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业健康保障措施制度
2025-09-29 02:34:38 责编:小OO
文档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一)公司成立以  首,   、 和   组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体检。

(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本公司、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性危害。

(四)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况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五)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六)在新职工上岗前、老职工换岗时,应依法向职工告知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未经告知和教育的,不准上岗作业。

    二、劳动保护措施:

(一)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危险工作场所的作业职工,按有关规定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以确保正常使用。

(二)加强机械保养,减少工作场所机械不正常运转造成的噪音。

(三)对于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消音器降低噪音。

(四)对经常接触有噪音的职工,加强个人防护,佩带耳塞消除影响。

(五)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做好员工的劳动保护装备工作,根据每个工种的人数以及劳动性质,由物资部门负责采购,配备充足而且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同时加强行政管理,落实劳动保护措施。

    三、劳动保护装备要符合以下要求:

(一)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必须审核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对于未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劳动防护用品,按路用劳动防护用品许可证制度进行质量管理。

    (二)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必须分工按规定配齐劳动保护用品,并配戴上岗。进入工作场所的其他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劳保用。

(三)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劳动保护方面的检查,对漏配、缺配劳动保护用品的作业人员,责令补发劳动保护用品;对不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上岗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对累教不改的人员,将采取罚款、停岗等措施予以惩罚。    

 四、职业病防治措施: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众卫生法》及所在地有关职业病管理与疾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二)各单位配备应有的设施。负责职工的疾病预防及事故中受伤职工的抢救。

(三)强化员工和管理人员卫生意识,杜绝疾病的产生,对已患传染病者及时隔离治疗。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病的检查,发现病情时,及时进行病情分析,寻找发病根源,加强和改进工作场所的方法及工艺,消除发病根源,防止病情的漫延。对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按规定采取防范措施,按规定进行现场操作。及时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检查正确使用。

    (五)做好对员工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等,要利用板报等形式向职工介绍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方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