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考研复习笔记
2025-09-29 02:40:04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笔记(一)

  精读小说(一)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

  一、主题思想    发表于1956年,当代文学中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矛盾,揭示官僚主义的作品

  二、刘世吾形象    1、不是一眼就看出的官僚主义    ①经历丰富

  ②有文化、理论水平、经验智慧、下决心就能做好工作

  ③工作忙但主次分明

  ④作风正派→林震尖锐的批评→好干部

  ⑤平易近人

  2、、人生、工作态度    ①热情衰退、看透一切→“就那么回事”

  ②对错误冷漠、麻木的态度

  3、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    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

  4、曾经有过    “我是多么热情、多么年轻啊!”

  三、刘世吾形象的意义    1、似是而非的理论形象表现    ①揭露官僚主义的深度

  ②具有相当深刻和普遍的意义

  2、曾经有过    提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经验的增多,如何永远保持年轻人的单纯、热情和朝气

  四、林震的性格特点及其作品作用    1、特征    有理想、有朝气、富有原则性和正义感的青年

  2、作用    ①具有重要的性格意义

  ②具有结构上的作用A、以林震在组织部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结构线索)B、以林震为视角,刻画系列官僚主义者形象

  五、塑造人物的手法    1、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突出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主题

  2、细节运用心理描写→深入展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六、叙述结构特征    1、林震    ①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和结构上的作用

  ②通过他的眼光及在组织部的经历,塑造刘世吾形象

  2、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清晰,结构严谨

  精读小说(二)红旗谱(梁斌)

  一、故事背景    1、以北伐大前后翼中平原上的故事为背景

  2、通过三代农民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变迁

  3、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中寻找道路的曲折历程

  二、怎样描写三代农民    1、第一代(朱老巩、严老祥)    ①方式:单匹马,赤膊上阵

  ②结局:家破人亡,但群众纪念他,传唱“朱老巩大闹柳树林”的故事

  2、第二代:朱老忠、严志和、朱老明    ①方式:打官司、对簿公堂

  ②结局:输官司、倾家荡产损失惨重

  ③教训:吸取父辈和自身教训,参加党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

  3、第三代:(严运涛、严江涛、朱大贵)    ①党培养下新一代代表

  ②斗争中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4、描写方式    ①深刻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斗争中寻找道路的曲折历程

  ②指明党领导的民主是农民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作品将风暴和农村日常生活交融描写,塑造历史内容的农民形象

  三、朱老忠的形象意义    1、民族性    ①具历代农民英雄的传统品格

  ②爱憎分明、对恶霸地主怀着深仇大恨

  2、时代性    ①新民主主义时代农民英雄的时代特征

  ②横跨新旧民主主义时代

  3、性    ①坚韧不拔的和封建势力斗争

  ②找到党后,性提高到无产阶级思想高度

  4、形象意义    ①深刻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斗争中寻找道路的曲折历程

  ②指明党领导的民主是农民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形象塑造是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四、民族风格    1、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自然风光→地方色彩、民族风格

  2、继承古典小说及国外的手法和形式,形成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①故事性强

  ②人物性格特征用行动和语言来刻画

  ③章法、结构继承我国古典小说,可分可合,疏密相间,分卷分章似断实连的表现形式

  精读小说(三)百合花(茹志鹃)

  一、主题    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通过描写和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敬爱子弟兵来表现

  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    1、小通讯员(年轻的战士,朴实、机灵、爱美、对妇女腼腆)    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

  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

  ③关心同志→给“我”馒头开饭

  2、新媳妇是普通农村妇女,热爱子弟兵

  三、选材角度和刻画侧重    1、选材特点:以战争为背景,选择前沿包扎所里两个平凡人物,做精心描绘,选材独特,是大时代中的小浪花、浪花虽小,但和大时代相通

  2、侧重:善于小处落墨,通过小事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心灵,抒写崇高而纯洁的感情

  四、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1、人物自身性格和前后对比    ①小通讯员对比:稚气→舍身壮举等   几年前唱儿歌→对妇女腼腆   爱护群众知错就改(借被子前后)

  ②新媳妇对比:前后对比表现她思想的升华飞跃:借被子→献被子   怕羞擦血→主动擦血

  2、衬托    以新媳妇的擦血、缝衣服、含泪盖被等思想的升华衬托小通讯员舍身救人的精神品格

  五、百合花被子的作用    1、表现主题作用:是连接军民的重要纽带,表现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

