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宿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5-09-29 02:41:14 责编:小OO
文档
民宿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中的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08期

        摘 要:在随着社会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旅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接待人数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这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和商机,但同样的,挑战也悄然而至。在这种大趋势下,生态文化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在原本的生态旅游上植入文化元素使游客在享受风景环境的同时又体验领略到此地独特的文化精神,让游客流连忘返,感触颇深。本文就生态文化旅游中民宿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对相关进行了深刻探讨,提出种种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民宿;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路径

        乡村生态文化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开发模式,以农村的自然风光、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的重心,吸引游客的目光,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旅游市场,满足游客娱乐、休闲、度假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借助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的基点,不光可以让游客们享受到一些原生态的环境元素,还贯彻了文化理念,让游客在享受物质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愉悦。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民俗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于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推动力,使得生态文化旅游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一、发展民宿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使旅游文化与地方文化保持一致性

        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开展的过程中,民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功能角度看,发展名宿使旅游文化与地方文化保持了一致性,延续了当地文化的特色。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文化全球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尤其在中国,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影响和改变着各地的地方文化和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在旅游业上的体现则是各地旅游纪念品及其相似,服务方式日渐炯同。

        所以说,民宿是使旅游文化与地方文化保持一致性不可缺少的因素。首先,民宿为当地的居民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提升,能保持各地居民的生活稳定,让他们安心生活,安居乐业。其次,民宿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完美完善和对当地独特文化建筑的充分保护,可以让各地的各种传统文化和特色建筑不断的流传下去。各个景点和游客也有了某种潜在的联系,让游客对文化有了强烈的认知,充分领略当地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印象深刻。由此可见,发展民宿不仅发展了当地经济还保护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让本土的文化多姿多彩,为旅游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民宿是游客实现文化深度旅游的必要条件

        本地居民在游客进行文化与民宿深度旅游中有不可替代的向导作用。游客想在旅途中阵阵体验到当地独特的文化,没有本地居民的向导和指引是办不到的,只有本地居民的向导才能让游客在可触可感的生活状态中寻找到认知甚至融汇的感觉,留下强烈的印象,让游客流连忘返,有再次体验的念想,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旅游的氛围。所以,民宿不仅局限于提供住宿服务,还通过旅客居住场所地域文化方面的氛围营造与气息培养,变成展示景区生态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具有实感性的生活场景来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最后一点,开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完善民宿体系是必要的发展环节。民宿不仅可以让消费者的心理期待提升又对应着颁发的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所以,只有保证民宿的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才可以让本地的旅游业保持如今这种蒸蒸日上的状态,保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和不断进步。

        二、我国传统旅游的民宿发展现状

        1.民宿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饱和度比较高。民宿经济可简可繁,可小可大,投资方式方便而简单,这就导致了过多民宿产业的产生。比如云南楚雄的黑井古镇因为饱和度太高,为了争取游客资源不得不保持低价经营。

        第二,服务层次和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许多地区的居民把自己发展经营的民宿提供居住,为了使旅游旺季游客居住时分担一些游客流量,许多景色优美环境清新的著名景区保守游客们青睐,而民宿常常以低廉的价格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长久的经营和利润。不过今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上升,这些私人经营简陋的民宿已经不能满足游客们的需求,需要及时改进。

        第三,服务意识单纯,文化宣传意识淡漠,急需创新。民宿都是私人经营,经营者文化意识淡漠,只想给游客提供食宿来博得利益而忽略了自己才是这个景区的主人,没有注重文化宣传从而导致了很多旅游资源的丧失。另外对于自己的经营没有长远的计划,游客享受不到自己想要的环境,无法吸引游客的眼光,让游客下次光临。

        2.民宿的大致类型

        民宿大致分为三种:城市周边的农家乐;传统景区单独的民宿;规划完善具有规模的民宿。第一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发展和壮大。大批农村村民涌入了城市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绿化不断变差,周边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于娱乐的要求。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就这样涌现了出来。这是城市周边居民自发组织经营的产业,不过由于限于经营者的文化修养,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和宣传,虽然暂时不成问题,可是不能长久。第二种,到了旅游旺季时,有些景区的住宿服务人满为患,部分居民就把自己的住宅经过装修后提供给游客居住,来缓解压力,但是由于这部分民宿服务意识淡薄,提供的设施又很落后,加上与又有很多矛盾且混乱不堪,这都将影响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第三种,许多著名景区都有这样的民宿,尤其是云南,比如楚雄和丽江。这些民宿经过的规划和建设,既保留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又可以提供很好的食宿和娱乐环境,让游客更好的体验当地民俗和文化,吸引游客的眼光,对于当地旅游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民宿可利用的特色

        1.利用当地食材,宣传当地的美食文化

        这样既宣传了地方的特色,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经营者通过对当地农业产品的加工,做出各种符合当地文化的传统美食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成本低廉,环保卫生。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2.当地特色文化和制造业结合,制造出更加符合当地文化的纪念品

        游客去旅游时往往青睐于很多具有当地独特文化色彩的手工艺品,购买用来纪念或者送人,这点很多著名旅游景点做的很好,制造出更多这样的手工艺品可以促进消费,让游客赞叹手工艺品精美的同时又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并且这样的手工艺品成本低廉环保,推出以后一定会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从而提升本地旅游的经济效益。

        3.民宿的建设风格

        众所周知,不同地区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建设风格,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不光外形优美而且还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深受游客的喜爱。而民宿在经过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后可以更加发挥这个优势,让游客在得到很好的住宿条件的同时又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吸引旅客的下次光临。

        4.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进行规划

        各地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来打造不同的民宿,依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经济原则打造出具有当地色彩的个性化民宿。比如,民宿就有当地独特的性质,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气质、主人的亲和力和精致舒适的房间布置,以及纯粹的田园式的居住环境,美味的餐点,而使其自身成为旅游吸引力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有些人来民宿是为了纯粹体验民宿而并非为了来当地旅游。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对话的窗口,使久居都市的人能在这里接受大自然的洗礼、观察自然景象、倾听蛙鸣鸟唱。

        四、结束语

        生态文化旅游将是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而民宿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特的建筑改造而成的民宿对宣传当地文化特色,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旅游能和谐稳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对民宿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完善,让其更加正规。

        参考文献:

        [1]张万新.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模式的探究与启示[J].林业经济,2012 (05).

        [2]BUTLER R W.Tounrism in the further[J].Futures,2014(07)

        [3]洪玮.肯丁民宿居住之道[J].商务旅行,2012(11).

        作者简介:吴雪(1982.05- ),女,汉族,四川自贡人,现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