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有以下几种猜测,你认为哪种最合理?
A.池塘水面较温暖
B.鱼喜欢阳光的刺激
C.鱼需要到水面觅食
D.池塘中水的含氧量太低
2.下列对蝗虫外骨骼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B.支持体内器官
C.保护体内的骨骼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龙”的创造充满了想象力。据说“龙”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四肢和牙齿,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4.如图表示的是人体的屈肘动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1、2分别表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B.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2两端的肌腱连接起来
C.完成屈肘动作时,1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D.在屈肘动作中1和2是相互配合活动的
5.四川的泡菜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的一种风味小菜。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阻止尘埃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
D.防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进行发酵
6.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7.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孢子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生殖
8.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9.当我们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舒缩情况分别是?
A.舒张;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收缩;舒张
10.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A.骨折
B.骨膜
C.骨密质
D.骨松质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
A.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
D.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12.赤眼蜂可以通过将卵产在玉米螟幼虫体内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从而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这表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3.德国生物学家和艺术家___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描述了一种海洋动物,它们有长长的柄和辐射对称的结构,看起来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并将难以消化的甲壳吐出。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这种动物属于环节动物。
14.小动物的遗体被埋在大树旁,经过一段时间后,遗体不见了。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15.灰指甲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与细菌相比,真菌细胞最主要的结构区别是具有细胞壁。
16.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的目的是为了使坛子内形成缺氧环境。制醋要用醋酸菌,而制作酱则需要使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抑制其中杂菌的生长和繁殖。食物冷藏不易变质是因为低温可以杀死细菌和真菌。
17.鱼在水中游泳时,其主要的前进动力结构是躯干和尾鳍。
18.蝗虫、蜘蛛、蜈蚣、虾等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描述不正确的是它们都有单眼和复眼。
19.猫头鹰在晚上出来抓老鼠,这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现象。其他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包括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以及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
20.蛔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家鸽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家兔有发达的犬齿,与其摄取、消化植物性食物相适应。这些叙述都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1.这里没有给出错误的叙述。
2)投篮动作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供能物质在肌细胞中逐步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次经过生理过程,如食物中淀粉的消化吸收和氧气的运输。肌肉收缩需要大量的能量,而氧气则在肌肉细胞内参与能量的释放过程。因此,完成投篮动作需要多个系统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32.(1)手臂处于屈肘状态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2)手指关节的灵活性与图二中的指关节软骨和手指肌肉直接相关。
3)根据图三表示的人体骨中某物质随年龄增长的含量变化情况,可以推断该物质是无机物,青少年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姿势易造成骨损伤。
4)为了避免产生“键盘手”或“手机肘”,建议正确调整坐姿、站姿、行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伸展运动,注意手部和肩部的放松。
33.(1)图中①、②相当于两块长方形木板,③、④相当于两条松紧带。
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④应处于收缩状态,③应处于伸展状态。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关节囊。
4)当肌肉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肌纤维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因此,关节在运动中起到连接和支持作用。
34.(1)C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水分蒸发。
2)D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
3)E能进行双重呼吸,这是由于其体内具有肺这种特有的结构。
1.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可知鱼在水中使用鳃呼吸,利用的是水中的溶解氧。而植物则在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能够增加所处环境的氧气的含量。夜晚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池塘中的水生植物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气,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到了黎明时分就是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的时候,其中鱼虾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或跳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了。因此,选项D正确。
2.___为之奋斗一生的水稻(OryzasativaL.)是被子植物门、禾本纲、禾木目、禾木科、稻属的植物,其拉丁文名中Oryza是属名。水稻经过加工,就是主要粮食作物“白米或糙米”,白米主要为人们提供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类营养物质,其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糙米与普通精致白米相比,含维生素B1的量是白米的12倍、维生素E是白米的10倍、纤维素是白米的14倍,因此多吃糙米可以改善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脚气病。
解析:本题考察对水稻的基本知识和对营养学的了解。选项A、B、C均不正确,因为水稻不属于这些植物门、纲、目、科、属。选项D正确,因为Oryza是水稻的属名。选项E正确,因为白米主要为人们提供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类营养物质,其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选项F正确,因为糙米比白米含有更多的维生素B1、维生素E和纤维素,多吃糙米可以改善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脚气病。
