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物业管理区域的规模和所使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复杂程度及设施设备集中程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检修人员技术力量与组织形式,结合企业的特性、功能及工作特点(运行班次、有无假日)等各种因素,建立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先进性。
2.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有关、法规、条例,熟悉设施设备的技术理论之时,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3.加强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平。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培训,对操作人员实行使用维护培训,对检修人员实行技能培训,并把各项培训工作列入设施设备管理工作计划之中。
(二)建立完善的设施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严密的设施设备年、季、月、周保养计划和保养内容、检验标准以及考核实施办法,并不定期对实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情况进行抽检,使其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将突然性与计划性、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
1.设施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2.设施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制度;
3.设施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制度;
4.设施设备检修制度;
5.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6.培训教育制度;
7.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及应急制度;
8.各类机房的出入登记制度等。
(三)做好设施设备管理的基础资料工作
基础资料工作是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基础资料必须正确齐全。物业设施设备一般都是组成系统发挥作用的。
(四)设施设备管理目标
1.提高设施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2.设施设备的完好率:
(1)零部件完整齐全、符合质量要求及安全要求;
(2)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功能达到规定要求;
(3)设施设备技术资料及运行记录齐全;
(4)设施设备整洁,无“跑、冒、滴、漏”现象;
(5)防冻、保湿、防腐等措施完整有效。
(五)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做到专业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管理业务水平。对操作使用设施设备的人员要加以培训教育,要求操作使用人员懂设施设备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排除及报告等基本知识,能够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施设备,维修人员会操作设施设备,并要求只有取得了国家考核颁发的技术资格等级正书的人员才能上岗 。
(六)监督维保执行情况
根据签订的设施设备年、季、月、周保养计划和保养内容、检验标准以及考核实施,不定期对实施维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保完好情况进行抽检,督促维保单位提高履约能力,使其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动态之中。
(七)完善采购验收及出入库管理流程
1、建立常用物品(低值易耗品)价格信息档案,尽量做到固定供应商,做好所需物品和供应商相关资料的存档工作,在满足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
2、物品采购回来后首先办理入库手续,由采购人员向仓库管理员 逐件交接。仓库管理员要根据采购计划单的项目认真清点所要入库物品的数量,并检查好物品的规格、质量,做到数量、规格、品种准确无误,质量完好,配套齐全。
3、物品出库,领取人应当填写出库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找仓库管理员领取。仓库管理人员要做好出库记录(记载项目与入库登记相同)。物品出库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本着“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原则发放物品,做到物尽其用。任何人不办理领用手续,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仓库领走物品。定期对物品出库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对出库物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下载本文