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方案
2025-09-29 02:41:05 责编:小OO
文档
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严防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平安健康成长。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预防教育为主,加强应急管理,健全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事件的工作制度,以形成长效机制为目标,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主要工作

学生欺凌综合治理要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守土有责、认真履职、主动作为,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要求,落实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主体责任。

(一)教育为先,提升各主体防范学生欺凌的能力

1、明确中小学生欺凌的内涵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深化师生及家长对学生欺凌边界的理解。

2、培养学生防欺凌意识

(1)各班级要建立“帮教"学生台账,提出个性化教育引导思路。

(2)开展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3)各学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预防欺凌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团结互助。

(4)利用安全课、思政课、班会课、法治报告、实地参访等形式,教学生掌握应对策略,提升防欺凌的勇气,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向善意识和担当精神。

(5)开展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将防欺凌教育融入其中。

3、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弘扬高尚师德,培养优良教风,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2)了解教师工作生活状况,关注教师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3)将防欺凌的内容纳入教师校本培训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防欺凌培训。

(4)积极开发切合我校实际的防欺凌课程。

(二)预防为主,及时消除学生欺凌的苗头隐患

4、强化学校日常管理与巡査

(1)各门岗值班保安要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进出登记、联系制度,严禁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外来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2)值日行政、各部门安全巡査人员、宿舍楼栋栋长等要对校园进行常态化巡査,做到无空白时段、无盲区,全天候、全校园覆盖,时捕捉、发现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苗头,在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并告知德育处或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特别关注以语言、网络等形式存在的隐性欺凌事件。

5、畅通学生寻求帮助的渠道

(1)班主任、科任教师、生活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状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2)要强化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建立心理辅导档案,加强跟踪辅导。

(3)设立举报箱,向师生公布法制副校长的联系方式。

(4)与辖区派出所合作,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警。

6、加强家校合作

(1)发挥家委会的沟通协调功能,调动家长积极性,探讨防治学生欺凌的新路径、新方法。

(2)利用家访或班级网站、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与家长及时互通信息,获得支持、形成合力。

(3)搞好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落实监护责任。

(三)保护为要,确保学生欺凌事件得到稳妥处置

7、严格规范调査处理

(1)发现问题时,德育处应及时介入调查处理,对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进行确认,并按有关规定处置、上报。

(2)在处理过程中,要保护学生隐私,避免二次伤害。

(3)对实施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要进行跟踪辅导,进行心理矫正和家庭支持,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8、强化教育惩戒作用

对经调査认定实施欺凌的学生,针对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情节比较恶劣且对被欺凌学生身心造成明显严重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屡教不改或情节劣的严重欺凌事件、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等,根据《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四、工作保障

(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防范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严格履行各自职责,严密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实行防范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月报制度。各班级要每月向德育处书面汇报防范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情况。

(三)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把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考核、教职工年度考核、教职工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对敷衍塞责、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教师进行问责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