  2、刻画人物作用:新媳妇主动献被表现人民敬重子弟兵,同时烘托小通讯员形象

  3、情节结构上的作用:借→献 构成基本情节,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精读小说(四)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

  一、老田的形象    1、、是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是农建局副局,防汛指挥部总指挥

  2、、平时看似古怪、动作疲沓,关键时刻却坚决果断、在急难中能身先士卒、显示英雄本色的人物

  3、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是县的土水利专家

  二、先抑后扬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1、先抑:竭力写性格古怪、动作疲沓    ①走路

  ②讲话、处理问题

  ③生活小事

  ④工作→安乐庄决口

  2、后扬    ①听到三岔盆发洪

  ②指挥部调兵谴将

  ③堵决口失利

  ④身先士卒、表率

  3、对比    ①以“我”的视角对比:平时→关键

  ②揭示:表面缺点→是光荣经历的特殊反映

  4、作用    ①加强人物光彩

  ②具有戏剧效果

  三、山西作家群的艺术风格特点    1、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创作流派

  2、内容贴近生活、具较浓厚的“土气”

  3、文笔平易、朴实、在形似笨拙的言语中略带幽默

  精读小说(五)游园惊梦(白先勇)→选自《台北人》 60年代末作品

  一、主题    1、通过蓝天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

  2、描写守寡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遇

  3、反映了上层阶级撤离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现实的一个侧面

  4、表达了人物的怀旧情结和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受

  二、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的艺术特点    1、象征手法    指小说中的戏曲《游园惊梦》的主人公(杜丽娘)爱情追求和悲剧性命运→象征小说蓝田玉

  2、暗示手法    多指情爱方面,描写含蓄、采用暗示手法,结尾暗示世事无常的沧桑感

  3、意识流手法    指蓝田玉在喝酒后微醉状态下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表现感情生活方面和悲剧性命运

  4、这些手法表现现代派特征,熔中国传统与西方小说多种手段于一炉

  三、戏剧穿插的作用    1、展现女主人公命运的作用    身世浮沉、情感波折与《游园惊梦》息息相关

  2、刻画人物心理作用    一曲《游园惊梦》引起主人公的意识流

  3、突出悲剧主题作用    ①戏剧中的主人公悲剧→烘托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小说主题

  ②戏剧中主人公死而复生的团圆结局→反衬小说悲剧主题

  精读小说(六)陈涣生上城(高晓声)

  一、陈涣生的形象意义    1、形象    ①是“”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中年农民形象

  ②70年代末一个经历长期贫困、刚开始摆脱这种生活的老实农民的独有形象

  ③勤劳淳厚品性、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

  2、形象意义    ①从其经历和思绪中→可见后的农民生活史和新时期党的农村给农民生活和思想带来重大变化

  ②具有继承鲁迅传统暴露和改造国民性弱点的意义 阿Q精神的自譬自解、自我陶醉“

  ③引发思考→封建遗留的社会现实面→攀权是一种社会病态心理,启发深思

  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1、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心理描写    表现他勤劳淳厚的性格和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

  2、心理描写简洁清晰、结合外部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态

  3、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最深刻处,表现人物的独特心态又具普遍性,概括了社会历史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三、寓庄于谐、寓绚丽于朴素风格    1、风格淳朴,富有幽默感,藏庄严于诙谐,寓绚丽于素朴中

  2、针对砭某些国民性弱点和不良社会风气(庄严的主题)以朴素的文字描述,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

  精读小说(七)鲁鲁(宗璞)

  一、主题    1、对抗战期间童年生活的回忆

  2、围绕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

  3、描绘小狗与主人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

  4、从侧面反映了战乱年代生命的脆弱

  5、体现作者对人性、人与人间美好感情的呼唤和以往被扭曲的人际关系的针砭

  二、如何表现主题的悲剧气氛    1、主要通过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的描写

  2、以第一次丧家后的悲吠开篇,以富有感情的笔触,以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拟人手法,精心描写深切感人

  3、以第二次丧家后的悲吠结束,首尾呼应,使作品笼罩着悲剧的气氛

  4、悲剧气氛反映主题……

  三、如何以拟人手法反映主题    1、以小狗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并以拟人化描写,写狗和人的关系

  2、对狗人格化描述    ①赋予鲁鲁人的某些特征(会思索、想象、做梦、解人语)

