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现状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源远流长。早在战国、西周、西汉的文献 资料中 , 对粮食制饴 , 葡萄酿酒 , 煎蔗为糖 , 以大豆生产豆腐、 酱油 , 以牛奶制作奶酒等食品技术就有记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 , 伴随着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 一些农产品加工逐渐从农业中分 离出来。事实上 ,直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农产品 加工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 即便是农产品加工业中比较发达的 食品工业 , 除少数大城市建有碾米、面粉、屠宰、榨油等工厂以 及个别城市设有卷烟、啤酒厂以外 , 其余行业的企业多是小型工 厂, 绝大多数则为手工作坊。
新中国成立以后 , 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形成 了农产品加工业工业体系。但是长期以来 , 由于实行重工业优先 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 农业以及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在内的轻 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 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农产品加工业 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整个工业。 这一阶段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 发展相对缓慢的直接原因 , 主要是服从国民经济传统发展战略的 需要,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 农产品供给长期处于短 缺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 农产品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制约。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加快农民致富的重 要途径。没有农产品加工业长人的农业 , 永远是低效的弱质农业 ; 没有农产品加工业长人的工业 ,也水远是不完整的工业 ; 农产品 加工业的发展 ,是随着 _〔农业的协调发展而发展的。 而工农业的 进一步发展 , 也有赖于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拉动。发展农产品加 工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对于后进地区 ,事关全局 , 更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我国的农产品商品率低 , 效益比较低 , 其重要原因是大部分产品未经加 T. 或仅经初加工就进入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 素。我国农产品已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成阶段性供大于求 , 销售 不畅、价格低迷、农民收人低下 ,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国民经济的 发展。只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扩大农产品市场 ,提高农产品附加 值 , 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 激活农业 , 才能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 展。发展农产品加工非常紧迫。 它不仅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 的优化 , 而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只有农产品加 工业发展起来 , 农业同工业才能真正结盟 , 农产品才能在加工中 增值 ,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才能加快。
3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农产品加工业似乎没有多大的科技含量 , 因此也 不需要多大规模的投入。然而就食品加工而言 , 这一传统观念是 造成我们的食品加工业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 , 人们越来越关注加工食品的内在品质 , 从色泽、口感到安全人们 也越来越挑剔 , 这靠作坊式原始加工生产 , 靠小打小闹已经行不 通, 必须讲求高起点 ,高科技含量 ,这样才有市场竞争力。
认为农产品加工业就是对普通农产品的加工 , 对这一观点也 应该改变。普通水果、蔬菜销不出去 ,就拿去加工 ,这样是加工不 出好产品来的 , 这种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是直接销售的 还是专供深加工的 , 需要分类种植。农产品加工企业一定要下功 夫从头做起 ,指导农民生产专为加工的农产品原料 , 而不仅仅是 靠买便宜的剩余的农产品。
供、产、销系统没有形成“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加工企 业 , 作坊型居多 , 规模较小 , 科技含量较高的龙头企业较少 , 对农 民种植、养殖带动不明显 , 农产品增值不大。在目前的运作模式 下供、产、销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相互脱节 ,不能形成良性运转的 产业链。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不是农业生产的简单延伸 , 更不是农 副产品剩余后的一般性加工处理。随着社会需求多样化 , 农产品 加工业将根据市场需求 , 向农业提出生产加工型专用原料的要求 引导农业结构趋向合理 , 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
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角色 , 地位和作用不明 确。没有真正起到宏观、总体规划、组织协调等作用 ; 没有提供相应的金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扶植 , 投入 力度不大。
农民不能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农民与市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 对称,缺少市场准确信息 ,生产决策陷入盲目性 , 无法适应市场的 需求,农产品供大于求 , 农民个人的生产活动没有由市场来调节。 农民不知道如何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联系 , 不知道如何主动参 与市场竞争 , 不知道如何利用市场信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 收入,不知道如何发展订单农业 , 农民从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的 意识较差。
4对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建议 应该为农民企业家进一步创造更良好的环境 , 加大 支持规模总量 , 扩大支持范围 , 确保农产品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
增加农产品加工中的科技含量 ,建立相关研发机构 , 消除农 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在市场开拓及技术研发方面遭遇的瓶颈约束 ;
农产品加工 ,原料是基础 ,保持市场通畅至关重要 , 地方 及相关部门应对龙头企业给予优惠 , 确保原材料供给畅通 ;
坚持引进人才 ,开展专项人才培训。 树立品牌意识 , 农产品深 加工一定不能脱良品牌 , 打响自己的品牌是做大做强一个深加工 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加快完善和制定法规 ; 加强农产品 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骨干企业 ; 建立和完善农 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提高农产品 加工业技术创新能力 ; 加快扩大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另外,农民还是习惯于原料消费 , 对城市需求农产品原料的 数量了解不足 ;市场上很多加工品供过于求 ,品种雷同 ,无统一的 质量标准。如果在统一大市场的环境下 , 一类产品只由几个大的 建在产地的龙头企业生产 , 品牌效应就体现出来了 , 市场也会好 起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