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音乐《我们的田野》教案
2025-09-29 02:39:00 责编:小OO
文档
《我们的田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

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1953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3、演唱歌谱。

教师指导:这种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是从一小节的弱位置上开始的。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在演唱歌谱的时候要注意每句开头的演唱方法——在第一个字之前的一拍吸气。

教师一边用手画拍子,一边说“一、二、吸353”,这样锻炼学生急吸气,把气吸到肚子里,让整句唱得连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4、学习延音线。

教师指导:先让学生数拍子唱出不带延音线的唱法,再加上延音线演唱,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指导学生有延音线的地方要演唱得连贯、饱满,有气息支撑。

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有延音线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分别进行演唱练习。练好以后完整演唱乐谱。

5、欣赏《我们的田野》动画。

教师提示学生:认真地聆听歌曲的歌词,观看田野的录像,感受田野的美丽景色。

6、学习歌词。

教师指导: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这基本可以准确地演唱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连贯,每个乐句开始时要唱齐,教师给手势让学生反复地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带学生完整演唱歌词,注意指导第一段结束的反复记号、第二段歌词“么肥”、“芦苇”的节奏、第三段歌词“雷一”的节奏、第四段歌词“有浅”、“色的”的节奏、第四、五段歌词结尾唱法的不同、第五段歌词:“会儿”的节奏。

(1)指导学生在唱歌词时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如果学生唱不准,给学生数拍子并指挥学生演唱。

(2)指导第二段歌词的节奏,如:“么肥”、“芦苇”。

(3)指导学生第三段歌词的接组,“雷一样”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4)指导学生看反复跳跃记号,看到反复跳跃记号跳到后面的房子并演唱。

(5)指导第四段和第五段歌词结尾的节奏不同。

(6)指导第五段歌词中“会儿”是儿化音,应该连唱。

三、歌曲处理

1、欣赏《田野》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演唱

教师指导:激发学生说出田野的美丽,带着这种赞美、美好再次演唱这首歌曲。第二乐句是这首歌曲音高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一个渐强。第五段最后一句减弱。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也使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