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复习资料
2025-09-29 02:39:39 责编:小OO
文档
名词解释

高级财务会计:运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以及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了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对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传统财务会计中不予包括或不经常发生的企业特殊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

汇率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特点是:外币数固定不变,本国货币数随汇率高低发生变化,本国货币币值大小与汇率的高低成反比。

汇率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外币。特点是:本国货币数固定不变,外币数随汇率高低发生变化,本国货币大小与汇率高低成正比。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在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的折算差额和不同于外币兑换发生的收付差额,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升水表示远期外汇价格高于即期外汇价格。

贴水表示远期外汇价格低于即期外汇价格。

货币性项目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企业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企业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规定日期,以各种书面形式,将公司信息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实质上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的一种租赁,其所有权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长期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租赁收益。

担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上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衍生金融工具也称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随着某些因素变动而变动,不要求初始净值或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以及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而形成的企业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衍生金融工具为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消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简 答

外币交易会计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两种方法为:单一交易观点和两项交易观点。

单一交易观点是指企业将发生的外币购货或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均分别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最终取决于它们结算时日的汇率。因此,年终不确认为实现的汇兑损益。

两项交易观点指企业发生的购货或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两笔交易,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采购成本或销售收入,取决于交易日的汇率。在两项交易观点下,有两种方法处理交易结算前汇兑损益:第一种方法是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列入当期利润表;第二种作为未实现的递延损益,列入资产负债表,直到交易结算时才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入账。

简述外币会计会计报表折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含义。

答:外币会计报表采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是把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传统地分为流动与非流动两大类,然后按各项目的流动与非流动分别选用适当的汇率折算;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按会计报表编制日的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按资产获得时和负债确立汇率(历史汇率)进行折算。收益表的各项目中,折旧和摊销费用按其相关资料取得时的历史汇率进行折算,其他收入和费用项目均按会计期内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是指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为货币和非货币两大类,折算外币报表时,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性项目,按报表编制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对非货币性项目及业主权益项目,按原入账的历史汇率折算。折旧、摊销费用、销货成本项目均按历史汇率折算,其他费用则按会计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现行汇率法是将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外币资产项目和外币负债项目,均根据编制报表日的现行汇率(期末汇率)进行折算,因而它是单一汇率法。

时态法是指要求现金应收和应付项目按资产负债表编制日当时现行汇率换算,其他资产和负债则依其特性分别按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换算。

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股票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为10%以上;

(4)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融资租赁业务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答: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满足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驶这种选择权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75%、含75%)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等于90%);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等于90%)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简述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答:(1)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衍生工具的价值变动取决于标的变量的变化。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简述套期保值的分类。

答:为运用套期会计方法,套期保值可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投资套期。

(1)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该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该类价值变动源于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2)现金流量套期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该类现金流量变动源于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有关的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

(3)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是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是指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简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和程序。

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从合并方出发,确定合并方在合并日对于企业合并事项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确定合并方和合并日、确定企业合并成本、确定合并中取得有关资产、负责的入账价值及合并差额的处理。判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

(1)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2)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

(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相对于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不影响合并当期利润表,有关差额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在根据合并差额调整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时,应首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留存收益。

(4)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方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以前期间实现的留存收益应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以合并方的资本公积为限,在所有者权益内部进行调整将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合并方确认一项长期股权投资。

 

简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的处理原则。

答:(1)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视企业合并方形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予列示的商誉,即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成本与购买日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购买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2)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与商誉的确认相同,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上述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购买方的合并当期的个别利润表;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上述差额应体现在合并当期的合并利润表中,不影响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

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都是结束被清算企业的各种债权、债务和法律关系。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一是清算的性质不同。解散清算属于自愿清算或行政清算,一般由企业或企业主管机关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而破产清算属于司法清算,要依照法律规定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二是处理利益关系的侧重点不同。解散清算的重点是将剩余财产在企业内部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破产清算则主要是将有限的财产在企业外部各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