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绘本欣赏活动设计》教案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5-09-29 02:40:28 责编:小OO
文档
《图画文学·绘本欣赏活动设计》教学方案

吴建荔

一、本节课的专业背景分析:

1、授课对象是三年专初等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2、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学有专长,具备初等教育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

育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3、《儿童文学》属于三专学生的专业基础课,(1)在素质上,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小学教师。(2)在知识上,使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性质、特征等理论,掌握儿童文学的不同体裁特点,开阔学生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视野。(3)在能力上,提升学生鉴赏、分析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能力,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实践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本节课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初教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艺体活动技能、班级管理能力等六个方面。本次课是第九章节图画文学部分,课型为理论+实践,主要培养学生鉴赏绘本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绘本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拓展学生儿童文学学科知识,明确图画书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图画书阅读活动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提升学生鉴赏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强化学

生的师范职能,培养学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和设计能力。

3、素质目标:感悟经典绘本所流露的感情,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温暖的情怀,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两绘本欣赏活动设计的比较,引导学生掌握绘本欣赏活动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对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欣赏活动设计的修改。

教学突破:通过鉴赏,比较分析两篇教学设计,学生明确绘本教学的正确理念,以培养学生绘本教学的指导和设计的能力,强化职业意识。

(三)教材处理:

补充课外资料。本节课的内容是方卫平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中第九章图

画文学的第三节图画文学的欣赏指导和作家链接中的一部分,阐述的是关于如何

指导儿童进行绘本阅读和欣赏的问题。教材关于这个问题的阐述思路不够清晰、

完整,操作性不强,学生理解上有一定困难,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使之条理化、明确化、实用化。

(四)教学设计及意图

1、欣赏绘本:通过营造绘本课堂的氛围,感悟经典绘本的美及所流露的美好的感情,引发共鸣,以此提升口头表达及鉴赏能力。

2、绘本教学设计比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两绘本欣赏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掌握绘本欣赏活动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收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3、实践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对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欣赏活动设计加以修改。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儿童文学鉴赏、教学实践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设计三个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问答法、比较法、讨论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案例评析法。

(一)活动一:说一说

导语:课前展示同学们绘本创作实践的成果,走进美丽的绘本世界。以两本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导入,营造绘本课堂的氛围,感悟经典绘本所流露的感情。请同学结合图画文学的基本特征谈谈对这两本图画书的观后感,明确“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

(设计思路及意图):欣赏解读文本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图画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能正确解读绘本。通过营造绘本课堂的氛围,感悟经典绘本的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温暖的情怀,引发共鸣,以此提升口头表达及鉴赏能力。)

(二)活动二:议一议。

分组讨论两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和《逃家小兔》的活动设计。通过分组讨论两个绘本欣赏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意见,完成课堂学习单,选派代表进行交流。

(设计思路及意图):学生利用所提供材料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学习,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有机地得到整合,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明确目标,分组讨论

学生分成4组讨论,形成意见后填写学习单,并请各组代表或成员发言。

2、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绘本的设计哪个更好?各有什么优缺点?这与两个绘本的教学欣赏活动设计的环节是有关系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讨论引导学生树立一个理念:文学欣赏活动应当遵循文学审美的规律,遵循儿童审美的心理特点,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引导儿童进入文学欣赏的境界。

3、比较研究,推导结论

教师结合两绘本作品欣赏的活动设计分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两绘本欣赏活动设计加以比较,引导学生掌握绘本欣赏活动设计的理念、步骤和方法,使之能够条理化、明确化。

(1)了解(对故事的轮廓有大概的了解)

方法:通过课件展示图片、朗读、提问等

(2)感受(引导儿童拓展想象的空间,与作品直接形成情感的沟通和共鸣)

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审美一定要有情感参与,要调动起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和作品直接形成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这样才达到审美的目的,达到文学欣赏的层次。

方法:音乐、图片、肢体语言的表演、朗读等

(3)迁移(实现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互相沟通)

迁移:在文学作品欣赏时,向儿童提供一个将阅读文学作品经验感受迁移到生活中与儿童生活经验或体验有机结合的机会。想象的过程是一个迁移的过程,它能够实现一种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相互沟通,达到迁移。

方法:设开放性的问题共同讨论,给儿童一个想象的空间。

(4)延伸(让儿童将阅读中得到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

让孩子把他在文学作品中得到的美的感受加以表达,进行创造。这是一个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

方法:绘画、仿编、分组表演、交流等

(三)活动三:做一做。

1、学以致用,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知识对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欣赏活动设计加以修改。要求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及意图):主要培养学生儿童文学鉴赏、教学实践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实训拓展,师生互评:请同学们做一回老师,依据课堂学习,简单地为《猜

猜我有多爱你》重新设计一个绘本课堂欣赏活动。请一组的同学上台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师生点评。

(设计思路及意图):这是一个项目训练的重点环节,既有成果展示,而且可以检验学生课堂所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总结,作业布置:总结本课要点并请同学们课后为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设计一个完整的绘本课堂欣赏活动,分组试教。

(设计思路及意图):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延伸课外,让学生通过练习实践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

