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年级下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
2025-09-29 02:38:51 责编:小OO
文档
1.西瓜子的旅行

教学目标:

1、招待西瓜子被吞到肚子里以后会经过人的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最后被排除体外;

2、知道人和植物是两种不同的生命体,存在差异;学习感知和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西瓜子被吞下肚子后,会依次进入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被排泄出来。

2、感知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人是身上能长出西瓜吗?你想长出西瓜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长出西瓜吗?自己曾经吞下过西瓜子或其他一些核吗?吞下后,长出西瓜或其他什么东西了吗?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秘密

1、老师讲“西瓜子旅行”的故事,让学生来说说西瓜子都到过哪些地方。

2、讨论: 西瓜子能在人的身体里生长发芽吗?为什么?

3、一起来了解西瓜生长的过程。

◆生命小智慧

1、看图,猜猜哪颗西瓜子能发芽。

2、植物认养活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讲讲喜欢的原因,用一句话赞美它,并想想能为它做什么事。

4、种子发芽:在家,做一做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

三、课堂小结

2.美丽的缺牙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并帮助学生接受这一成长现象。

2、通过换牙、蝉脱壳、蚕蛹成蛾等事例,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

3、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感知生命在变化中不断成长。

教学重、难点:

1、换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应正确看待和接受这一现象。

2、让学生通过换牙现象明白生命是在变化中不断成长的。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桌之间相互看看对方的牙齿,说说你的发现.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1、听故事“明明换牙”

2、你想了解换牙的过程吗?

◆生命小秘密

1、看图讲故事:①请学生先把自己看懂的知识说一说,②教师进行总结

2、可爱的乳牙:学生展示自己的乳牙,说说自己的换牙的故事

3、表演“开心缺牙巴”:①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画故事,②学生讲义讲图中的故事,③同桌之间练习表演,④请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

◆生命小智慧

1、听老师讲蝴蝶从卵变成蛹、再变成蝴蝶的故事和蝉脱壳的故事,请学生在听完后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

2、我在长大:①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②汇报③教师总结④说说你成长的需要

3、帮家人选合适的物品:①先观察②再选择③教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

3.小辫子和小平头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知道人的性别差异在社会行为方面有哪些表现及社会习俗对不同性别在行为方式上有哪些不同的规定。

2、帮助学生理解性别形成的生理基础,这是接纳自我性别特征和社会角色的基础,也是进一步理解性别平等的基础。

3、初步建立异性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尊重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和由此为出发点的性别平等的社会学含义;帮助学生形成悦纳自我的生活态度,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学生理解性别差异的的生理基础。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男孩和女孩一样吗?

二、主题活动

◆生命小问号

1、思考:女孩、男孩是有什么决定的?

2、帮助学生回忆一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生命小秘密

1、找差别:图9页,找找四个人物的差别在哪里?

2、学生思考讨论:性别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

3、教师小结

◆生命小秘密

1、引导学生了解图上两个婴儿的身体差异。

2、引导学生认识异性交往的行为界限,要相互尊重,懂得自我保护。

◆生命小智慧

1、活动穿衣服的稻草人:①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两个稻草人的性别,②学生为稻草人画一画衣服,③学生展示作品

2、活动快乐男生,快乐女生:①学生看图,从图中找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②给自己喜欢的玩具画圈。

三、课堂小结

4.当心你的动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与动物接触时存在的危险。

2、了解、学习与熟悉或陌生动物安全相处的方式。

3、了解简单的受伤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习与熟悉或陌生动物安全相处的方式。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讨论: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你们家里养了什么小动物

二、主题活动

◆安全小问号

1、看图,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

2、思考:不让动物朋友伤害你,该怎么做啊?

◆安全小博士

1、看图,说说图上发讲了什么事啊?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①过分亲密或者欺负它,它会露出尖牙和利爪,②“陌生朋友”脾气坏,遇见千万要躲开,③玩耍和喂食后,一定要洗手,④被咬伤后用水反复清洗,并尽快去医院治疗。

◆安全小卫士

1、看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他们做的对不对?

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3、说一说:你应该怎么和动物朋友安全相处呢?