  ②人称用“他”,姐弟和狗一起称“他们三个”,称狗为这个家庭的“成员”

  ③具有人性,具有人的美好感情

  3、以儿童的视角、感觉和情感来写鲁鲁的故事和小说拟人化描绘极为和谐融洽

  4、表现主题……

  四、“诚”与“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1、“诚”就是“真”    ①感情的真,字里行间充满感情

  ②描叙的真,写人状物纯用白描

  ③虽用拟人,但自然真切

  2、“雅”指文字的雅洁,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细腻中注意调节

  精读小说(八)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

  一、主题    1、描写了一对知识分子夫妻在“”期间的生活命运

  2、以他们悲剧性的遭遇,以小见大折射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3、谴责了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二、裁缝老婆的形象意义、作品机构功能    1、形象意义    ①对其心理的描绘,嘲讽、鞭挞了这种庸俗无聊的小市民心理

  ②是夫妇悲剧的推波助澜者,是民族灾难的社会基础

  2、结构功能    采用外在视角的主要承担者

  三、艺术特点    1、叙述结构特点    ①用团结大楼居民的外在视角,特别是裁缝老婆的眼光为视角展开叙述,显示了一种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

  ②以一吧雨伞贯穿始终使作品结构更严谨

  2、表现手法    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

  精读小说(九)哦,香雪(铁凝)

  一、主题    1、以北方只有十几户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

  2、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描摹

  3、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4、反映了人们渴望摆脱贫困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香雪的性格心理    1、台儿沟十七岁女孩,唯一的初中生,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

  2、渴求科学文化    ①书包

  ②铅笔盒

  ③打听北京的大学

  3、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艺术特色    1、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香雪从西山口步行到台儿沟,以香雪心理起伏为线索,诗化了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

  2、创造了一个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运用象征暗示的手法→铅笔盒象征现代科学文化)蕴含了丰厚的思想内容

  四、精巧构思    1、“一分钟”→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2、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铅笔盒→象征意义……

  精读小说(十)棋王(阿城)

  一、主题及王一生的形象意义    1、通过对棋呆子王一生的描述

  2、表现    ①王一生刻苦钻研棋艺的精神和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

  ②王一生特别的处事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

  ③人还是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生思想

  二、叙述以一种通达的态度    1、主要表现在叙述的客观性,对故事中人物悲欢离合的遭遇,不掺入主观感情,仿佛一切都不在意,只是关心如何讲明白故事

  2、符合主人公王一生的棋道和为人之道

  3、和小说的主题思想吻合

  4、后半部分主观感情的流露与王一生的为人之道及主题思想吻合

  三、语言文字生动传神的作用    1、文字新颖,力破俗套,简洁有力而又生动传神

  2、形容词和动词用得颇为奇特而生动传神

3、刻画了王一生的形象和内在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二)

  精读散文(一)社稷坛抒情(秦牧)

  一、(抒情内涵)主题思想    1、围绕社稷坛的特殊场所生发联想

  2、通过对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

  3、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和最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未来的祝愿

  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秦牧散文特征:文思活泼,联想丰富)    1、结构似松散、行文流水,仿佛各种意象漫不经心的随意组合,但中心突出,主题明确    ①起始:描述社稷坛景象

  ②中间:对照其他名胜,突出特点,展开想象

  ③最后: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积累起来,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一中心

  2、内在结构    ①显示了较为清晰的观念框架

  ②论证的逻辑线索

 三、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问题风格    1、知识性(学术气息)    

①从社稷坛、五色土→古代五行观念

  ②比较了古印度、古希腊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

  2、趣味性    与知识性紧密联系(五行观念)

  3、运用杂文和随笔的写法调合到抒情散文中,夹叙夹议加强谈天说地的趣味性;涉古论今投入感情,以丰富的知识,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精读散文(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

 

一、主题思想    1、通过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观感回忆和描叙

  2、对照童年时代和战争时代的回忆

  3、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4、揭示“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表达自己在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二、艺术特点    1、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    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表现主题

  ②四次不同场合写黄鹂,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不同侧面描写美的本质和意境

  2、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主题    ①渲染:开头童年的回忆→神气和美丽

  ②烘托:第一次抗战时见的黄鹂→声音和色彩→烘托美丽

  ③白描:第二次猎鸟场景→对“老史”描写→突出灵性

  ④最后两次黄鹂不同处境的对比

  3、质朴、自然间蕴含深长的意味(文笔朴实、语言简洁又带感情色彩

  精读散文(三)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一、主题    1、通过对春寒斜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2、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子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青少年时代的记忆给他带来慰藉和痛苦,相隔25年催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滋养了对故乡的想象

