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与“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 |
作者:政教处团委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7-8 15:01:13 点击次数:44 |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该如何管好我的孩子呢?”“像你这样子不听话,我再也不管你了。”这些说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家长认为自己应当尽的是“管好”孩子的责任。这种“管孩子”的理念其实对教育孩子的影响是不好的,其效果也是不能如人意的。这是因为,“管”与“教”,是家庭教育中两种不同的理念。 “管”与“教”,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反映出家长们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出两种的方法来。 在“管孩子”的家庭中,家长居于“管理者”的地位,而孩子却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往往更多地是训斥或责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只是一个“被管理者”,而缺少学习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 来的孩子往往是内向的、胆小的、被动的,甚至是低能的。 在“教孩子”的家庭中,家长首先已经认识到了孩子的实际情况,他们是想着办法去教孩子学会他们所要教的内容,当孩子还没有学会时,他们往往会耐心地继续教孩子直至孩子学会。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之间是一种“教”与“学”的平等关系。在这样的家庭中,往 往能更多地显示出民主的气氛。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一般都是开心和快乐的。所以,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是好学的、上进的、外向的,一般也是多能的。 由于在年龄、阅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孩子们对很多在成年人看来很简单的事却不懂或不完全懂。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和方法等还处于一个很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家长更多地应当是教孩子如何做,而不是管孩子“不许怎么做”或者 “必须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