三、课堂小结

5.玩烟花、爆竹要小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选择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地点。

2、让学生掌握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式。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回忆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

二、主题活动

◆安全小问号

1、看图,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

2、汇报,思考:你们燃放的地点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有危险的?你们燃放的方式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安全小博士

1、学生汇报

2、教师小结①选择远离人群和建筑的空地燃放。②严禁在有易燃物的地方燃放,如:加油站、仓库等。③燃放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侧身持香火点火才安全。④点燃的烟花不能对着人。⑤遇到“哑炮”不能马上去捡。⑥小朋友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有大人陪同。⑦如果受伤,要赶快到医院治疗。

◆安全小卫士

1、看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

3、想一想:你家附近有哪些地方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三、课堂小结

6.别去有危险的地方玩

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陌生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危险。

2、了解、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存在危险的地方。

3、初步学会判断不同地点和不同情况下是否存在危险,是否需要避开。

教学重、难点:

了解、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存在危险的地方。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思考:危险的地方是那些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二、主题活动

◆安全小问号

1、看图,回答问题。

①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

②汇报,思考:他们这样做对吗?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啊?

③讨论,汇报。

④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2、议一议:到那些地方玩会遇到哪些危险?

①讨论,汇报

②教师根据回答总结(如大人用的工具很危险,陌生的东西别碰,黑洞容易被蛇咬……

3、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探险”经历?

◆安全小博士

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汇报,教师小结①建筑工地别“探险”,铁器木具多有尖。②垃圾、废品脏又臭,病菌还会藏里头。③深洞、高崖、陌生地,这些地方都别去。

◆安全小卫士

1、评一评:这些地方或物品有哪些危险呢?

①想看图思考

②汇报,

③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2、找一找:你家或学校附近还有哪些有危险的地方?

①学生思考,讨论

②汇报,

③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三、课堂小结

7.这些物品不共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物品不能共用及不能共用的原因。

2、知道区分不共用物品的方法,逐步养成物品专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物品不能共用及不能共用的原因。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毛巾可以共用吗?

二、主题活动

◆健康小问号

看图,回答问题。

1、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

2、汇报,思考:为什么只能用自己的毛巾呢?

3、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健康小博士

1、议一议:毛巾为什么不能共用?

①讨论,汇报。    ②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2、还有哪些东西是不能共用的。

①讨论,汇报。   ②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健康小行动

1、怎么样区分家人的毛巾?说说你的好办法。

2、找找图上哪些东西是不能共用的。

三、课堂小结。

8.上课要专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专心听课的主要表现。

2、引导学生反思专心、不专心听课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体验由此带来的不同心情。

3、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专心听课的习惯。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说说我们在上课都该怎么做啊?

二、主题活动

◆心理聚焦

看图,你把“★”送给谁,为什么?

1、学生做,汇报,说明原因

2、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心灵视窗

1、上课时你有前面提到的哪些情况(请学生大胆的说说)

2、说说自己在上课时的表现怎么样,结果又怎么样,还有心情呢?

◆心灵氧吧

一起来总结上课该做到:认真听、勤发言、仔细想。用眼、用耳、用大脑,上课专心学习好。

◆心海起航

思考:玩游戏时,你的表现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小结

9.做一爱欢迎的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初步形成乐于交往的意识。

2.帮助学生知道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行为,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行为,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学生分成小组做好,唱儿歌《金钩钩》,一边唱,一边与旁边的小朋友拉钩钩。

二、主题活动:

心理聚集: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三幅图,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做法受人欢迎。

心灵视窗:

观察书上的四幅图,说说你愿意和图中的谁做朋友,不愿意和图中的谁做朋友?为什么?

心海启航:

1.教师组织学生看图,让学生知道,要会赞美,要会道歉。

2.让学生反思在学习生活中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三、课后延伸:

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件受人欢迎的事。

10.我是老师的小帮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感受老师的辛苦。

2.引导学生尊敬老师,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增进师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到老师不同形式的爱。

教学准备:

1.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辛勤工作的情景。

2.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名人尊敬老师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猜谜游戏

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有啥生字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字典

小矮人,浑身白,黑地上面走一程,矮人变的更加矮。——粉笔

二、主题活动  

心里聚焦:

1.让学生观察图中老师的工作状态,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

2.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老师还做了哪些事。

心灵视窗:

1.让学生回忆老师为自己做的一件事。

2.在小组内说说自己为老师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怎样做好老师的好帮手,不让老师操心。

心海启航:

1.演一演:

在生活中怎样做老师的好帮手。

2.说一说:

在生活中当好小帮手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里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11.我有点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害怕”情绪。

2.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调节“害怕”情绪。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害怕”情绪产生是正常的,知道主动调节“害怕”情绪及调节的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容易感到害怕的情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风雨雷电”游戏