  3、通过塑造这一形象传达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4、表现了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衷的赞美

  二、结构特征(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多种意向会聚于统一意境)    1、以写诗的方法写散文,以情感和意境来组织和结构文章,将多种与雨有关的意向会聚于一体抒发情感    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

  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

  ③关心同志→给“我”馒头开饭

  2、写台北的春雨,交叉运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幻想等联想和想象方式编织成一曲情感浓郁、意境深远、节奏旋律优美的文字乐章

  三、表现手法(比喻、对比、联想、烘托)    1、以抒情为主贯穿全文,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

  2、采用比喻(如把雨境雨声比作中国山水画)、对比(雨境雨声与台北的对比)结合联想、烘托等手法,烘托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

  四、语言特色(借助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语言加以表达)    1、巧妙的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节奏    ①小通讯员对比:稚气→舍身壮举等   几年前唱儿歌→对妇女腼腆   爱护群众知错就改(借被子前后)

  ②新媳妇对比:前后对比表现她思想的升华飞跃:借被子→献被子   怕羞擦血→主动擦血

  2、善于运用叠字叠句,参插错落,贯穿全文(排比句反复和同声叠韵)    以新媳妇的擦血、缝衣服、含泪盖被等思想的升华衬托小通讯员舍身救人的精神品格

  五、百合花被子的作用    3、句子结构灵活多变,短句短到点点滴滴,长句象连绵不断的雨脚

  4、独具匠心,将方块字的形象性和平仄声神而化之,雨境渗透到读者的每根神经

  5、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语言美

  精读小说(四)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

  一、老田的形象    1、、是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是农建局副局,防汛指挥部总指挥

  2、、平时看似古怪、动作疲沓,关键时刻却坚决果断、在急难中能身先士卒、显示英雄本色的人物

  3、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是县的土水利专家

  二、先抑后扬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1、先抑:竭力写性格古怪、动作疲沓    ①走路

  ②讲话、处理问题

  ③生活小事

  ④工作→安乐庄决口

  2、后扬    ①听到三岔盆发洪

  ②指挥部调兵谴将

  ③堵决口失利

  ④身先士卒、表率

  3、对比    ①以“我”的视角对比:平时→关键

  ②揭示:表面缺点→是光荣经历的特殊反映

  4、作用    ①加强人物光彩

  ②具有戏剧效果

  三、山西作家群的艺术风格特点    1、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创作流派

  2、内容贴近生活、具较浓厚的“土气”

  3、文笔平易、朴实、在形似笨拙的言语中略带幽默

  精读小说(五)游园惊梦(白先勇)→选自《台北人》 60年代末作品

  一、主题    1、通过蓝天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

  2、描写守寡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遇

  3、反映了上层阶级撤离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现实的一个侧面

  4、表达了人物的怀旧情结和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受

  二、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的艺术特点    1、象征手法    指小说中的戏曲《游园惊梦》的主人公(杜丽娘)爱情追求和悲剧性命运→象征小说蓝田玉

  2、暗示手法    多指情爱方面,描写含蓄、采用暗示手法,结尾暗示世事无常的沧桑感

  3、意识流手法    指蓝田玉在喝酒后微醉状态下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表现感情生活方面和悲剧性命运

  4、这些手法表现现代派特征,熔中国传统与西方小说多种手段于一炉

  三、戏剧穿插的作用    1、展现女主人公命运的作用    身世浮沉、情感波折与《游园惊梦》息息相关

  2、刻画人物心理作用    一曲《游园惊梦》引起主人公的意识流

  3、突出悲剧主题作用    ①戏剧中的主人公悲剧→烘托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小说主题

  ②戏剧中主人公死而复生的团圆结局→反衬小说悲剧主题

  精读小说(六)陈涣生上城(高晓声)

  一、陈涣生的形象意义    1、形象    ①是“”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中年农民形象

