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2025-09-29 02:35:00 责编:小OO
文档
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能与膜上的钙通道蛋白结合,阻止钙离子内流进入细胞,降低胞质内钙离子浓度,抑制钙离子所调解的细胞功能,故也叫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 )。

钙通道按类型分为电压依懒性钙通道,受体性钙通道。其中电压依懒性钙通道又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L、T、N、P、Q、R等不同的类型。在心血管系统主要有L型和T型,临床常用钙拮抗剂主要作用于L型。CCB 种类很多,主要选择性地作用于 L-型钙离子通道(L-type calciumchannels, LTCC),结合部位在 α1c亚单位,并根据其具体结合点,又分为三个亚类: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类和苯烷胺类。

钙通道的分子结构:以L-型钙通道为例,它由α1、α2、β、γ、δ五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α1亚单位为功能亚单位,它能单独发挥钙通道的作用。α1亚单位上有四个重复的结构域(domain),每域含6个跨膜片段,分别称S1、S2、S3、S4、S5、S6,都是疏水性的,S4含5~6个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对膜电位的变化极为敏感,是钙通道的电压敏感区。S 5~S6之间有一较长的小袢陷入膜内形成小孔供Ca2+通透,其邻近部位常是钙拮抗药的结合位点。

对钙通道的作用方式:

(一)作用于钙通道的状态    

     钙通道有三种状态:静息态、开放态、失活态。钙拮抗药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功能状态而发挥作用,如维拉帕米作用于开放态,地尔硫卓作用于失活态,硝苯地平则主要作用于静息态。

(二)频率依赖性   

通道开放的频率与药物的阻滞强度呈正相关,即开放的频率越快,药物作用越强。但药物对频率的依赖性有不同,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明显,而硝苯地平则无。

(三)受体间的相互影响   

    二氢吡啶类或地尔硫卓类受体被药物占领后均会提高对方受体对药物的亲和力;而维拉帕米受体被占领后则减弱另二类受体对药物的亲和力。反之亦然。

钙拮抗药的作用:

(一) 对心肌的作用(三减效应)

1、负性肌力作用:可明显降低心肌收缩性,即兴奋-收缩脱偶联作用;又可扩张血管,使心脏后负荷降低,从而明显降低心肌作功的耗氧量。

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   可明显降低窦房结及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的0相上升速率、动作电位振幅和4相缓慢除极,因而可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心率,同时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从而消除折返激动,故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在整体动物中常被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部分抵消,尤其是硝苯地平。

3. 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时,其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使心肌细胞各项功能减退,又由于钠泵、钙泵抑制及钙的被动转运加强,而使细胞内钙蓄积形成钙超负荷,最终引起细胞凋亡。

     ①钙拮抗药可减少胞内的钙量从而避免细胞凋亡,产生保护心肌作用。

     ②钙拮抗药有剂量依赖性地抗氧化作用。此作用与它们直接对脂质双层细胞膜的亲和力及调节膜热力学特性的能力有关。

(二) 对血管的作用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主要来自胞外钙经钙通道的内流,引起收缩。

钙拮抗药通过阻钙内流而明显舒张动脉,降低血压。对冠状动脉较为敏感,能舒张大的输送血管和小的阻力血管,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侧支循环,使缺血区血流量增加。也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现象。

(三) 对其它平滑肌的作用

钙拮抗药可明显松弛支气管,还能减少组织胺释放和LTD4 的合成,减少支气管粘液的分泌,故可防治哮喘。较大剂量也能松弛胃肠、子宫、输尿管等平滑肌。

(四) 改善组织血流的作用

1.  抑制血小板聚集  

    钙拮抗药可影响血小板第一时相的可逆性聚集和第二时相的不可逆性聚集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2.  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滞度

正常时红细胞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能缩短其直径而顺利通过毛细血管,保持正常血液粘滞度。当红细胞内钙含量增多时,其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滞度增高易引起组织血流障碍。钙拮抗药降低红细胞的钙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循环阻力,并能改善组织血液供应,长期应用可阻止冠脉损伤的发展。

(五) 其它作用

1.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长效的钙拮抗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

    ①通过阻滞外钙内流减少内钙超负荷而发挥作用。

    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癌基因(c-fos)异常表达;还能抑制HMG-CoA(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表达;增强生长因子依赖性低密度脂蛋白(LDL) 受体基因的转录等;从而降低胆固醇。

2. 抑制多种内分泌腺的作用

较大剂量的钙拮抗药能抑制多种内分泌功能,如抑制催产素、加压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胰岛素、醛固酮的分泌。还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下面是几种典型药物的作用特点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