1.左手代表“风”,右手代表“雨”,左脚代表“雷”,右脚代表“电”。

2.全体学生站立。教师发令喊“风”,则学生举左手;喊“电”,则学生跺右脚。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到相应动作。

3.动作做错者坐下。

二、主题活动

1.让学生仔细看图,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2.在小组内,把自己害怕的事物说出来。

3.把自己害怕的事物写在书上。

4.在小组讨论:如何克服害怕情绪。

5.全班交流。

三、游戏

在班上,肯定有你特别好的朋友,他们在学习上或生活上帮了你很多。想一想,在班上,你想让谁不害怕或谁会让你不害怕?请你走到他面前,相互拥抱。

游戏后,让学生分享拥抱后的自己的感受。

12.  折叠小衣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折叠红领巾、袜子和内衣裤的基本方法,并能变通。

2.让学生知道整洁有条理的生活环境会使自己和家人轻松愉快。

3.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折叠小衣物的基本方法;难道是将学会的折叠小衣物的方法应用与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外套。学生准备:红领巾、袜子和背心;每组准备一套内衣裤和外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讲讲,你折叠过小衣物吗?谁教会你的呢?

二、主题活动

2.折叠红领巾:

(1)讨论:为什么要折叠红领巾?

教师出示两根红领巾:一张干净整洁,折叠的很好;另一张揉成一团,皱巴巴的。

教师提问:你会折叠红领巾吗?折叠的很好的红领巾和不折叠,皱巴巴的红领巾,戴有什么区别?

(2)让会折叠红领巾的学生给大家演示自己折叠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的演示,教师讲解,肯定学生做的好的地方,纠正学生部规范的地方和错误方法;同时,组织学生观摩、讨论、交流,归纳出折叠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训练。

3.叠袜子:

(1)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叠袜子方法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已经掌握叠袜子技能的学生做小老师,让其他学生娃子的折叠方法和要领。

(3)学生练习。

(4)讨论:为什么要把两只袜子包在一起?

4.叠短裤:

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图示自己练习,并相互交流。

三、布置课后任务

回家观察家里的小衣物是怎样收拾的。谁能发现特别号的收拾方法,下一堂课小老师就是谁。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1.上堂课学习了折叠红领巾、袜子和短裤,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2.回顾上一堂课布置的课后任务,学生汇报回家观察后的结果。

二、主题活动                                                   

1.叠背心:

(1)学生看图学习背心的折叠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讲解。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掌握叠背心的方法和技巧。

(3)让有不同方法的学生做小老师,把自己的折叠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2.校服外套折叠:

(1)教师讲解、演示上衣的折叠方法和技巧。

(2)学生练习操作,先跟教师一步一步操作,掌握基本要领后,再反复练习操作。每个学生都要能完成操作。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长裤的折叠方法。

(4)学生练习操作。

(5)在学生掌握了校服外套的基本折叠方法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一件上衣一条长裤,提倡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叠得又快又整齐。

三、课后任务:

回家折叠自己的小衣服。

13  清洁我的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清洗布面运动鞋和清洁皮革运动鞋的基本技能。

2.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兵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清洗布面运动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面料的运动鞋、软毛刷、软布、皮革清洁剂、皮革护理剂、脸盆。

学生准备:布面和皮革面料运动鞋、软毛刷、软布、肥皂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教师介绍各种不同面料的运动鞋。

学生讨论:运动鞋与其他鞋有什么不一样,穿上运动鞋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主题活动

生活小能手

清洗布面运动鞋: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操作练习,在课堂上,小组完成一双鞋的清洁。

1.教师讲解布面运动鞋的清洗要领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2.学生练习。四个同学分工合作,组长全面地和组织,操作员负责清洗运动鞋,材料员负责所有材料的管理和领取,清洁员负责整个活动中和活动后的环境卫生。四个同学用教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共同完成一双布面运动鞋的清洗。

3.活动小结:教授对各组的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布置课后任务

1.回家完成一次布面运动鞋的清洗工作,并请家长对于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2.向家长请教,皮革运动鞋应该怎样清洁?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洗布面运动鞋,请先和大家说说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再讲讲自己有什么感受。

二、主题活动

生活小能手

2.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向家长请教的皮革运动鞋的清洁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皮革运动鞋的基本清洁方法。

4.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两人合作清理鞋面,取鞋带、穿鞋带的练习课交替进行。取掉鞋带可以更彻底地清洁鞋面。

