台账上记清确认人员及时间。

第十三条  在隐患与检查整改工作中出现以下情形的,参照矿山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处罚。

(一)各级各单位未按规定进行隐患检查工作的;

(二)对已立项整改的隐患项目未按“四定”要求按期整改的;

(三)建设项目在交工前未及时将留下的隐患整改完毕而验收签字的;

(四) 凡上级主管收到下级报送的隐患报告后未及时作出答复的;

第十四条  因隐患整改不及时或失控,或因人为原因造成隐患而导致伤亡事故的,严格按矿山事故管理办法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  安全技术科、工会小组对各单位隐患的检查与整改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及时的要随时督办,对造成事故的要及时组织调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  对隐患整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及时消除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的有功人员,公司将予以奖励。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施行。

第十  本制度由矿山安全技术科负责解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