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 财务管理
所属系部: 建工管理系
制 定 人: 彭花
制定时间: 2014年01月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 |||
课程代码:04120015 | 学分:4 | 学时:60 | |
授课时间:第4学期 | 授课对象:三年高职 | ||
课程性质: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该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所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 |||
先修课程: 会计基础等 | 后续课程:审计,会计软件应用等 |
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熟悉《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公司法》等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法规;
●能合理筹集资金,正确投资决策,有效营运资产,规范收益分配等财务主要业务。
能力目标:
●能理清并协调企业财务活动所产生的财务关系;
●能比较敏锐地判断社会经济环境、法规变化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的影响;
●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企业内部生产方式变化对财务产生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财务决策分析能力。
素质目标:
●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
●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财务管理课程教材;
●财务管理课程教案;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及其他资源;
●财务管理课程实训条件及资源。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大部分:
●项目一: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项目二:筹资管理;
●项目三:营运资本管理;
●项目四:投资管理;
●项目五:利润及分配管理;
●项目六:财务分析。
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为6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所列:
附表一:
项目 | 项目内容 | 课堂教学时数 | 实训教学时数 | 小计 | 备注 |
一 |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 4 | 2 | 6 | 案例分析 |
二 | 筹资管理 | 8 | 4 | 12 | 案例分析 |
三 | 营运资本管理 | 6 | 4 | 10 | 案例分析 |
四 | 投资管理 | 8 | 6 | 14 | 案例分析 |
五 | 利润及分配 | 4 | 4 | 8 | 案例分析 |
六 | 财务分析 | 4 | 4 | 8 | 案例分析 |
期末复习 | 2 | 0 | 2 | ||
合计 | 36 | 24 | 60 |
序号 | 项目 | 技能内容标准 | 知识内容标准 | 学 时 |
1 |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 ①理解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②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及风险价值; | ①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②了解财务管理的目标; ③理解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 ④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⑤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及风险价值的计算; ⑥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进行项目价值估算,并应用于财务决策中 | 6 |
2 | 筹资管理 | ①了解筹资管理的基础知识; ②掌握股权筹资管理; ③掌握债务筹资管理; ④掌握资本成本决策管理; ⑤掌握筹资风险管理; ⑥掌握资本结构决策管理。 | ①了解筹资的概念、种类及原则; ②掌握应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求量; ③了解股权筹资的方式及其特点; ④了解债务筹资的方式及其特点; ⑤掌握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 ⑥掌握各种资金成本的计算; ⑦掌握三大杠杆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⑧掌握运用资本结构决策方法进行筹资方案的选择。 | 12 |
3 | 营运资本管理 | ①掌握现金管理; ②掌握应收账款管理; ③掌握存货管理。 | ①掌握现金管理的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②掌握应收账款管理的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③掌握存货管理的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 10 |
4 | 投资管理 | ①理解固定资产管理; ②理解无形资产管理; ③掌握项目投资管理; ④掌握证券投资管理。 | ①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原则,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②理解无形资产日常管理的内容; ③能利用有关的现金流量决策指标进行项目投资最优方案的决策; ④了解证券投资的种类; ⑤理解证券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以及证券组合投资策略; ⑥掌握股票估价模型以及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⑦掌握债券估价模型以及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 14 |
5 | 利润及分配管理 | ①了解目标利润管理; ②了解股利。 | ①掌握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及影响税后股利制定的主要因素; ②通过股利的学习,能够运用相关的股利理论进行股利分配决策分析。 | 8 |
6 | 财务分析 | 1掌握财务分析——技术方法分析 2掌握财务分析——偿债能力分析 3掌握财务分析——营运能力分析 4掌握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5掌握财务分析——综合分析 | ①掌握财务分析技术方法的种类及其特点; ②运用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③运用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进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④运用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⑤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 8 |
项目1 |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 ||
教学参考学时( 6学时) | 讲解4课时(实训2课时) | ||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了解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理解财务管理的目标;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2.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掌握各种年金的计算方法 3.理解风险价值分析的原理;掌握价值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方法能力: 1.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总结分析的学习能力 2.问题的判断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 1.团队竞争合作能力 2.创新能力 | |||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1: 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的目标 任务2: 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 各种年金的计算方法 任务3: 风险价值分析的原理;价值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示范教学法: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进行示范讲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基本概念、采用案例讲解财务管理的三个总体目标、一次性收付款以及年金的区别、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及现值的计算、年金终值以及现值的计算。 3.图示教学法:一次性收付款与年金的区别,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的区别以及计算上的差距。 4.比较分析教学法:比较不同的财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各种年金的不同。 5.任务驱动法: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后进行实训。 给出一次性收付款终值和现值、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题目-老师讲解-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老师、学生分析总结,进行反馈。 | |||
考核标准与评价:(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 |||
1.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气氛。) 2.学习水平(课后作业、课堂提问。) | |||
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 | 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 ||
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 专业知识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设计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 教学准备与实施: | ||
教学学材 | 教室,讲授、讨论提问一体化教学 | ||
课后强化: 1.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2.如何对投资风险量化?考虑投资风险时,怎样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
项目2 | 筹资管理 | |||||