小幅度改写:___终身致力于培育的水稻(OryzasativaL.)属于禾木科禾木目稻属的被子植物。水稻经过加工后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白米或糙米,其中白米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类营养物质,而小肠是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与普通白米相比,糙米含有更多的维生素B1、维生素E和纤维素,因此多吃糙米可以改善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脚气病。
3.由上图可以判断:水稻的根是须根系;花属于无性花;种子外面有合生的种皮和果皮,里面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光合作用产生并积累下来的。
解析:本题考察对水稻的基本知识和对植物生物学的了解。选项A正确,因为须根系是一种在水中生长的根系,适合水稻这种水生植物生长。选项B正确,因为水稻的花属于无性花,只有雄蕊和雌蕊,没有花瓣、花萼等花被。选项C正确,因为种子外面有合生的种皮和果皮,里面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光合作用产生并积累下来的。
小幅度改写:从上图可以得出结论:水稻的根是须根系;水稻的花属于无性花,只有雄蕊和雌蕊,没有花瓣、花萼等花被;水稻的种子外面有合生的种皮和果皮,里面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光合作用产生并积累下来的。
A.微生物发酵技术只在食品中有应用,不符合题意,A错误;
B.微生物发酵技术只在药品中有应用,不符合题意,B错误;
C.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制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发酵,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发酵,制造酱油用霉菌等,C正确;
D.微生物发酵技术只在化妆品中有应用,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制作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维持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因此,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A、蛔虫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A正确。
B、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以保护体内水分不被散失,B错误。
C、鸟类的飞行器官是翅膀,C错误。
D、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其犬齿退化、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相适应,D正确。
故选D。
点睛】
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B正确。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同时也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合陆生生活。而社会行为是一种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因此,B正确。
关节是骨骼肌牵引下的支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关节囊里面和外面有坚韧的韧带。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从而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进化史,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历程和特征方面来切入。
详解】
A.人类的进化历程是从古猿到直立人再到智人的过程,不是从直立人到古猿的过程,故A错误。
B.人类进化的特征是大脑发达、语言能力强、社会性强、工具使用能力强等,而非“体型变小”,故B错误。
C.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智人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人种,具有大脑发达、语言能力强、社会性强、工具使用能力强等特征,是人类进化的高峰,故C正确。
D.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早期人类的一种,具有直立行走的特征,但是智商相对较低,不具备语言能力和社会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类进化的历程和特征。
恒温动物能够保持恒定的体温,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它们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囊包裹着整个关节,连接相邻的两骨,分泌润滑液来润滑关节软骨,具有连接、保护、分泌润滑液的功能。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具有外骨骼。蜻蜓、蝗虫、蜜蜂都属于昆虫,也有3对足和2对翅。而蜘蛛则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蛛形纲。
动物的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共同作用。神经系统的刺激会使骨骼肌收缩,从而引起骨的运动。消化过程中,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为葡萄糖,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它使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在完成运动动作时,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刺激使肌肉收缩或舒张,从而引起骨的运动。例如,在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收缩使附着的骨绕肘关节运动。
1) 图一展示了屈肘动作,当肘部屈曲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则会放松。
2) 关节的灵活性源于其结构特点,即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这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 图示中B代表成年人,其骨内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C代表老年人,其骨内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大于2/3,这种骨弹性小,易骨折;A代表青少年,其骨的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这种骨硬度小、柔韧、弹性大,易变形。因此,骨中的有机物对骨的性质有重要影响。青少年如果长期不注意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易造成骨变形。
4) 为了避免出现“键盘手”或“手机肘”,建议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经常活动肌肉和关节。
点睛】
理解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运动系统至关重要。
解析】
1)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三部分组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收缩和松弛,骨充当杠杆,关节起支点作用,使骨骼肌提供动力。
2)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裹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3) 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对骨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青少年骨的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这种骨硬度小、柔韧、弹性大,易变形。因此,青少年需要注意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以避免骨变形。
4) 为了避免“键盘手”或“手机肘”,建议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经常活动肌肉和关节,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
1) 这首诗描述了农业生产中春天种植,秋天收获的景象。为了庆祝丰收,我国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过各种活动分享丰收的喜悦。
2) ___致力于培育水稻,它是禾木科稻属的单子叶植物。经过加工,水稻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白米或糙米,其消化和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相比白米,糙米含有更生素B1、维生素E和纤维素,有助于改善脚气病。
3) 根系是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可以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水稻的根系属于须根系,花是风媒花,种子外面有合生的种皮和果皮,里面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并积累下来的。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