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2025-09-29 02:35:11 责编:小OO
文档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必须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加大学校对“双师型”教师培养转化的力度,努力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体系及评价、激励体系,创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关键,职业教育的成败基本取决于师资状况的好坏,师资状况除师资数量、质量外,突出的是具备“双师型”素质。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水平高且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1.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存在误区

尽管各中职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效果和重视的程度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仍有许多中职学校为了应付考核,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走形式。学校领导并没有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没有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本质入手去认识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紧迫性。很多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往往都认为是只要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即使被誉为“双师型”教师,但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非常少。

2.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一是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虽然国家对中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仍存在部门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程序过于理念化,不够具体。同时还缺少一套“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制度;培训基地较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经验也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高;培养、培训流于形式,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欠缺;培训渠道单一等。二是评价机制不健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重视程度不够,评价体系不够全面、系统。三是激励机制欠缺。目前针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几乎空白,性倾斜不够明显,难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

一是专兼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中职学校教师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不大,兼职“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二是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单一。教师队伍中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教师较多,大量的教师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操作不熟练,技能不强。三是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偏低。教师总体的学历、职称水平仍然偏低,具有高学历、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高,兼职教师尤其严重。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1.转变观念,提高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认识

作为中职学校的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各校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实现着眼,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是要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的。要通过宣传,组织教师学习,外出参观等形式,使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强化自主发展动机,自觉将社会发展对教师发展的要求及外在影响因素转化为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

2.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1)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可以带出一个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群体。学校要公开、公平、公正地挑选一批既具有高层次理论又具有高级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为学科带头人,并加强其培养力度。

(2)强化共同愿景,提高团队凝聚力

团队共同愿景是团队成员在相当长时期内工作的内容及努力方向。团队成员有了共同愿景,就有了向心力,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所以,团队在规划愿景时必须把团队共同愿景与成员个人愿景相结合,最终达到团队与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共享荣誉。

(3)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

构造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模式,鼓励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平等对话,使教师能够有效表达和顺畅反馈信息。其次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相互理解以便减少分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3.建立并完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各项管理机制

(1)建立并完善培训机制

首先建立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加大在职教师尤其是在职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对师资培训的投入。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保障机制,通过倾斜,对“双师型”教师培训给予制度上的激励。其次采取不同形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要根据老师专业发展的个人需要,注重多规格、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最后是选择合适的“双师型”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有专业知识培训、科研能力培训和教学能力培训。

(2)构建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提高,建立健全中职“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模式尤为关键。在评价考核内容上,可以从教师风范与教学经历、企业经历与行业影响力、教学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教学团队建设等五大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考核方法上,对不同类别的教师,可采取不同的评价考核办法。并最终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奖金、福利和进修机会等直接挂钩。

(3)健全教师激励机制

要建设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一套稳定队伍、吸引人才的激励与奖励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中职学校要走以吸引人、以留人的发展路线。制定符合实际的不同层次人员岗位特点的工资、津贴分配标准,积极探索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劳优酬的分配办法,形成并不断完善重业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把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促使“双师型”教师大众化。

作者简介:崔明稳(1974—),女,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教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