教学参考学时(12学时) | 讲解8课时(实训4课时) | |||||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理解企业筹资的渠道与方式;掌握个别资本成本的分析方法;掌握加权资本成本与边际资本成本 2.理解杠杆原理;掌握财务杠杆的计算与分析方法;理解企业资本结构的含义;理解资本结构优化的方式 3.掌握权益资本筹集的方式;理解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4.掌握负债资本筹集的方式;掌握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方法能力: 1.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总结分析的学习能力 2.问题的判断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 1.团队竞争合作能力 2.创新能力 | ||||||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1: 企业筹资的渠道与方式 个别资本成本的分析方法 加权资本成本与边际资本成本 任务2: 杠杆原理 财务杠杆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企业资本结构的含义,资本结构优化的方式 任务3: 权益资本筹集的方式以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任务4: 负债资本筹集的方式以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示范教学法:筹资管理相关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相关概念、通过案例教学讲解资本成本的计算、财务杠杆的计算与分析。 3.比较分析教学法:权益资本筹集和负债资本筹集方式的优缺点。 4.任务驱动法: (1)提出财务杠杆计算分析任务-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总结,教师评价进行任务反馈。 (2)提出权益资本筹集和负债资本的筹集方式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学生总结,教师评价-得出两种方式相比之下的优缺点。 | ||||||
考核标准与评价:(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 ||||||
1.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气氛) 2.学习水平(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 | ||||||
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 | 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 |||||
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 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设计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 教学准备与实施: | |||||
教学学材 | 教室,讲授、讨论提问一体化教学 | |||||
课后强化: 1.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对策? 2.如何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3. 简述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与要求。 4. 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应考虑哪些因素? 5. 确定债券发行资格有哪些要求? 6. 股票与债券有哪些主要区别? 7. 银行借款的程序是什么?运用银行借款筹资有哪些优缺点? 8. 影响资金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
项目3 | 流动资产管理 | |||||
教学参考学时(10学时) | 讲解6学时(实训4学时) | |||||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理解营运资本的相关概念;掌握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2.掌握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理解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证券投资组合 3.掌握应收账款的管理内容与方法;理解应收账款信用的确定 4.掌握存货的管理内容与方法;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控制法与储存期控制法及应用 方法能力: 1.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总结分析的学习能力 2.问题的判断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 1.团队竞争合作能力 2.创新能力 | ||||||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1: 营运资本的相关概念以及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任务2: 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证券投资组合 任务3: 应收账款的管理内容与方法 应收账款信用的确定 任务4: 存货的管理内容与方法 存货经济批量控制法与储存期控制法及应用 |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示范教学法:相关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 2.案例教学法:采用典型案例讲解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存货经济批量的确定以及储存期控制。 3.任务驱动法: (1)给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适用的应收账款信用。 (2)2-4任务:每个任务结束后通过实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给出案例-教师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总结,教师评价进行反馈。 | ||||||
考核标准与评价:(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 ||||||
1.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气氛) 2.学习水平(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 | ||||||
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 | 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
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 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设计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 教学准备与实施: | |||||
教学学材 | 教室,讲授、讨论提问一体化教学 | |||||
课后强化: 1. 什么是营运资金?它有哪些特点? 2. 什么是现金?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和成本分别是什么? 3.如何实行现金的日常控制? 4.企业应如何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5.什么是信用?请阐述其具体内容。 6.试阐述存货的功能与成本分别包括哪些方面。 7.存货的归口分级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8.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如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9. 零存货的意义是什么?企业如何实现零存货? |
项目4 | 投资管理 | ||
教学参考学时(14学时) | 讲解8学时(实训6学时) | ||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了解项目投资的原理;掌握项目投资的程序及其相关概念 2.理解现金流量的含义、内容与作用;掌握现金净流量的计算方法 3.掌握项目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净现值、内含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在实际中的应用 4.掌握债券价值的计算与分析:收益率的计算及风险评价 5.掌握股票价值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利用市盈率法分析股票价值 6.掌握基金价值、报价及收益率 7.理解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率;了解证券投资组合的决策与方法 方法能力: 1.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总结分析的学习能力 2.问题的判断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 1.团队竞争合作能力 2.创新能力 | |||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1: 项目投资的原理,项目投资的程序及其相关概念 任务2: 现金流量的含义、内容与作用 现金净流量的计算方法 任务3: 项目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净现值、内含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在实际中的应用 任务4: 债券价值的计算与分析:收益率的计算及风险评价 任务5: 股票价值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利用市盈率法分析股票价值 任务6: 基金价值、报价及收益率的计算 任务7: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率,证券投资组合决策与方法 |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示范教学法:项目投资中相关概念、基本方法的讲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示范现金净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收益率及风险、债权价值、股票价值、基金价值的计算。 3.任务驱动法:在对相关概念、基本方法讲解后进行案例实训,对相关的指标进行计算的运用。 给出题目(前一个教师做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学生总结,教师评价,进行评估反馈。 | |||
考核标准与评价:(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 |||
1.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气氛) 2.学习水平(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 | |||
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 | 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 ||
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 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设计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 教学准备与实施: | ||
教学学材 | 教室,讲授、讨论提问一体化教学 | ||
课后强化: 1. 简述项目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2. 在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中,现金流量的作用有哪些? 3. 项目评价方法通常有哪些?各方法有何优缺点? 4. 试讨论非贴现现金流量法与贴现现金流量法的相对优劣。 5.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6. 投资项目中的现金流量与会计中的现金流量有哪些区别? 7.试述证券的种类与特征。 8.简述证券投资的风险,如何衡量与规避风险? |
