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考试试题2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的风俗均与中秋节有关的是( )。
A.赏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
B.燃灯,观潮,祭月
C.赏月,喝雄黄酒,插菖蒲
D.乞巧,插柳,放风筝
【答案】:B
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C.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答案】:A
3.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了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_____。
A.自由平等的精神
B.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社交礼仪方式的转变
【答案】:A
4.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学。元代的代表文学是元曲。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梧桐雨》的作者白朴
B.《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
C.《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
D.《汉宫秋》的作者马致远
【答案】:B
5.下列处理问题的说法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是( )
A.某省商务厅退休后第二年到商务厅下属商贸公司任职,该省公
B.某税务局科长执行公务时,认为的决定有错误,向提出改
C.某对本人被辞退的决定不服,当天即向提起行政诉
D.某工商局科员拒不赡养父母,情节严重,单位给予其开除处分
【答案】:C
6.小华家用于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由2016年的42%降至2020年的36%。这说明小华家:
A.有了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B.从温饱变成了小康家庭
C.有了更多元的消费方式
D.较之前富裕了
【答案】:D
7.下列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称呼,其中对应人的年龄最小的是( )。
A.弱冠
B.束发
C.及笄之年
D.豆蔻年华
【答案】:D
8.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般来说,小康型的恩格尔系数为( )。
A.0.4~0.5
B.0.5~0.6
C.0.3以下
D.大于0.6
【答案】:A
9.在下列的说法中,正确表述了人的价值的观点的是( )。
A.讲奉献就会抹杀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表现
C.人的价值是权利和义务、享受和奉献的统一
D.人的社会价值大小取决于人的社会职务的高低
【答案】:C
10.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A.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B.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C.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D.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答案】:C
11.“六礼”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下列不属于六礼中的哪一项是?( )
A.问名
B.求婚
C.纳彩
D.请期
【答案】:B
12.物质在发生能量转化时通常都存在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过程存在化学反应的是( )。
A.酒精挥发
B.风力发电
C.烧煤取暖
D.冰雪融化
【答案】:C
13.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生产方式的性质
【答案】:D
14.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在纪要的正文中,一般适用于座谈会、专家讨论会的写法是( )。
A.概述法
B.总结法
C.归纳法
D.摘录法
【答案】:D
15.“望全国工商各界,一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下列各项不是从上述五四传单中获得的信息是: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主权,内除”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和约上签字
【答案】:D
16.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会使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发达,使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不发达,这叫做教育水平使经济增长产生( )
A.“马太效应”
B.“负外部效应”
C.“溢出效应”
D.“正外部效应”
【答案】:A
17.下列对“通胀预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能够得到准确验证的对未来物价上涨的估计
B.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对未来物价上涨的猜测
C.居民对于未来物价上涨水平的一种心理估计
D.统计部门发布的关于物价水平的数据分析统计
【答案】:C
18.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消费者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无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答案】:A
19.《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的( )。
A.白朴
B.王实甫
C.马致远
D.关汉卿
【答案】:B
20.下列名言是孔子所说的是(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D.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答案】:B
二、多选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21.随着我国加大推行清洁能源的步伐,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在生产与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关于天然气使用的做法不当的是( )。
A.可以用肥皂液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B.发现天然气泄漏时立刻开窗通风,打电话通知维修人员
C.准备做甜点,在燃着的燃气灶旁边倒面粉
D.燃具安装离燃气表越远越好
【答案】:BCD
22.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 )。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B.目标期限只以长期目标为主
C.尽可能多地制定目标
D.期限适中
【答案】:AD
23.“如果集体的成员把集体的前景看作个人的前景,集体愈大,个人也就愈美,愈高尚。”下列选项中正确理解这句话含义的是( )。
A.维护集体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C.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D.有了集体利益就有个人利益,所以不用谈个人利益了
【答案】:ABC
24.唐诗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其中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代表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诗人是( )。
A.李贺
B.杜甫
C.杜牧
D.李白
【答案】:BD
25.中国传统文化用语中,经常以“别称”或“代称”指代人,事,物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迁”表示升官之意
B.“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的是兰花
C.“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到了结婚年龄
D.“巾帼不让须眉”,巾帼代指妇女,须眉代指男子
【答案】:CD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B.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以下,空两格排列
C.联合发文有一个牵头部门,文号使用该部门的
D.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日期为准
【答案】:CD
27.事业单位是指由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主要特征为( )。
A.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
B.范围有限性
C.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
D.提供公共服务
【答案】:ACD
28.如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如王某减刑为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改为15年
B.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是监狱
C.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机关
D.对王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答案】:BCD
29.我国的人口问题特点( )。
A.人口分布不均衡
B.人口素质偏低
C.新增人口多
D.人口基数大
【答案】:ABCD
30.下列有关公文的陈述正确的是( )。
A.公文的读者有的是特指的受文机关,有的是社会的全体成员
B.公文写作结尾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
C.公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一样,都需要想象和虚构
D.公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没有一份公文的时效是永久的
【答案】:AD
31.属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有( )。
A.需求扩张
B.价格上涨
C.价格下降
D.存货增加
【答案】:AB
32.下列作品,作者,国别(朝代)对应正确的有( )。
A.《西厢记》——汤显祖——元代
B.《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北宋
C.《玩偶之家》——易卜生——挪威
D.《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意大利
【答案】:BC
33.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有( )。
A.《子虚赋》
B.《上林赋》
C.《三都赋》
D.《长门赋》
【答案】:ABD
34.下列关于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
B.公文份数序号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C.纪要标识由“××××纪要”组成
D.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
【答案】:BCD
35.下列属于极端状态的市场有( )。
A.寡头垄断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完全竞争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答案】:BC
36.下列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法人
B.行为结果
C.自然人
D.精神产品
【答案】:BD
37.汛期来临,雷雨天气频繁,为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高大建筑物必须安装避雷针
B.可以在汽车内躲避雷电天气
C.雷雨天气时尽量使用雨伞来挡雨
D.雷电发生时,尽量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答案】:ABD
38.宏观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下列属于目前我国采取宏观的主要目标的有( )。
A.国际收支平衡
B.价格稳定
C.经济增长
D.就业公平
【答案】:ABC
39.进行有效沟通的要求包括( )。
A.传递力求准确
B.力求表达清楚
C.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
D.积极进行沟通联络
【答案】:ABCD
40.下列选项中属于市场机制的优势和长处的有( )。
A.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B.灵活有效的配置资源,使产需及时协调
C.实行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D.体现公平收入分配,防止社会两极分化
【答案】:ABC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