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考现状明显成为学生的一种巨大的负担,学生为了中考做题量极多,因此中考需要改革。现在中考的改革趋势反而事与愿违,将中考变得更混乱,因此中考应该设计一个既符合学习需要又能减轻学生以及判卷老师负担的方针从而实现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考 现今制度利弊 改革方向确定 与外国成功考试对比
【正文】
1、现中靠制度的分析:
中考现在被定义为高级中学选拔优秀学生的唯一手段,全市会根据中考分数将学生分到各个学校。学习“好”的分去高的学校,学习“差”的自然难逃坏学校的魔掌。然而,现今看似公平的考试却无法达到选择真正有学识学生的目的。这是因为现在中考已经远离学习能力层面,变成了一种纯粹应试。学生为了在中考取得好分数采取了各种投机取巧地方法以及极为残酷的“考前特训”,这一定不是中考出题人的本意,本来培养能力的好意变成了学生背题。中考的混乱实际上中考出题人在学生能力层面的要求没有达到。下面一个表格就是中考实际能力要求与学生备考方式的对比。
科目 | 中考要求内容 | 中考理想备考模式 | 学生实际备考模式 |
语文 | 基础知识牢固,会读写3500汉字,能结合语境了解字义(考题NO.1、2) 运用成语(考题NO.3) 古诗文33首(考题NO.7) | 死记硬背 | 超级死记硬背 特训——每天练习50道单选题,每周将古诗默写一遍 |
了解文学常识(考题NO.8) 修改病句(NO.4) 修辞手法(NO.6) 语句衔接(NO.5) | 多加阅读,了解少量历史知识 锻炼语感,稍加学习即可完成 | ||
阅读理解 (NO,9-21) | 在阅读中练习读书技巧 | 找阅读练习答案,背下两篇,其他的文章套住即可 | |
提高感悟能力 | |||
作文(一):情景写作 (感谢信) (NO.22) | " 有“真情实感” | 讲作文写得像国家最高领导人发言词,和烈士悼词 任何文章加“在这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时代这种精神难得可贵应当大力提倡……我被他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所打动,也为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骄傲” 写出自己不想说出的话 “少年风采” | |
作文(二) (NO.23) | |||
数学 | 基础知识点 (NO.1-7;9-11;13-21,23) | 只需了解课本中的概念无需拓展 | 多多练习,以防失分 |
课外拓展内容,两个知识点综合运用(NO.8,12,22) | 了解知识点的结合运用方式,稍加练习 | 练习倍增 | |
数学 | 知识点综合运用 (NO.24-25) | 平时多思考几个知识点的联系,稍加练习,之所以然 | 超级练习,突击满分 |
物理 | 基础题 (NO.1-13;15-18;19-23;25-36) | 认真听讲,及可完成 掌握受力分析,设计实验原则,电路分析原则即可 有本事的做出来,没办事的不做也不影响大局 | 防止出错练习多多 练习多多益善 做100道就不信考试对不了 |
稍难题 (NO.14,37-39) | |||
超难题 (NO.24) | |||
化学 | 试题较简单 | 根据课本复习抠细节即可拿78分以上 | 必须满分,练习2009-2013所有(48)套中考模拟题 |
英语 | 试题以考查英语能力为主 | 做课外阅读、练习 | 练习练到死 |
首先,中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过于细致,对于一些无用的知识点考查大量试题。中考时,这些试题往往会起到升学决定性作用。学生学习已经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考试时对付细枝末节考点疯狂练习。这就好比清代科举考试,考查内容已经不是学识而是为了八股。从这方面不难看出,当今社会的考试制度已经达到了偏离知识本身的程度,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扼杀。
其次,中考试题中主观题数量过多,学生答案的正确与错误已经不是答案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而是,学生的答案要经过老师的批阅选择他能拿4分中的3分还是2分还是1分。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具备语文等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要具备“骗分能力”,要尽可能的多猜透老师的心理。这一定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从另一方面说,这种状况也加大了老师判题的难度。老师自己有时也不知道考生这题4分中该拿2.5分还是3分,只能从主观上判断,从而使考试的公平性大大降低。
最后,中考的改革负面效果严重,带来的坏处远远遮盖了其所谓的好处。2014年海淀区教委为了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将语文作文拆成了一大一小。新增的小作文又叫情景写作。学生要根据场景写出感谢信、新闻稿……本意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是据我了解,感谢信中必须以““抄题头事件”+“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精神难得可贵值得大力弘扬,我为他具有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所骄傲和感动”+“祝他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这明显是国家领导人的发言词却要写在中考文章中,不这样写10分就会得5分以下。这既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的以提升。
2、中考拟定改革方向:
上文提到了中考的三个弱点,我认为改变这三个弱点的方法只有改变中考的试题结构。只有定出一种非常符合真正的能力培养的考试方法才能让学生摒弃纯死记硬背,在生活中学习,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我认为各科的考查方法与各题分值如下:
科目 | 题号 | 题目类型 | 分值 | 满分 |
语文 语文 | 1-20 | 选择题(阅读中引入少量选择) | 4*15=60 不写1分写错0 | 60+20+40=120 |
21-24 | 阅读理解(每种类型文章一道主观题) | 5*4=20 | ||
25 | 作文 | 40(取消小作文) | ||
数学 | 1-20 | 选择题、填空题 | 20*4=80 选择正确4分,不填1分,错误0分;填空错误不填0分 | 120 |
21-25 | 解答题 | 5+5+8+10+12=40 | ||
英语 | 不变 | —————— | —————— | 120 |
物理 | 1-12 | 选择 | 2*12=24 | 100 |
13-16 | 多项选择 | 3*4=12 不全2分错误0分 | ||
17-23 | 填空 | 2*7=14 | ||
24-37 | 填空 (无表达分) | 37(取消实验设计题,变为化学33题) | ||
38-39 | 解答题 (过程分多给少扣跳步分) | 38-39 | ||
化学 | 不变 | —————— | —————— | 80 |
经过上述我认为的调整后,学生学习就会轻松许多。首先,考试中猜测老是想什么的时间就可以大大减少,同时,学生学习时也可以多学习方法,少学习与该学科无关的表达方式,是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境界。
【参考资料】
无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