项目5 | 利润分配管理 | ||
教学参考学时(8学时) | 讲解4学时(实训4学时) | ||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理解利润分配的原理;掌握股利确定时考虑的因素;掌握利润分配的程序与方法 2.理解股票股利的含义;理解股票分割的含义;掌握股票回购的方式与意义 方法能力: 1.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总结分析的学习能力 2.问题的判断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 1.团队竞争合作能力 2.创新能力 | |||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1: 利润分配的原理 股利确定时考虑的因素 利润分配的程序与方法 任务2: 股票股利的意义;股票分割的含义;股票回购的方式与意义 |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示范教学法:相关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讲解股票股利的含义、股票分割的含义、股票回购的方式与意义。 | |||
考核标准与评价:(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 |||
1.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气氛) 2.学习水平(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 | |||
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 | 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 ||
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 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设计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 教学准备与实施: | ||
教学学材 | 教室,讲授、讨论提问一体化教学 | ||
课后强化: 1. 什么是股利?公司为什么要制定股利? 2. 股利分配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3. 企业目前常用的股利有哪几种?各自的优确定是什么? |
项目6 | 财务分析 | ||
教学参考学时(8课时) | 讲解4课时(实训4课时) | ||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理解财务分析的含义;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 2.掌握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方面的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3.理解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理解沃尔比重评分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运用。 4.掌握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方法能力: 1.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总结分析的学习能力 2.问题的判断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 1.团队竞争合作能力 2.创新能力 | |||
教学主要内容: 任务1: 财务分析的含义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分析的目的 任务2: 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方面的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 任务3: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沃尔比重评分法并能够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进行运用 任务4: 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示范教学法: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和数据讲解基本财务比率。 3.任务驱动法: 给出企业的财务数据,要求计算相关财务比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总结,教师评价进行反馈。 | |||
考核标准与评价:(对知识与能力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 |||
1.学习态度(出勤、课堂气氛) 2.学习水平(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和讨论) 3.知识应用能力(财务报表分析) | |||
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 | 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 ||
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 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设计管理能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 教学准备与实施: | ||
教学学材 | 教室,讲授、讨论提问一体化教学 | ||
课后强化: 1. 什么是财务分析?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有哪些?。 2. 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 简述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4. 简述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目的与基本原则。 5. 试述杜邦分析体系中各指标间的关系,该分析体系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权益净利率是综合性最强、最有代表性的核心指标? 6. 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市场需求和成本等生产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大幅波动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负债资金的使用而带来的利润大幅波动的风险及破产风险。在财务分析中,如何量化和分析这两种风险? |
1、师生互相问好
与学生相互问好,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和师生关系。
2、课程导入
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下企业最基本的经济管理活动,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越发展
财务管理就越重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3、课程简介
主要介绍本课程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等。
4、考核方案介绍
明确考核要求(详见考核方案设计)
七、考核与评价
1、 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须采取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征,以能否完成任务及完成情况的优劣给予考评。
2 、考核内容
考核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
3、 考核结论
课程的综合考核评价可以将应知、应会两部分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形成综合成绩,也可以单独设置综合考核内容。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领域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各任务领域可参照下表进行考评。
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比例为6:4。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序号 | 任务领域 | 评价目标 | 评价方式 | 评价 分值 |
1 | 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 | 评价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否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内涵及计算,并能将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应用于决策活动的能力 |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 15 |
2 | 筹资管理 | 评价学生运用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并能决策最佳资本结构的能力 |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 15 |
3 | 流动资产管理 | 评价学生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对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进行决策管理的能力 |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 20 |
4 | 投资管理 | 评价学生运用各种投资管理方法和模型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项目投资以及有价证券投资的能力 |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 25 |
5 | 利润及分配管理 | 评价学生运用相关的股利理论进行股利分配决策分析的能力 |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 10 |
6 | 财务分析 | 评价学生运用系列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能力 |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 15 |
合 计 | 100 |
教材资料:
(1)《财务管理》, 阳葵兰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电子教案与课件
教学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财务通则。
(2)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3)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4)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级财务管理。
教学学习参考网站 :
(1) http://www.jingpinke.com
(2) http://www.examda.com
(3) http://www.chinaacc.com
(4)http://www.hnrhkjpx.com
(5)http://www.worlduc.com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