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审核内容 | 审核记录 | 审核结果 | |||||
0 | 2 | 4 | 6 | 8 | 10 | |||
现场审核 | ||||||||
1 | 质量体系文件 | |||||||
1.1 | 是否通过ISO9001:2008或TS16949:2009 | |||||||
1.2 | 是否有过程流程图、FMEA、控制计划 | |||||||
1.3 | 文件管理与发放记录 | |||||||
2 | 技术文件 | |||||||
2.1 | 生产使用的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文件,是否最新有效 | |||||||
2.2 | 顾客要求更改的(技术要求)是否及时评审、发放、实施 | |||||||
2.3 | 每项更改在生产中是否有实施日期的记录 | |||||||
3 | 工艺文件 | |||||||
3.1 | 是否制定工艺流程图 | |||||||
3.2 | 工艺规程(或过程指导书)是否有验证记录 | |||||||
3.3 | 工艺规程规定的使用设备、工艺装备是否配置齐全 | |||||||
3.4 | 操作者能否按照工艺要求操作 | |||||||
3.5 | 是否有工艺纪律检查记录 | |||||||
3.6 | 生产现场是否有工艺文件 | |||||||
4 | 检验文件 | |||||||
4.1 | 文件规定的检具仪器的是否配置齐全 |
4.2 | 检测项目、频次是否能满足质量要求(依据) | |||||||
4.3 | 检具配置的精度是否能满足产品图样要求 | |||||||
4.4 | 评判标准是否与(客户)同步 | |||||||
4.5 | 生产现场是否有检验文件 | |||||||
5 | 检验人员配置(关键岗位) | |||||||
5.1 | 检验人员配置是否合理(进料、过程、成检) | |||||||
5.2 | 检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内培、外培记录、证书) | |||||||
5.3 | 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否满足要求 | |||||||
5.4 | 检验人员能否及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的有效性) | |||||||
5.5 | 检验人员能否行使质量否决权(有无文件规定) | |||||||
5.6 | 关键、特殊岗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 |||||||
6 | 工艺装备(工装夹具) | |||||||
6.1 | 提供专用、标准及借用工艺装备清单 | |||||||
6.2 | 检查专用工艺装备是否有图样、是否验证 | |||||||
6.3 | 专用工艺装备保养是否有记录 | |||||||
7 | 检测设备 | |||||||
7.1 | 提供试验及检测设备清单/状态 | |||||||
7.2 | 试验及检测设备校验计划及记录 | |||||||
7.3 | 检测设备的点检记录 | |||||||
7.4 | 在线量检具是否在有效期内(内校频次/校验员资质) |
8 | 生产设备 | |||||||
8.1 | 提供关键、重点设备清单 | |||||||
8.2 | 关键、重点设备的维护保养实施记录 | |||||||
8.3 | 设备点检记录(重要参数) | |||||||
9 | 现场管理 | |||||||
9.1 | 5S、定置管理? | |||||||
9.2 | 不合格品是否专门单独划分区域? | |||||||
9.3 | 人机工程(取料/放料及操作准确和方便性)? | |||||||
9.4 | 是否进行三检(首检、巡检、终检)制度,并保持记录 | |||||||
9.5 | 是否配备了足够的合适极限样件以对检验和防错设施进行确认?极限样件是否定期验证,需要时进行更换? | |||||||
9.6 | 是否每次生产/检验前用极限样件对检验和防错设施进行了确认? | |||||||
10 | 包装及防护 | |||||||
10.1 | 是否有包装作业指导书(规范) | |||||||
10.2 | 包装上是否有生产零件号、名称、生产日期及顾客要求的标识? | |||||||
10.3 | 生产过程及发运产品的包装方式是否能按要求实施?(包装单元) | |||||||
10.4 | 周转、搬运过程中是否能避免零件碰撞?操作工是否能做到轻拿轻放,避免野蛮操作? | |||||||
10.5 | 在线或在库暂存零件是否采取防尘、防潮等防护措施? | |||||||
11 | 进料质量控制 | |||||||
11.1 | 合格供方名单 | |||||||
11.2 | 查原材料检测情况(理化报告、供方质保书等) |
11.3 | 进货验收记录是否齐全正确 | |||||||
11.4 | 若不具备检测能力,是否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 |||||||
12 | 成品质量控制 | |||||||
12.1 |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 |||||||
12.2 | 成品检验记录 | |||||||
13 | 不合格品的控制 | |||||||
13.1 | 是否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流程) | |||||||
13.2 | 不合格品是否作出标识、记录、隔离 | |||||||
13.3 | 不合格品是否经过评审、处置 | |||||||
13.4 | 是否制定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返工/返修产品的重检记录 | |||||||
审核得分合计(实得分/应得分) | ||||||||
审核符合率(实得分/应得分*100%) | ||||||||
打分说明:审核结果全部符合得10分;绝大部分符合得8分;大部分符合得6分;一半符合符合得4分;小部分符合得2分;全部不符合得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