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林海音的女性小说是〔C〕。
A.《鲁冰花》B.《心园》C.《城南旧事》D.《心锁》
2.《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的作者是〔B〕。
A.聂华苓B.於梨华C.白先勇D.陈假设曦
3.《慈禧全传》、《清宫外史》等小说具有恢宏的史诗风范和深沉的历史意识,其作者是〔D〕。
A.陈映真B.古龙C.陈假设曦D.高阳
4.“当代____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____人三部曲》的作者是〔B〕。
A.白先勇B.钟肇政
C.陈映真D.李昂
5.展现了“____各阶层同胞的‘乡愁’以及‘无根的一代’、‘漂泊的中国人’的飘泊之苦和失根之痛”的《台北人》的作者是〔A〕。
A.白先勇B.钟肇政C.陈映真D.陈假设曦
6.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是《假如林秀雄》、《将军碑》的作者〔C〕。
A.七等生B.王文兴C.张大春D.朱天文
7.在当代____短篇小说的创作上获得了极为突出的成就,被美籍华人文学史家夏志清称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的作家是〔A〕。
A.白先勇B.钟肇政C.张大春D.七等生
8.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A〕。
A.《游园惊梦》B.《永远的尹雪艳》C.《思旧赋》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9.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小说家之一,被杨牧称为“________来最具哲学深见的小说家之一”的作家是〔D〕。
A.白先勇B.钟肇政C.张大春D.七等生
1 0.____20世纪____十年代横空出世的怪才,被司马中原称为“野鬼托生的文学怪胎”的作家是〔C〕。
A.白先勇B.钟肇政 C.张大春D.七等生
二、多项选择题
1.____50年代的乡土小说主要有〔ABCD〕等。
A.林海音的《城南旧事》B.钟肇政的《鲁冰花》
C.钟理和的《笠山农场》D.廖娟秀的《恩仇血泪记》
2.高阳的历史小说主要有〔AC〕等。
A.《慈禧全传》B.《绝代双骄》
C.《清宫外史》D.《城南旧事》
3.80年代以后的____新女性小说主要有〔ACD〕等。
A.李昂的《杀夫》B.钟肇政的《鲁冰花》
C.廖辉英的《盲点》D.朱秀娟的《女强人》
4.七等生的主要作品有〔ABC〕等。
A.《城之迷》B.《我爱黑眼珠》
C.《放生鼠》D.《乡村老师》
5.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主要作品有〔ABD〕等。
A.《永远的尹雪艳》B.《游园惊梦》
C.《____人三部曲》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6.张大春的主要作品有〔BCD〕等。
A.《尹》B.《饥饿》C.《假如林秀雄》D.《将军碑》
7.____的新女性小说主要有〔ABD〕等。
A.朱秀娟的《女强人》B.李昂的《杀夫》C.王文兴的《家变》D.廖辉英的《盲点》
8.____的乡土小说作品主要有〔ABC〕等。
A.钟理和的《笠山农场》B.钟肇政的《鲁冰花》
C.廖娟秀的《恩仇血泪记》D.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9.20世纪50年代推动当代____乡土小说浪潮的作品主要有〔ABD〕等。
A.钟理和的《笠山农场》B.钟肇政的《鲁冰花》
C.林海音的《城南旧事》D.廖娟秀的《恩仇血泪记》
1 0.白先勇的主要作品有〔ACD〕等。
A.《台北人》B.《家变》
C.《纽约客》D.《孽子》
二、填空题
1.六七十年代,____现代小说主要有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白先勇的《纽约客》、陈假设曦的《尹》、王文兴的《家变》等。
2.六七十年代,____乡土小说的作品主要有的《____人三部曲》、《将军族》、《嫁妆一牛车》等。其中,《嫁妆一牛车》的作者是王祯和。
3.高阳的《慈禧全传》、《清宫外史》等小说跨越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鸿沟,具有恢宏的史诗风范和深沉的历史意识。
4.在当代____小说中,《台北人》、《纽约客》、《____人三部曲》、《将军族》、《杀夫》等被视为经典性作品。其中,《杀夫》的作者是李昂。
5.出版于1 977年的长篇小说《城之迷》是七等生的代表性作品。
6.《饥饿》出版于1 986年,是张大春最具魔幻现实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7.钟肇政的《____人三部曲》是一部“当代____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
8.在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张大春的《假如林秀雄》、《将军碑》中,历史与现实的界限是模糊的。
9.《台北人》是最能代表白先勇创作成就的短篇小说集,“根本就是一部史”。
1 0.在《游园惊梦》中,原来“讲排场,耍气派”的钱夫人单独漂流到____后,寂寞地居住在台南偏僻处。
三、简答题
1.从《台北人》对季节类型的选择上看,作家尤其偏爱的是对冬天与秋天的描写。请简要说明其原因。
A.冬秋季是万物衰亡的季节。在《台北人》中,冬秋季高频率的出现与作者抒发悲伤情感的用意是亲密相关,充分凸现了《台北人》中的主人公们由辉煌逐步走向消灭的悲剧意识。
B.冬秋季的表达又是为了表达光阴飞逝的生命感怀。面对这种凉风乍起,凉意袭人的季候,小说中的夫人们自然会触景悲怀,推物及己,痛惋自己花残红褪,好景不长,生发出春光难久,人之迟暮的惜时叹逝感。
C.冬秋季的表达也是为了表达对英雄暮年的无限感慨。《台北人》中的许多主人公在年轻时也都干出过轰轰烈烈的事业,属于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这些过去的风云人物也已春光不再、惆怅不已。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