5.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两人小组合作情况。

(2)清洁皮革运动鞋方法的掌握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3)清洁工作完成情况和质量。

生活与实践

向学生介绍网面运动鞋的清洗方法。

14.我们学择菜

教学内容:

让学生学会择菜。

教学目标:

1.学习带叶蔬菜和豆类蔬菜的择理方法。

2.培养学生自觉、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与家人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学会带叶蔬菜的择理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结合时令,准备几种不同种类的蔬菜。

学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带叶蔬菜两类,豆类蔬菜。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你喜欢吃蔬菜吗?说说你知道的蔬菜。

二、主题活动:

生活聚焦:

以利用蔬菜的实物或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你认识这些蔬菜吗?你会择理这些蔬菜吗?你看见过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择理蔬菜吗?

生活小能手:

1、择菠菜:

教师先不提示方法,让学生自由尝试择菠菜。

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是怎样择菠菜的。

教师请有一定缀的学生和教师一起演示、示范,并由教师纠正个别不正确的择理方法强调择理要领。

再次让学生分小组试择菠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择芹菜:

强调芹菜的叶子也是可以吃的。

布置课后作业:

回家帮助爸爸妈妈择一种带叶的蔬菜。

向家长请教豆类蔬菜的择理方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教师了解学生上一堂课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让学生介绍自己回家择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了解咨询到的豆类蔬菜的择理方法。

二、主题活动:

1、剥豌豆:普通豌豆的豆荚是不能食用的,要将豆荚剥去。

2、择四季豆:

食指、拇指捏住四季事的端的尖儿用掐断,然后顺着四季豆的一边把丝扯下来,这个四季豆就择好一半了;另一端同意做。然后将四季豆掰成一段一段的。

生活实践:

1.瓜果类蔬菜应该怎样择理?

让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2.认识部分蔬菜,圈出蔬菜食用的部分。

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在图中圈出我们使用的部分。

学生看图后汇报、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15.我来种蒜苗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盆栽蒜苗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用栽种的蒜苗美化环境,用收获的蒜苗做一餐美味佳肴。

3、让学生在收获蒜苗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学会盆栽蒜苗的基本方法和栽种过程中和管理。

教学准备:

教师:花盆、小铲子、小木棍、土、筲箕或塑料筐、刀子、细竹丝或细铁丝、汤盆或盘子、牵牛花种子。

学生:分瓣的大蒜、瓦片、花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你认识蒜苗吗?你知道蒜苗可以做什么吗?

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充分发表意见。教师特别要给有生活经验的学生提供机会。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认识蒜苗,知道蒜苗是一种蔬菜,是川菜中常用的主菜或配菜,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二、主题活动:

生活聚集:

教师可以提问:你见过种在地里或花盆里的蒜苗吗?你能告诉小伙伴蒜苗是怎么种的吗?你愿意和小伙伴一起来种蒜苗吗?如果学生都不知道蒜苗的栽种情况,教师也可以把话题改成:你种过花或者看见别人种过花吗?能讲讲花是怎么栽种的吗?

生活小能手:

盆栽蒜苗应注意收下问题:

1、在花盆底部垫上瓦片是为了防止泥土堵塞询问的排水孔,也可以防止泥土从排水孔漏出。

2、蒜头去皮是为了让蒜头尽快发芽。

3、去皮的蒜瓣要尖朝上地按进土里。

4、第一次的水要浇足,以后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两天或几天浇一次水。

整个活动都应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减少准备工作的难度,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布置课后任务:

采用多种方法,了解蒜苗在田里是怎样栽种的。

回家多种几盆蒜苗,注意对它们进行管理,观察它们的生活过程。

下节课请同学们再带些蒜来。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1、请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如果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观察到农田栽种情况的,要充分交流。

2、学生展示小组种植的蒜苗,汇报交流蒜苗的生长情况。

3、教师要对种植的蒜苗长势不好或小组成员观察记录不好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

二、主题活动:

生活与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将蒜头剥成蒜瓣,挑大个的分别用一根细丝穿起来(不能穿过中心,以免破坏苗)然后把两串蒜瓣放在汤盆里,浇上水就可以了。

教师演示完后,请学生两合作,用自己带来的大蒜试着穿一穿。教师巡回指导,看见有细竹丝穿过大蒜位置不对的,应适当纠正,这样回家去做蒜苗盆景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布置课后作业:

1、回家后,制作一个蒜苗盆景。

2、用收获的蒜苗,请妈妈做一份回锅肉。

3、种几盆牵牛花。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