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
一、学校环境管理
1、从安全适用、勤俭办校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校园建设整体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并制定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为师生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2、建立卫生分区负责和检查评比制度,配备必要的搞清洁卫生的工具,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蜘网、灰尘;学校室内外地面平整,无果皮、纸屑、烟蒂、痰迹、杂物,垃圾入坑或入箱,置于隐蔽处,并定期清除;厕所每天打扫,定期冲洗,定期灭蚊绳。
3、校园内按规划绿化,种好管好果木花草(办初中的学校的一部分花草树种与植物课、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有关,并挂品种名称牌),无随意攀摘、践踏现象。
4、环境布置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内容定期更换,无褪色、无内容过时、无脱落现象,校告、通知、标语等正确使用简化汉字(或民族文字),无错字、别字,字体工整,行文规范。
5、校舍门窗完好,玻璃齐全,桌凳排列整齐,窗明几净,各类物件安置有序。图书馆(室)、阅览室、实验室安静整洁,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实验用品分类摆放整齐,并无灰尘。各类用房定期作安全检查、粉刷油漆,并及时维修。
6、加强师生宿舍管理,建立评选文明宿舍制度。房间及寝室清洁卫生,床铺整洁,物品安放有序。
7、严格就餐纪律。桌凳干净,排列整齐,无乱倒饭菜现象。
8、校门附近无小商小贩摆摊设点。
二、教师工作管理
9、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全体教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
10、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不得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停学生的课。
11、严肃工作纪律。教职工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按时并认真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教师必须衣着整洁,仪表端正,说普通话(使用汉语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和中学语文课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谈吐举止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2、每个教师自觉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和认真考核。每学期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每周有安排,并有记录。
13、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文化、业务学习和基本训练,不断提高教学、班主任工作和组织课外活动的水平。
14、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组织教职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形成良好的教职工集体。
三、德育工作管理
15、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
16、每学期学校应有德育工作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班、团、队活动,学生课余生活健康丰富,切实开展读好书,唱好歌,看好影片活动,抵制不健康读物、录相和歌曲的影响。每学期按规定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严格按标准民主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优秀集体和个人,严禁有玷污评选活动的行为发生。
17、中小学都要建立升降国旗制度,小学要认真上好朝会、周会。
18、中小学都要建立时事、学习雷锋、赖宁和实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专栏。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还要建立广播站。
19、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配合的制度。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和有关方面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建立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的制度。
四、教学工作管理
20、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严格按国家教委和省教委规定的教学计划编制课程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不得任意停课。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休息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按国家教委、省教委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课外作业量。按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布置作业,难易适度,份量恰当,不搞“题海战术”。
21、严格教学常规。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课外活动和考核)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有检查、督促、指导执行教学常规的措施,要特别重视建立课堂教学规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22、加强教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制订教学计划,开展小型多样、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3、切实执行中小学籍和成绩考核办法。不接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就读。控制学生休学。坚持升留级和毕业标准,按规定控制班额,中、小学最大班额均不得超过五十人。小学、初中不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高中不办全日制升学补习班。
五、学校体育卫生管理
24、学校体育工作要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卫生相结合的原则,按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上好体育课,每天坚持做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积极开展多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或全乡性运动会,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经批准的体育运动传统项目学校应开展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训练。
学生集合做到“静”、“齐”、“快”。做操做到队伍整齐,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25、学校卫生工作要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饮食卫生的管理;坚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室内采光、照明和黑板、课桌凳(椅)的设置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卡片,并纳入学生档案;积极做好近视眼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26、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责任制度,对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上学、返家途中的安全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学生发生道路、水上、铁路交通、生产劳动和校内外集体活动,以及体育活动、食物中毒等方面的意外事故。一旦发生,及时上报,并做好善后工作,按时上报安全情况。
六、后勤工作管理
27、后勤工作必须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为全面育人服务的观念,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并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规范,工作人员廉洁奉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8、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有计划地使用经费,从严掌握开支,按照上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学生杂费和代办费,不自立名目和扩大收费标准收取其他费用,严格财务审核,定期公布帐目。
29、不乱编乱印学生用的学习辅导资料;不为学生集体购买省教委、省新华书店联合下发的学生、教师用书目录和省教委推荐以外的资料。严禁为学生订购违章、非法出版物。
30、加强校舍、校产管理,要加强对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校产分类造册,落实使用部门、班级、个人的责任制,每学期作一次检查、清理。如发现校舍属于危房,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
31、加强食堂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制订并执行卫生制度和采购验收制度,严禁变质、有毒、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食堂。
32、办好校办企业,管好小农场、林场、饲养场等,严格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其他
33、建立健全学校各类机构和全体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制。
34、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层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如计划、检查、会议、汇报、总结、考核等)。
35、建立班主任业务档案,教学业务档案,学籍档案,学校基本设施、文书、会计等各类档案,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有一套管理制度。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建档案室(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益。
36、制定并实施学校远、中、近期办学规划。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