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 |
单元内容 | 本单元为提问阅读策略单元,以宋朝陆九渊名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揭示了本单元的编排意图,学习需要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单元包含三篇精读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和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以及 “习作《小小“动物园”》和《语文园地》。 |
单元分析 | 一、单元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主题为提问,语文要素之一也围绕着提问——“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四篇课文围绕这一目标,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第一篇课文教学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第二篇课文教学要求学生反思自己提问的角度;第三篇则让学生学习给问题分类,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在经历过提问——分类——筛选的完整过程后,提供略读课文让学生自主进行提问全过程的尝试。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清晰地揭示了提问策略在阅读中起到的作用;“日积月累”栏目则列出四条有关学与问的名言。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为“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为达成目标,教材设计了习作练习“小小动物园”,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丰富而合理的想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 2.朗读品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4.初步了解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形式。 5.学会列清单的形式对问题分类;能选出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尝试解决。 6.培养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7.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
内容 | 教学要点 | 课时 | 教学建议 |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 本课描写了豆荚的经历。重点是说明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 2 | 1.通过分角色度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豆荚的愿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6 蝙蝠与雷达 | 本课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重点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 2 | 1. 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 本文讲了科技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重点是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 2 | 通过搜集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
8* 蝴蝶的家 | 本课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重点是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1 | 1.通过启发、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对小动物的关爱。 |
习作:小小动物园 | 本次习作的内容介绍人物。重点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事。 | 2 | 1. 学会在观察,抓住特点介绍。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
语文园地 |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对比形近字的用法,学习设问句;积累文言文。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引导学生会运用成语典故,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 | 2 |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阅读方法。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理解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