结语:绘本阅读将会给儿童一个温暖的记忆,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儿童爱上绘本,爱上阅读,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成为儿童心灵的点灯人。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的特色说明

1、以专业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要求学生能欣赏绘本、设计绘本教学,能力培养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可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

2、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统一。通过问题设计与布置,课堂分组讨论、点评、归纳、实践及媒体课件,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及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

附1:两绘本欣赏活动设计

  《逃家小兔》欣赏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进行语言的基本句式的训练。 

2、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阅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发展儿童的扩散性思维,学会以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逃家小兔》画册一本,课件,配乐。黑板,投影仪。 

2、图片若干:小兔、兔妈妈、月亮星星、小河、树、房子、大海、。。。

设计思路:

1这本图画书,在图的表现上有规律可循,一段是自己 的描绘之后,有一张彩色的大圈进行段落的小结。因此,可让读者根据这样的规律进行预设的猜想,然后再进行阅读印证。

2、这个故事的述部分,非常强调原因与结果。母亲的每次行动,全都是不了孩子,也就是随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不管如何艰险,母亲总是全力以赴。因此让读者了解到母与子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活动过程:

阅读前:

1、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翻全家的“老照片”,听他们讲述一张张照片的来历,并挑选几张觉得最有意思的照片,准备活动后讲述。

2、想一想在你生病时,你最先想到的是谁,最愿意谁在你身边陪你去医院。

阅读活动设计:

(一)读图

1、封面:(1)封面画的是什么呀?你猜他们在干什么呢?

         (2)小草的方向说明了什么?想一想可以反过来画吗?(提醒注意大兔子在风口处,用身子挡信风以保护小兔子的细节)

2、扉页:(1)文字告诉我们图、文的作者以及翻译者的姓名。

         (2)一只简笔勾勒出来的小兔子在干什么呢?

(二)看图听文

讲述这个故事,在一组图阅读之后,让学生猜猜下页的内容。

(三)引导细节观察

1、妈妈变成捕鱼人,去抓小兔时,鱼饵是什么?

2、妈妈京戏成园丁,去找小兔里,篮子里放的是什么?

3、在马戏团,人们的目光盯着的是谁?为什么?

4、最后一幅图,你有没有发现,花马树,作者都 画了它们的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四)阅读后:

1、明“因果”:读一读开头一段话,看看你发现了哪些因果关系?试用“因为……所以”把这几句子连起来。除此之外,请学生看看比较阅读看看“如果……就……”这样的句式这间是否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试着让学生改改故事之中其他语段,体会一下,妈妈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仿照写: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想躲到哪?妈妈又会怎样找到他,仿照书上的句段,写一写。

“如果你……”,小兔子说,“我就……”/“如果你……”,妈妈说,“我就……遇到你”

各自交流仿写的段落,评一评谁的更有创意。

(五)认识“爱”:

1、仔细看看兔妈妈的每次“盛妆“出场。她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又说明什么?特别是在马戏团走钢丝,大家的目光为什么都集中在她的身上?你认为应该是个什么 样的兔子在走钢丝,可兔妈妈为什么‘铤而走险”呢?

交流、讲述你的妈妈(或长辈)为你“铤而走险”及付出的故事呢?

2、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想象兔妈妈和兔宝宝还会变成什么,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3、说理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有没有你的家人?千万别忘记他们。他们是你失败里的鼓励者,成功时的喝彩者。

(五)表达“爱”

1、母亲节的礼物

2、给妈妈洗一次脚

3、为妈妈做一件事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欣赏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发展儿童的扩散性思维,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猜猜我有多爱你》画册一本, 课件,配乐。黑板,投影仪。 

2、图片若干:月亮星星、小河、小树、房子、大海、围巾……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画册,看着封面说书名和图片上的内容。 

图片上有个兔妈妈和兔宝宝,让学生猜猜这本书上大概会讲一个什么故事?

小结:这本书上的故事讲的是猜猜兔妈妈和兔宝宝之间有多爱对方的事。那他们到底有多爱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教师出示课件,配合 图片讲述故事

1、教师提问:小兔子说她有多爱妈妈?她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她的爱?

2、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兔子把手张得不能再开?这表明小兔子爱妈妈爱地有多大?

3、那小兔子还会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继续讲述故事,要求儿童记住兔子还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儿童做动作,并学说:我爱你就像……那么……

大家模仿动作和语言,表示小兔子对妈妈的爱。

4教师出示画面丰富的那张图片:他们说着说着,猜着猜着,来到了山脚下,他们看到了什么?小兔子又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儿童自由说说图片上的景物

师:你猜猜小兔子会怎么说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鼓励儿童边看图片边使用句式:我爱你就像……那么……

三、师生词句练习:

小兔说:“我爱你就像                ,那么                              。

妈妈说:“我爱你就像                  ,那么                               。

四、请儿童来当小兔,教师当兔妈妈。师生对话,通过朗读熟悉绘本内容。

五、教师小结: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来表达自己的爱。你觉得你对周围人有小兔子这么多的爱吗?那就请你把它说出来。

附2

课堂学习单

第   组      组名:              成员:

组长:
绘本课题优点不足
《猜猜我有多爱你》
《逃家小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