  ②70年代末一个经历长期贫困、刚开始摆脱这种生活的老实农民的独有形象

  ③勤劳淳厚品性、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

  2、形象意义    ①从其经历和思绪中→可见后的农民生活史和新时期党的农村给农民生活和思想带来重大变化

  ②具有继承鲁迅传统暴露和改造国民性弱点的意义(阿Q精神的自譬自解、自我陶醉“

  ③引发思考→封建遗留的社会现实面→攀权是一种社会病态心理,启发深思

  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1、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心理描写    表现他勤劳淳厚的性格和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

  2、心理描写简洁清晰、结合外部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态

  3、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最深刻处,表现人物的独特心态又具普遍性,概括了社会历史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三、寓庄于谐、寓绚丽于朴素风格    1、风格淳朴,富有幽默感,藏庄严于诙谐,寓绚丽于素朴中

  2、针对砭某些国民性弱点和不良社会风气(庄严的主题)以朴素的文字描述,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

  精读小说(七)鲁鲁(宗璞)

  一、主题    1、对抗战期间童年生活的回忆

  2、围绕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

  3、描绘小狗与主人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

  4、从侧面反映了战乱年代生命的脆弱

  5、体现作者对人性、人与人间美好感情的呼唤和以往被扭曲的人际关系的针砭

  二、如何表现主题的悲剧气氛    1、主要通过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的描写

  2、以第一次丧家后的悲吠开篇,以富有感情的笔触,以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拟人手法,精心描写深切感人

  3、以第二次丧家后的悲吠结束,首尾呼应,使作品笼罩着悲剧的气氛

  4、悲剧气氛反映主题……

  三、如何以拟人手法反映主题    1、以小狗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并以拟人化描写,写狗和人的关系

  2、对狗人格化描述    ①赋予鲁鲁人的某些特征(会思索、想象、做梦、解人语)

  ②人称用“他”,姐弟和狗一起称“他们三个”,称狗为这个家庭的“成员”

  ③具有人性,具有人的美好感情

  3、以儿童的视角、感觉和情感来写鲁鲁的故事和小说拟人化描绘极为和谐融洽

  4、表现主题……

  四、“诚”与“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1、“诚”就是“真”    ①感情的真,字里行间充满感情

  ②描叙的真,写人状物纯用白描

  ③虽用拟人,但自然真切

  2、“雅”指文字的雅洁,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细腻中注意调节

  精读小说(八)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

  一、主题    1、描写了一对知识分子夫妻在“”期间的生活命运

  2、以他们悲剧性的遭遇,以小见大折射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3、谴责了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二、裁缝老婆的形象意义、作品机构功能    1、形象意义    ①对其心理的描绘,嘲讽、鞭挞了这种庸俗无聊的小市民心理

  ②是夫妇悲剧的推波助澜者,是民族灾难的社会基础

  2、结构功能    采用外在视角的主要承担者

  三、艺术特点    1、叙述结构特点    ①用团结大楼居民的外在视角,特别是裁缝老婆的眼光为视角展开叙述,显示了一种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

  ②以一吧雨伞贯穿始终使作品结构更严谨

  2、表现手法    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

  精读小说(九)哦,香雪(铁凝)

  一、主题    1、以北方只有十几户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

  2、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描摹

  3、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4、反映了人们渴望摆脱贫困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香雪的性格心理    1、台儿沟十七岁女孩,唯一的初中生,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

  2、渴求科学文化    ①书包

  ②铅笔盒

  ③打听北京的大学

  3、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艺术特色    1、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香雪从西山口步行到台儿沟,以香雪心理起伏为线索,诗化了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

  2、创造了一个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运用象征暗示的手法→铅笔盒象征现代科学文化)蕴含了丰厚的思想内容

  四、精巧构思    1、“一分钟”→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

  2、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铅笔盒→象征意义……

  精读小说(十)棋王(阿城)

  一、主题及王一生的形象意义    1、通过对棋呆子王一生的描述

  2、表现    ①王一生刻苦钻研棋艺的精神和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

  ②王一生特别的处事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

  ③人还是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生思想

  二、叙述以一种通达的态度    1、主要表现在叙述的客观性,对故事中人物悲欢离合的遭遇,不掺入主观感情,仿佛一切都不在意,只是关心如何讲明白故事

  2、符合主人公王一生的棋道和为人之道

  3、和小说的主题思想吻合

  4、后半部分主观感情的流露与王一生的为人之道及主题思想吻合

  三、语言文字生动传神的作用    1、文字新颖,力破俗套,简洁有力而又生动传神

  2、形容词和动词用得颇为奇特而生动传神

  3、刻画了王一生的形象和内在精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