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厂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2025-09-29 02:33:17 责编:小OO
文档
XXXX有限公司厂级安全教育试题

 工种:              姓名:           成绩:         阅卷人:         日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 安全培训 、熟悉有关 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 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

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停止作业 或者采取可能的 应急措施 或撤离作业场所。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

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 安全管理人员 或者 本单位负责人 报告。

5.安全生产方针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制规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把保护人的 生命安全 放在第一位。

6.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 特种作业操作证 后,方可上岗作业。

7.“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8.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 压迫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9.发现有人触电时,要立即 拉闸断电 或用绝缘工具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严禁 盲目施救 造成二次触电事故发生。

10.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 、助燃物 、点火源。

11.灭火方法有: 冷却法、 隔离法 、 窒息法、 抑制法。

12.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 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3.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4.呼吸防护器:包括 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15.听觉器官防护类:包括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防噪声护具,主要有 耳塞 、耳罩和防噪声头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    C   )培训。

   A 厂级安全教育         B 车间级安全教育    C 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2.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C   )

   A安全第一             B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根据美全工程师海因西里通过统计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得出,无伤害或事故苗头;轻伤或微伤;重伤或死亡比例是(   A   )的结论

   A 300:29:1           B 299:29:1               C 300:28:1

4.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B   )。

  A 物的因素             B人为因素                 C人和物的综合因素

5.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   B   )四种颜色。

 A 红、黄、蓝、黑        B 红、黄、蓝、绿      C 红、蓝、绿、黑

6.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发生故障不能带病运转,应立即(   A   )检修。

A请电工     B 自己动手                    C 让班长   

7.消防工作方针:(  A   )

A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安全第一,消防结合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   B   )是物质与氧化物之间的放热反应,他通常会同时释放出火焰和可见物。

   A 爆炸    B 燃烧    C 火灾

9.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B    )M。

   A. 3.5M    B 4.0M    C 5.5M

10.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属于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中的(   A  )因素

A 化学因素     B 物理因素    C 生物因素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安全警示标志牌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像符号构成的,用以表示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等安全信息。                                                                      ( √ )

2.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电击、电伤。                                       ( √ )

3.触电伤员要现场急救,不要随意移动,如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能超过30秒。抢救伤员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 √ )

4.登高作业可以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操作。                                    ( × )

5.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和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是员工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 √ )

6.磨床作业时,必须站在砂轮正面。                       ( × )

7.需要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导线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导线被压时不要硬拉,防止拉断。                               ( √ )

8.切断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环就能灭火。                    ( √ )

9.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焰。          ( √ )

10.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应在距燃烧物1—2米处左右(室外操作应站在上风向)进行( × )

11.在较强噪声环境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配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 √ )

12.操作旋转机床禁止戴手套作业。                        ( √ )

13.大医院,可以做职业病健康检查。                       ( √ )

14.职业禁忌: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害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 √ )

15.急性中毒: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                                                         ( √ )

四、简答题(共5分)

1.消防四懂四会是指?        

答: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懂预防火灾措施,会使用灭火器材;懂灭火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懂逃生方法,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