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写作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应该把作文的教学融于每节课堂、融于生活,达成英语学习的目的,实用性。
作文能力是英语学科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写作是人们运用文字记录、传播信息和表述思想的语言交流。作文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与基础知识掌握的一种体现。作文也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使用、实用英语的一重要环节。同时,作文也是初中学生的一个重点和难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作文存在几个问题:(1)万事开头难,无从下笔;(2)汉语翻译英语,但有太多的不会,不能用英语思考;(3)母语的束缚,中式英语太浓,不明词性及应用。
常规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把英语作文提出来进行了一周一节课或两周一节课的固定课堂教学,当然这是有必要的专项专题训练,有必要的进行一些技能技巧的指导教学;但是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的积累过程,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曾记得在小学三年刚开始学习写作文时,教师这样说道,“平时要多留心周围的人事物”这样作文才有题材可写,而不是胡乱编造,英语作文也一样,那么作文为何不融入我们的每一节课堂教学当中去,甚至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去呢?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实践和做法。
一、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
初中学生刚学习英语才一两年,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好,这是中国学生学英语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农村学生,也是部分教师学生的共同说法“基础太差,怎么作文”。每次提到写作文,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唉声叹气。他们不知道写什么?即使作文题目上有很明确的提示,成绩较好的同学都是勉强的翻译几句,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构思组织写作文。即使部分语文作文能力很强的同学也一样,在这方面完全没有想过英语作文和语文作文共同的地方,而是把英语直接的起来。因为英语没有融入生活。
因为语言环境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些可能的条件。对于刚开始学英语的初中学生(农村很多学生小学没有学英语),作文应该从本本抓起,写作教学应该是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实践中。每一个Topic都有一个相应的作文,同样的该Topic就是这个作文的素材,在进入本Topic教学之前,教师应全面把握本Topic的内容,以此为题材制定“作文目标”,每个Topic都可以制定一个“作文目标”,把作文教学贯穿到四个SECTION里面去教学,节节课渗透,而不是出来。每节课把生活中会应用到的句子着重强调给学生(甚至是“作文目标”实现中要应用到的句子),并课堂作反复的仿写、改写,完成学生由说到写的自然过渡。如此学生在要求写本话题作文时,学生会很快想到课堂上教师强调并自己曾改过,说过的语句,并能做一定的借用,并且能做到一定的用英语思考、组织作文一,而不是先汉语再翻译。同时促使学生课堂上更认真、更积极。
如此,学生在每个Topic作文时就不会感觉无从下笔,反而会感觉作文很简单,有很多话要说,此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再组织语句成文,进行相应的作文技巧教学指导,轻松愉快的作文,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做到“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的自然过渡。
二、从长篇大论,到限字数作文
分析初中作文题目,一定会看到这样的要求,70字左右或者不少于70字等等,看似因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低而提出的一个较合理的要求,希望学生尽量发挥达到字数要求,这里不去分析这些原因。对此,我在学生作文训练中提倡“不怕废话多,只要叙述清”。
作文是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万不可把作文教学和课堂教学分开,为而作文,作文是一个知识掌握与能力高低的一个综合体现,同时作文也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对教与学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发现:(1)字数要求往往就束缚了学生的手脚;(2)要在固定的字数内把一定的内容表达清楚其实对刚学英语不久的初中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3)部分同学又被那么多的字数吓着了。其实初中的同学们才开始学习作文,我们可以改变这一要求,“只要超过50,70字”就算进步,“越多越好”。这在一种意思上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怕学生多写废话,只要他敢写。俗语说,“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学生写的越多,出的错肯定也会多,如此目的达到了,教师点评的越多,同学们改的也就越多,掌握的也就越多。这不是就越来越好了吗?
只要学生敢写了,会写了,考试的字数,还是一个问题吗?
三、加强阅读,从课文语句,到随心所欲
实践证明,英语阅读与写作关系紧密。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指导学生领会阅读和写作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养成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分析初中三个年级的作文,如初一作文“My school life”,Topic里有一原文,学生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改些就行,如果能作一些添加,让全班师生能从此看到他(她)的在校生活就是一个好作文一;初中二年级英语教学中大量要求学生在学习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其实就是初一仿写作文的进一步要求,初二下册作文,描写学校举行的“Food festival”,Topic里没有例文,但在四个Section的对话中都有描述,当然不会因一作文真的举办一次美食节,同学们需要修改、组织,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复述然后写出来,把自己融入进那个环境,把书中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历,从而写出一篇身临其境的作文;初三的作文“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除了书上的学习方法介绍外,初三的学生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学习方法讲述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全班交流,同学们相互阅读,取别人之长,适合自己的方法写入作文中。不难看出三个年级作文由易到难都与阅读紧密相关。
通过这种自然的过渡,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可怕。克服了畏惧写作的情绪,学生写作的信心增强了,写作过程也就流畅很多。自然做到由课文的仿写到随心所欲,融于生活而更加真实。
四、最后,技巧的指导
最后,技巧的教学始终是必不可少的,如过渡、连词的应用、文章结构、作文题目的分析等等,各位老师都很清楚,笔者不再叠述。
总之,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