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重力的性质。
2、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3、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筐12个
2、单张纸巾人均5-9张
3、2.5升装满水的牛奶桶没人一个,装满水的5升色拉油桶两个
4、手绘哭脸、笑脸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纸巾“看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总结:这是纸巾,它软软的,平时我们用它来擦鼻涕,擦嘴巴。
2、玩过纸巾吗?想不想再玩一次?
二、探索操作
1、谁能把纸巾搓成一条小绳?(在1号框中取纸巾请个别幼儿演示)
2、绳子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3、试一试(每位孩子搓一个纸绳去拎一拎装满水的牛奶桶)
4、请成功和暂时没成功的孩子分开站,同样的餐巾纸做的纸绳,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水桶,有的不能?
5、教师分别找成功与没成功的小朋友提问:你成功了吗?为什么?
三、提出问题,实验验证
1、老师取各取一张成功和没成功的纸绳,请孩子们坐回位置将纸绳放回3号筐。
2、揭秘为什么有的会不成功。把有力量的纸和暂时没里拎起水桶的纸分别打开展示在黑板上。
3、请小朋友上来撕暂时没成功的纸(容易往下撕)撕成功的有力量的纸(不容易往下撕)
4、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原来餐巾纸的秘密就藏在这。
5、教师示范:
(1)这个方向容易往下撕吗?(不容易)这样我做成的纸绳很紧,不容易拉断。
(2)换个方向,容易往下撕,这样搓成的纸绳很容易断。
6、教师总结:所以刚才你们用同样的餐巾纸做成的纸绳,有的做出来有力量,有的做出来力量不够。
7、现在你们会做有力量的纸绳了吗?(请个别幼儿上来边看边撕一下边搓纸绳,做好了去拎一拎水桶。
四、再次实验
1、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下,做好的直接去实验。
2、有不成功的,取纸再次实验。
3、总结:有很多小朋友成功了,但还有小朋友没成功,大家一起帮你解决,找原因。(原来拧纸绳的时候没有拧紧,拧的越紧它的力量越大。
五、尝试更难的实验
1、餐巾纸做成的纸绳可神气啦!他现在很有信心了,它像拎起更重的水桶。(出示色拉油桶,请幼儿去试一试,增加难度,抖一抖,走一圈)(第一次失败了)
2、小绳很不服气!有什么好办法,谁来想一想?(两条绳子一起来,成功了!)
3、增加难度,拎两桶水(引导用四条绳子,成功啦)
4、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不大?它现在更神气了!想不想用它来拎更重的东西?拎什么?
5、我有一个好主意,拎小朋友
教师示范:可是xx小朋友的手一抓,绳子太短了,我就没地方拎了,大家想个办法。(幼儿讨论)
6、教师总结;做一根又长又有力量的绳子。
六、全班小朋友合作做一条又长又有力量的绳子,完成实验。
1、两位小朋友一组完成一条纸绳(从2号筐中取餐巾纸来做)
2、做好的纸绳交给老师,请一位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做一根又长又粗又有力量的绳子。
3、先请一位体重稍轻,老师站到椅子上拎,成功啦!再请体重较重的,两位老师一起拎,也成功啦!
4、团结起来的纸绳力气大不?还想不想玩儿?我们下次再一起玩。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